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華夏大地,我國ICT行業直面挑戰,攜手防疫抗疫的同時,通信人用一腔熱血、一份初心、一己責任不斷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我國數字經濟迎來大發展。這一年,值得被書寫,被銘記。
新的一年開啟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承載新的夢想。值此歲末年初之際,通信世界全媒體特辟盤點專欄,梳理這一年運營商及頭部企業發展概況、剖析行業關鍵技術及創新應用、聚焦對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精英人物。回顧是為了更好的出發,沒有未來不可抵達。2021年即將撲面而至,ICT行業已準備好直面5G大發展的新機遇,牢牢把握這一機遇,必將迎來一片嶄新天地!
2020年是中國電信轉型的關鍵年。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沖擊。但危與機總是同生并存,數字經濟表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能和廣闊前景。2020年,中國電信牢牢把握這一歷史機遇,在云改數轉、5G SA、5G+工業互聯網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為后面的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積極踐行“云轉數改”戰略
搭建數字化平臺
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要求基礎網絡有超強的匯聚、存儲、處理、應用等云計算能力,賦能千行百業。所以,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本質內涵與核心架構是“云網融合”,它不僅打破了傳統網和云的邊界,更給信息通信行業帶來了一次影響深遠的變革。
新形勢下,中國電信正積極踐行“云網融合”戰略,著力構建新基建底座,基于云網搭建數字化平臺,為政企客戶、家庭客戶和個人客戶全面提供覆蓋IaaS、PaaS、SaaS層數字化能力和安全服務。為進一步明確云網融合新戰略,11月7日,中國電信發布了《云網融合2030技術白皮書》。在白皮書中,中國電信將云網融合分為三階段:協同階段(2021-2022)、融合階段(2023-2027)、一體階段(2028-2030)。
目前,中國電信天翼云已在全國形成云、網、邊協同的數據中心布局,其中大型數據中心超過600個,機架數超過40萬架。依托覆蓋全國的一省一池、網隨云動的CN2高速互聯網絡、端到端的云專線接入能力,能夠提供網絡化、云化、智能化的服務,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今年疫情發生初期,中國電信與武漢衛健委合作,48小時將網站遷移至天翼云,支持1000萬人次并發訪問;聯合央視,通過5G+天翼云智能視頻平臺,為全國人民提供了“云監工”直播服務,實時在線觀看峰值超過2000萬人。這都得益于天翼云強大的數據支撐能力、彈性算力和保障信息安全能力。
在全球率先實現5G SA規模商用
5G SA是云網融合的最佳實踐。今年3月“新基建”成為國家戰略,5G的建設發展按下快進鍵。中國電信在推動與中國聯通5G共建共享的同時,堅持5G SA獨立組網引領,打造數字基建新的供給核心能力。2020年,中國電信在創新引領5G共建共享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是全球率先實現5G SA規模商用。2019年10月中國電信宣布深圳SA網絡全球商用首發。2020年6月中國電信牽頭發布《5G SA部署指南》。今年11月,在全球實現了SA規模商用,使低延時、高可靠、大連接的應用成為了可能。
二是打造5G定制網,滿足不同行業的差異化需求。據了解,中國電信打造的5G定制網可以提供致遠、比鄰、如翼三種模式,利用網絡切片等5G新技術為政企客戶量身定制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
三是共建共享技術創新,推進5G全球領跑。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打造了全球首個5G網絡共建共享的成功案例,實現“一張物理網、兩張邏輯網、4G/5G高效協同、獨立運營”,推動多項中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向全球輸出了“中國經驗”。
四是技術創新降低5G使用成本,助力社會經濟數字化轉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共建共享顯著提升5G投資效益,大幅降低5G建設和運營成本,顯著加快了5G建設速度。據介紹,截至2020年9月,雙方累計建設開通5G共建共享基站超過30萬站,節省投資600億元,電費、租塔等成本節約超過60億元。
五是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帶動信息通信產業鏈發展。采用接入網共享,核心網獨立建設,雙方各擁有一張邏輯上端到端可管可控的5G網絡;采用終端自適應網絡技術,業界首次實現了NSA共享向SA共享的平滑演進;采用終端自適應網絡技術,解決了“4個腦袋,24條腿”,即4個核心網管1個基站,基站間互操作關系多達24個的難題。
六是創新解決網絡運營難題,保障用戶使用感知。中國電信創新解決共建共享運營難題,保障了網絡運營質量和雙方用戶、業務感知一致,也解決了多項運營技術難點,實現多項創新,如共享網絡便捷的重選技術創新、共享網絡的異頻切換技術創新等。
5G+云網融合賦能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工業是立國之本、是實體經濟的主戰場,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實現工業數字化和產業轉型升級,既是全球發展趨勢,更是國家戰略。5G、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將為傳統產業、傳統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賦能,加快其轉型升級步伐。為更好地支撐好工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中國電信已經在以下三大方面做好了準備。
第一是構建工業云網融合基座。中國電信在業內率先提出“網是基礎、云為核心、網隨云動、云網一體”的云網融合戰略,為工業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的云網融合基座。
第二是保障工業數據安全。中國電信基于運營商網絡安全優勢,打造端網云一體化的安全能力,通過網絡原生安全+可信云,為客戶提供更加靈活的有云網融合特性的安全監測和防護能力,構建一套業務上云的端到端的縱深安全防御體系。
第三是共建開放共贏生態。中國電信致力于原子能力的打造和數字化平臺構建,把自身在網絡連接、安全、AI等領域具有優勢的原子能力PAAS化,使之容易被第三方開發者集成;以數字化平臺為承載,持續豐富共性原子能力和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
作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電信正在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工業和企業領域進行有益探索和成功實踐。今年來,中國電信與三一重工、青島電網、海螺集團、寶鋼股份、浙江正泰、美的等企業強強聯合,共同探索“5G+工業互聯網”在高端制造業中的應用,并取得顯著成果,其中包括推進5G網絡建設、工業園區建設、工業互聯網改造以及5G+AR+專家制造模式、5G+傳感器+邊緣計算+制造參數模式等。
當然,應用場景只是中國電信“5G+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智”造的一個縮影。目前,中國電信已經積累了300多個工業互聯網案例。“5G+工業互聯網”發展恰逢其時。未來,中國電信依托云網融合優勢,廣泛探索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打造產業應用生態賦能千行百業。
此外,終端是5G產業生態發展的關鍵一環,中國電信主張共同繁榮5G終端生態。5月15日,中國電信聯合華為、高通、紫光展銳、中興等35家終端產業伙伴開展 "5G創新終端商用合作行動"。發布產品既包括應用于工業物聯網/車聯網的5G模組,應用于智慧交通和景區的5G高清攝像機、廣電級4K高清視頻采集直播的5G媒體背包、人機輔助的AR測溫眼鏡等,應用于安防巡檢領域的5G機器人/無人車等智能硬件產品,也包括面向垂直行業的5G終端+云+應用整體解決方案。據了解,以上產品和解決方案都將在2020年內投入實際商用,標志著5G終端從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手機終端快速向產業數字化升級、生活智慧化等縱深領域發展。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2020年,中國電信以5G+云網融合技術賦能行業,為接下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未來,中國電信將依托云網融合優勢,建立以云網融合為驅動的云網建設發展體系,加快推進云改數轉;廣泛探索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大突破核心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造產業應用生態賦能千行百業,為中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原文標題:2020,來“盤” | 中國電信:5G+云網融合,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通信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中國電信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477瀏覽量
63837 -
云網絡
+關注
關注
0文章
47瀏覽量
9309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08瀏覽量
573234
原文標題:2020,來“盤” | 中國電信:5G+云網融合,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文章出處:【微信號:txshj123,微信公眾號:通信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興通訊推動千行百業數智進階的創新實踐
潤和軟件攜全棧星閃產品亮相第三屆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大會,共繪“AI+千行百業”新圖景

MWC 2025 | 廣和通發布「AI For X」:以AI重塑千行百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