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中國信通院2017年版(當年6月發布)與2020年版(今年12月15日發布)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對2020年5G帶動的產出可發現,前者為1.684萬億、后者為2.9109萬億,2020年版預測相比2017年版預測提高了2.9109-1.684=1.2269億。5G微信公眾平臺(ID:angmobile)認為這意味著5G所創造的社會經濟價值大幅超出了此前預期,而這一階段性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央、工信部、地方政策的給力,得益于三大運營商、設備商等5G產業鏈的不懈奮斗。歲末年初之際,盤點5G發展八大特點。
全球5G商用進程加快,商用網絡超135個
在2020年全球性疫情大流行和經濟較大幅度下行的空前背景下,全球見證了5G網絡部署等方面的里程碑,使得5G成為有史以來商用步伐最快的移動通信技術,全球5G基站出貨量超過100萬。據GSA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12月中旬,全球131個國家/地區的412家運營商已在5G上進行投資;全球所有地區都已經推出5G商用服務,包括EMEA的85個5G商用網絡、亞太的35個5G商用網絡、美洲的15個5G商用網絡;已有三家運營商投入5G SA商用運營,還有56家運營商正在投資5G SA,其中13家已經部署5G SA系統。104家供應商發布了519款5G終端,其中市場在售的多達303款。此外136家運營商已獲許可/部署/正在部署C波段頻譜;85家運營商擁有26/28 GHz頻段許可,其中24個已經部署/正在部署。
其中,中國、韓國、美國以及歐洲最受關注。韓國依托3.5 GHz頻段建設了10多萬個5G基站的商用網絡,實現了5G與高清視頻、AR/VR的結合,推出了一批喜聞樂見的5G娛樂應用,推動了5G用戶快速發展,在11月份已經突破1000萬。美國5G商業應用仍以毫米波頻段為主,雖然相比2019年在5G網絡覆蓋范圍上有很大進步(得益于600 MHz、850 MHz頻段以及部署DSS技術),但是用戶體驗速率在多國墊底,用戶增長非常有限。歐洲5G發展總體處于跟隨狀態,德國等積極部署5G網絡。全球5G整體發展仍處早期階段。5G業務仍以eMBB和FWA場景為主體,5G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仍處早期階段。
page
2
我國5G網絡建設加快,積極推進共建共享
2020年,我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5G商用網絡以及5G SA網絡。在華為、中興、中國信科集團旗下大唐移動的努力下,我國5G產業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從標準凍結到商用產品成熟的過程,基于5G標準的基站設備和終端設備等可以快速上市,為5G的大規模商用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撐。在中央、工信部和地方的共同政策支持下,三大運營商5G網絡建設在3月份迅速啟動,并于10月初提前完成全年建設目標。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簽署《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合作協議書》后歷經1年累計建設開通超30萬個5G基站,此外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2020年5月20日簽訂有關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協議。國內已建5G網絡為精品優質網絡。以大唐移動為例,全面助力三大運營商在13省份開展5G二期網絡建設并達到了很好的運行效果,多地運營商組織的拉網實測均可滿足所有網絡指標基準值要求,且有多項關鍵指標超過挑戰值,筆者了解到,大唐移動在助力運營商建設5G網絡的過程中,重點關注網絡基礎優化、網絡質量優化及網絡感知優化等方面,在多地建成具備覆蓋好、駐留穩、性能佳三大屬性的高品質5G網絡。國務院新聞辦12月24日“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介紹,今年大概新建了58萬個5G基站、推動共建共享的5G基站33萬個;1月-11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1.44億部,上市手5G機新機型累計199款,分別占到所有手機的51.4%和47.7%;5G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2億。
page
3
5G引領高新技術產業,打造獨立組網產業鏈
2020年國內以SA為目標構建5G網絡,積極推動5G SA產業鏈主要環節成熟。在工信部組織的5G技術研發試驗以及運營商5G試驗推動下,系統設備方面,華為、中興、大唐移動、愛立信、上海諾基亞貝爾等相繼推出了支持SA的5G核心網與基站設備產品,并在運營商組織下,深入開展核心網網元間的互操作測試,取得了積極進展;芯片方面,海思、高通、聯發科、三星也都推出了支持NSA與SA的5G手機芯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11月份相繼宣布 5G SA規模商用,中國聯通也正在加緊從 5G NSA向5G SA過渡。不斷推出的5G新版基站產品,功耗性能得到積極改善,以大唐移動為例,基帶產品上,大唐移動通過增加BBU集成度,當前產品功耗水平較去年降低近50%;在C-RAN部署時,推出的豎插方案,可以進一步降低機房環境溫度,降低BBU功耗。AAU產品上,大唐移動持續優化設計,通過使用氮化鎵功放、優化自研DPD算法等手段,引入液冷技術與百葉窗散熱結構等,使AAU功耗較去年大幅減少。從實際測試效果看,大唐移動從2018年5G試驗網,到2019年以及2020年5G現網,功耗逐年下降,5G單站典型功耗降幅已經超過50%。配合創新的軟件節能與智能網絡協同節能手段,全網部署的網絡級能耗將有更大降幅。
page
4
綻放杯大賽掀起高潮,行業應用百花齊放
5G精品網絡是基礎,更需要培育繁榮的5G應用。在工信部指導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5G推進組共同舉辦了“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大賽”,設立16個專題賽和8個區域賽,一共有4289個參賽項目,超過 3 成、近1300 個參賽項目有了較為成熟的解決方案,開始進入示范和商用落地階段。
經過運營商、設備商、垂直行業頭部企業在近幾年在多個領域的5G融合應用大力探索,5G應用目前已在工廠、礦山、港口、醫療、電網、交通、安防、教育、文旅及智慧城市等10大領域獲得業界認可,并初步形成有望規模商用的應用場景,這些典型行業的應用需求逐漸聚焦到直播與監控、智能識別、遠程控制、精準定位、沉浸式體驗和泛在物聯等6大通用能力上。以大唐移動為例,攜手湖北移動率先融合5G技術應用于遠程醫療服務,支撐十堰市太和醫院成功實現醫聯體內5G遠程協同手術;與武漢東湖學院合作,在武漢和福州兩地進行實時物理公開課,建立了跨省全息遠程教學的示范;聯合重慶電信推出5G無人機防疫方案,通過無人機紅外熱成像系統,可以快速篩查體溫異常的疑似人員,同時利用5G協同無人機進行空中巡查管控,并在無人機上集成喊話廣播功能,實現語音引導和防疫知識宣傳,將廣泛應用于廣場、公園、園區、交通樞紐等防控場景,為一線防疫管控提供了新手段。疫情加速了數字化轉型進程,在產業界共同努力下,5G創新應用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良好示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效能初步顯現,為5G后續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垂直行業頭部企業對5G融合創新應用的認可,將有望加快5G應用在全行業的復制和推廣。
page
5
5G技術標準持續創新,奠定未來應用基礎
在5G時代(2020-2030年),5G網絡能力將不斷演進。5G技術標準沿著增強5G技術能力和支撐垂直行業應用兩大方向持續創新。在5G增強技術標準方面,3GPP于2020年6月正式發布的5G Rel-16標準,相比Rel-15在關鍵性能、應用能力和網絡基礎能力均顯著提升。此外,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的端到端網絡切片技術標準、5G應用產業方陣的5G行業虛擬專網技術標準等也取得階段性進展。以“一手標準,一手產業”的大唐移動為例,據悉,作為5G國際標準重要貢獻者的大唐移動,持續深入積極參與Rel-16和Rel-17標準化演進,緊跟標準化演進節奏,結合未來網絡部署痛點,規劃了一大批R16新增特性。比如在跨時隙調度、連接態喚醒信號、輔小區快速休眠三個特性上研究開發,助力降低5G終端功耗、提升5G終端續航能力;引入eMIMO(包括multi-TRP、typeII、上行滿功率等),遠端干擾抑制,交叉時隙干擾抑制,0ms切換等幾個方面特性增強,提升5G網絡質量;著眼于5G新場景、新價值的挖掘,重點關注uRLLC、定位、IAB三大功能。
page
6
5G+車聯網,前景廣闊、發展迅速
車聯網是汽車產業、通信產業、交通行業等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被認為是物聯網體系中最有產業潛力、市場需求最明確的方向之一。2020年3月,工信部印發《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要促進“5G+車聯網”協同發展,推動將車聯網納入國家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促進LTE-V2X規模部署。國務院11月2日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加快建設涵蓋前端信息采集、邊緣分布式計算、云端協同控制的新型智能交通管控系統;推進以數據為紐帶的“人-車-路-云”協同;推進新一代無線通信網絡建設,加快C-V2X標準制定和技術升級。11月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愿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對于基于“5G+車聯網”的5G智慧交通建設,需要新技術的支撐,而新技術體現/融于新方案和新產品之中,有了新技術、新方案、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就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據悉大唐移動在12月初發布5G智慧交通系統解決方案以及“5G+AI”融合網關產品。5G智慧交通系統解決方案已在廈門、杭州智慧公交項目中部署運營。方案以融合(網絡融合/邊云融合/感知融合/定位融合/安全融合)、安全(從技術標準/終端設備/CA平臺等不同層面構建了安全可靠的車聯網安全認證系統)、創新(采用5G、融合感知、群體智能、車輛線控平臺和高精度定位等領先技術形成5G智能網聯車路協同系統)為核心。最新款“5G+AI”融合網關產品RDC5521,具備更高算力、更低功耗,支持C-V2X、5G與4G多種通信模式,支持多傳感器接入和多源感知融合處理,支持硬件安全芯片加密。據悉這款產品將會給路端網絡部署帶來更多優勢:每個路口網絡部署成本以及功耗均可大幅降低;多路端建設后,整體車路協同功耗將大大降低;由于在AI模型推理層面做了編譯優化,視覺與點云融合檢測,時延也能大幅降低。
page
7
展望2021,5G網絡建設適當超前,迎來規模投資
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21年要抓好八大重點任務,其中第三大重點任務“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中提及“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這意味著在2021年這個“十四五”開局之年,5G、AI、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大潮正迎來新的快速發展階段,未來數年將是5G網絡投資高峰期。國務院新聞辦12月24日“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發布會”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指出,下一步要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扎實推動5G網絡建設,在5G網絡達到一定規模的基礎上,由規模建設、廣泛覆蓋向按需建設、深度覆蓋推進,緊貼不同場景需求,打造高質量的5G網絡。5G微信公眾平臺(ID:angmobile)觀察到,運營商和設備商均在積極做相關準備,以大唐移動為例,據悉其已經準備好了完備的產品與組網方案助力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精準投資、精確覆蓋、部署共建共享、高效協同的5G精品網絡。12月22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頒發5G中低頻段頻率使用許可證,同時許可部分現有4G頻率資源重耕后用于5G。業界普遍預期,在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5G三期建設中,2.1GHz頻段5G網絡將是“重頭戲”。筆者了解到,對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5G三期建設,大唐移動也已準備好了豐富的產品與方案,已經考慮并規劃了相關特性,可滿足多種方案需求。
此外,業界在持續降低5G有源數字室分成本及提高性價比方面也取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基于前期遵循中國電信研究院牽頭定義的5G前傳接口開放標準的研發及成功預商用驗證,中國信科集團和三維通信于10月15日發布了5G前傳開放數字室分小基站商用系列產品解決方案。重慶電信的預商用驗證結果表明,遵循了前傳接口開放標準的產品實現了異廠家互聯互通,且滿足5G共建共享網絡技術要求,系統性能與傳統有源數字室分相當,完全滿足各價值場景5G室分網絡建設要求。
page
8
展望2021,5G融合應用開啟從1到N征程
國內5G商用一年多以來,5G應用已經實現從0到1的突破,5G融合應用體系的內涵不斷豐富和完善,形成了4K/8K視頻、機器人、無人設備(車/船/機/大型機械)、AR/VR擴展、行業網關和傳感器等需求最為旺盛的6大通用型終端,各行業的應用需求逐漸聚焦到直播與監控、智能識別、遠程控制、精準定位、沉浸式體驗和泛在物聯等6大通用能力,這些通用型終端和通用能力將是下一步發展的重點,也是實現5G融合應用可復制、可推廣的關鍵,預計將會涌現一批新服務、新產業。
【寫在最后】在國內的引領下,5G成為全球商用步伐最快的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以此為基礎,未來2-3年5G產業發展將進入關鍵期,5G消費級應用有望進入成長期,5G行業融合應用將分批次逐步落地商用,逐步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驅動力量,為數字經濟大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預祝5G在新的一年乘風破浪、風光無限。
原文標題:2.91萬億!5G爆了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5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815瀏覽量
90985 -
5G
+關注
關注
1360文章
48816瀏覽量
574004
原文標題:2.91萬億!5G爆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angmobile,微信公眾號:5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FWA設備未來5年超480億美元!一文前瞻5G FWA六大前沿趨勢

微軟發布全新Windows 11 AI+ PC Surface商用版
愛立信與Telstra、聯發科技樹立5G連接新標桿
廣和通發布5G RedCap MiFi解決方案
愛立信積極推動5G網絡向高性能可編程網絡的持續演進
張家港5G智慧港口商用部署成功
全球RedCap網絡漸趨完善,廣和通5G RedCap解決方案商用進程提速

全球RedCap網絡漸趨完善,廣和通5G RedCap解決方案商用進程提速
奕斯偉計算助力5G RedCap技術商用進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