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量子通信正成為芯片之后又一備受關注的行業。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國在該領域已逐漸“領跑”全球——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
近日,我國在該領域再次實現新突破。據新華社1月7日報道,近日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志著我國構建了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要知道,早在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僅傳輸了32厘米。
具體來看,整個通信網絡通過兩個衛星地面站與“墨子號”相連,目前已覆蓋了我國北京、濟南、合肥等四省三市32個節點,并已接入金融、電力、政務等行業的150多家用戶。
那么,目前美國在該領域走到了什么位置呢?據悉,與我國投入數億資金攻克量子技術不同,美國及其產業界認為量子技術只是“一項科學實驗”,因此該國研究人員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理論方法上,而沒有規劃建設新的基礎設施。
可以說,在量子通信產業化及相關應用技術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了美國的前面,但仍不能忽視正在追趕的競爭對手。
2020年2月,美國能源部斥資幫助芝加哥建成了52英里“量子環”,讓美國成為建設最長陸基量子網絡的國家之一;當年7月,該部門還提出了發展美國量子互聯網的藍圖,根據規劃內容,美國調動了17個國家級實驗室,以充當骨干力量。
分析認為,當今的量子通信領域,美國的主要科研成果都在幕后,日韓兩國則利用芯片優勢與歐洲合作研發。基于此,盡管中國在國際量子通信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但仍不能掉以輕心。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9文章
51927瀏覽量
433723 -
通信
+關注
關注
18文章
6145瀏覽量
137161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217瀏覽量
105141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713瀏覽量
901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計算》閱讀體驗】量子計算
本源量子與中國聯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繪量子通信新藍圖
量子加密:安全通信的未來

中國“本源悟空”超導量子計算機全球訪問量破千萬
本源超導量子計算機自主制造鏈11類產品系列之五:中國首個量子計算測控系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