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Q3起,晶圓缺貨已延續三季,功率半導體、模擬芯片、邏輯存儲等半導體器件,漲聲一片!進入2021年,晶圓緊張的情況絲毫沒有緩解的跡象,反而愈演愈烈!究竟缺貨是一個“季節性的短期現象”,還是一個“持續性的長期現象”?缺貨風波要持續幾時?供需拐點何時出現?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造成缺貨的元兇,對癥下藥!根據缺貨的原因,我們可以把晶圓缺貨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0年Q3,疫情催生宅經濟,遠程教育、居家辦公需求猛增,消費電子需求增加拉動晶圓產能消耗。同時,美國將華為正式納入實體名單,華為瘋狂屯貨,從而引發市場連鎖反應,終端品牌掀起囤貨潮。因此,第一階段缺貨的誘因,主要是由華為囤貨引起的需求提前預支。
第二階段,2020年Q4,美國制裁大棒落下,華為短期難以破局,OVM瞄準時機,大舉囤貨,爭食華為釋放的“市場蛋糕”。OVM庫存水位持續拉升,根據上游供應商出貨數據推算,OVM庫存水位較往年同期高出50%以上。所以,這一階段的缺貨主要是由OVM等終端品牌戰略備貨造成的。 第三階段,2021年Q1,由于疫情反復,日韓半導體廠商要求員工居家辦公,造成部分產能損失。擔憂疫情加劇導致芯片供應緊張甚至斷貨,終端廠商恐慌性備貨以規避供應鏈風險,從而催生了第三階段缺貨。第二,從供需兩端看,明年供需天平向哪側傾斜(以顯示驅動芯片為例)?5G與WIFI6等通信技術推動自動駕駛、VR/AR等產品應用落地,新技術催熟新應用,帶動晶圓需求呈指數型增長,晶圓產能短缺成為常態,晶圓作為上游產業鏈核心資源,其短缺風險長期存在,對于Fabless廠商,產業鏈垂直整合至關重要!需求端:市場供需循環驅動:顯示產業鏈供需循環驅動,芯片需求由終端需求決定,2021年,終端需求牽引面板、芯片、晶圓需求增長。
終端需求穩定增長:各國積極出臺政策促進經濟復蘇,刺激消費需求增長,政府啟動集采項目拉動Bto B需求,終端市場需求穩中有升。
面板產業向中國轉移:韓系面板廠逐步退出TFT-LCD市場角逐,國內面板廠BOE、TCL華星、HKC等新廠量產,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地,其大尺寸液晶面板產能占全球55%,且這一數字還將持續擴大。供應端:中國產能投資增加,全球超過1/3新增產能投資來自中國,但40nm以上工藝節點產能投資減少,產能緊張情況短期難以緩解。
臺系晶圓廠:晶圓供應占據主導地位,壟斷50%以上顯示驅動芯片晶圓產能供應,TSMC降低8寸產能供應,UMC增加8寸產能供應,PSMC與VIS維持不變。韓系晶圓廠:同韓系廠商綁定較深,產能占全球顯示驅動芯片晶圓供應20%,受三星和LG戰略調整、SKHynix轉廠等影響,產能供應將進一步減少。國內晶圓廠:國內產能投資增加,SMIC、HLMC、Nexchip均擴大產能供應,Nexchip擴產后,顯示驅動芯片產能超過50K/M @12inch,占顯示驅動芯片晶圓供應20%以上。
第三,缺貨風波要持續幾時?供需拐點何時出現(以顯示驅動芯片為例)?情況一:疫情長期延續,遠程教育、居家辦公等宅家需求旺盛,消費電子需求維持高位!需求側,終端需求帶動晶圓需求居高不下。供給側,韓臺晶圓廠產能結構調整,產能向高毛利率產品傾斜。供需關系:顯示驅動芯片晶圓需求增長超過2.9%,晶圓產能增長5.4%,全年產能缺口超過5%。供需拐點短期不會出現,晶圓短缺持續全年!
情況二:疫苗大規模推廣,疫情走勢明朗,宅家需求減弱,經濟緩慢復蘇!需求側,終端需求緩慢成長,終端庫存回歸合理水位。供給側,韓臺晶圓廠產能結構穩定,晶合產能按期釋放。供需關系:顯示驅動芯片晶圓需求增長2.9%,晶圓產能增長7.4%。全年產能供應緊中有松,供需關系季節性波動,二四季度供需短期緩解(拐點出現)!
原文標題:晶圓缺貨延續三季,供需拐點何時出現?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旺材芯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9瀏覽量
222689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7瀏覽量
128320
原文標題:晶圓缺貨延續三季,供需拐點何時出現?
文章出處:【微信號:wc_ysj,微信公眾號:旺材芯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