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設計中的IP核(IP)通常指應用在系統芯片(SoC)中且具有特定功能的可復用的電路模塊,具有標準性和可復用性。而處理器IP及與之密切相關的處理器指令集架構(ISA)是整個集成電路產業上游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也是最為關鍵的底層技術。
長期以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普遍注重應用層面SoC的開發,在底層技術上投入有限。雖然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得益于國內市場的迅速膨脹而積累了大量的發展資金,但在核心技術鏈、關鍵供應鏈上仍然存在不少斷點,忽視底層技術特別是以處理器IP為代表的關鍵核心環節,將有可能制約產業的發展。
處理器IP發展的問題和機遇
IPnest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半導體IP市場總價值約為39.4億美元,其中處理器IP在整個IP市場中所占比例超過57%。中國IP市場約占全球的13%,而處理器IP的本土化率幾乎為零,近3億美元的國內處理器IP市場被國外公司占有。
處理器IP與指令集架構密切相關,我國由于歷史發展因素的積累,形成了處理器領域的分散布局,在處理器指令集上多維出擊。目前,國內已經集齊了x86、Arm、POWER、MIPS等不同架構,分散程度非常高,嚴重制約了產業的合力發展以及軟生態的標準化建設。
x86與Arm逐漸成為PC與移動領域的事實標準,生態壁壘高筑。其中Arm公司更是占據全球物聯網及移動端處理器的過半市場,國內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對Arm架構的依賴集中度超越了其他IP。在不確定的國際形勢下,伴隨著Arm的變動,基于處理器IP的生態安全越發凸顯。
近幾年,國際上掀起了一股以RISC-V為代表的開放架構指令集熱潮,在世界范圍內以一種領域標準的形式,推出了產學研用各方共同推進的處理器指令集架構標準,為處理器領域的技術創新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良機。
處理器IP是構建產業鏈自主可控生態的關鍵
優先布局核心的處理器IP是產業鏈自主可控的前提。一方面處理器IP位于集成電路價值鏈的最高端,是整個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最為依賴的共性IP,對SoC的設計規劃以及接口IP的互聯起到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芯片應用層的軟生態與處理器IP密切相關,從產品功能定義階段處理器IP的選擇就被提上至關重要的位置。
經過幾十年的產業發展,我國在處理器領域人才培養上已經初具規模,形成了一批能夠根據指令集架構標準進行微架構研發的團隊與軟生態研發團隊?;陂_放架構的指令集標準,為優秀的團隊提供了打造本土產品的良機,伴隨著國內AIoT市場的蓬勃發展,為產業提供了從硬到軟各個層次自主可控生態打造的應用基礎。
產業鏈本土生態的關鍵由三個因素組成——指令集的發展權、研制團隊的本土化以及微架構的自主開發。
雖然指令集并非復雜的黑科技,但指令集的真正價值在于圍繞其建設的軟件生態和指令集的發展權,擁有可持續自主發展的指令集是處理器本土的基礎;本土的處理器IP將大量應用在與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相關的核心信息設備上,對國家安全及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事關國家安全的重要企業,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中,決不能被外資控制;處理器IP核源代碼是否自己編寫,是判別一個處理器團隊是否具備設計CPU能力的關鍵。只有具備以上三點,我們才能牢牢地把控基于處理器IP的產業鏈本土生態。
建議加快打造以處理器IP為核心的共性技術平臺
國內集成電路產業以及信息與通信技術ICT產業鏈各個環節,應抓住開放架構指令集生態帶來的本土的處理器IP共性技術平臺建設良機,從應用需求入手,徹底解決處理器領域“穿馬甲”問題。
建議國家從整體布局和頂層設計上,繼續加強政策支持和執行力度,有步驟、分階段地落實本土事業推進,從特殊專用市場到大眾市場進行應用實施,逐步打造開放架構處理器IP共性技術平臺,基于以上分析,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標準跟隨。由于RISC-V是目前唯一可能成為國際標準的處理器架構,因此應鼓勵國家級研究機構、標準制定機構,協同國內龍頭企業積極引導國際標準的發展方向。
第二,研發突破。重視知識產權布局,重視自主研發,避免在新生態形成后缺失關鍵技術與關鍵專利,布局標準必要的專利,協同重點企業打通關鍵技術突破通道。
第三,替代同步。在國際形勢和國內需求雙重影響下,逐步突破本土的開放指令集架構在各領域的替代,通過政策和產業化引導,促進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做本土產品的布局。
第四,產業引領。支持本土處理器IP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促進賦能國內設計企業和應用企業,避免落入過去一家企業推動整個生態的陷阱。處理器依賴于生態建設,僅憑一家企業很難帶動,需要各產業參與方合作,布局不同產品線上的產業生態。
期待“十四五”期間,產業界能夠緊密合作,從而形成國產本土的處理器IP行業標準,以各地產業平臺為依托,打造更多以自主處理器IP為核心的共性技術平臺,推動本土集成電路產業源頭的發展。
關于芯來科技
芯來科技是中國領先的RISC-V處理器IP和芯片解決方案公司,凝聚了一支本土經驗豐富的處理器研發團隊。在短短2年多的時間內,從0開始全自主研發,相繼推出了N100,N200,N300,N/NX/UX600, N/NX/UX900等系列產品覆蓋了從低功耗到高性能的各種場景需求。
聚焦RISC-V處理器內核研發,致力于賦能本土產業生態,是芯來科技貫穿始終的愿景和追求。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我為“十四五”建言丨芯來科技創始人兼CEO胡振波:加快打造處理器IP共性技術平臺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芯來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448瀏覽量
231348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7文章
51311瀏覽量
427961 -
IP
+關注
關注
5文章
1724瀏覽量
150040
原文標題:我為“十四五”建言丨芯來科技創始人兼CEO胡振波:加快打造處理器IP共性技術平臺
文章出處:【微信號:nucleisys,微信公眾號:芯來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芯原顯示處理器IP DC8200-FS獲得ISO 26262 ASIL B認證
芯原畸變矯正處理器IP DW200-FS已通過ISO 26262 ASIL B認證
兼容7A100T和PG2L100H雙芯核心板,米爾FPGA平臺
中微億芯發布ARM A9處理器SoC Z7及以7系列FPGA為核心的SIP電路
炬芯科技雙模藍牙智能手表SoC采用芯原股份的圖形處理器(GPU)IP
![炬<b class='flag-5'>芯</b>科技雙模藍牙智能手表SoC采用<b class='flag-5'>芯</b>原股份的圖形<b class='flag-5'>處理器</b>(GPU)<b class='flag-5'>IP</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BA/wKgZomZEKN2AAmLCAAAQ_62yOg4475.jpg)
經緯恒潤INTEWORK-EAS產品成功適配芯來RISC-V處理器NA內核
![經緯恒潤INTEWORK-EAS產品成功適配<b class='flag-5'>芯</b><b class='flag-5'>來</b>RISC-V<b class='flag-5'>處理器</b>NA內核](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21/wKgaomYGYlCARKsSAAAuxvV0qeo372.png)
嘉楠科技商用量產端側AIoT芯片K230采用芯原ISP IP和GPU IP
芯原股份DC8200顯示處理器IP助力賽昉科技RISC-V架構SoC
賽昉基于RISC-V的JH-7110智能視覺處理平臺采用了芯原的顯示處理器IP
嘉楠基于RISC-V的端側AIoT SoC采用了芯原的ISP IP和GPU IP
芯來科技正式發布基于RISC-V處理器的HSM子系統解決方案
![<b class='flag-5'>芯</b><b class='flag-5'>來</b>科技正式發布基于RISC-V<b class='flag-5'>處理器</b>的HSM子系統解決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4/A0/wKgaomXudJOAX6hIAAAfn958Uns820.png)
芯原宣布先楫半導體的HPM6800系列采用了高性能2.5D圖形處理器(GPU)IP
芯來科技發布超低功耗嵌入式RISC-V處理器CPU IP—NS100系列內核
![<b class='flag-5'>芯</b><b class='flag-5'>來</b>科技發布超低功耗嵌入式RISC-V<b class='flag-5'>處理器</b>CPU <b class='flag-5'>IP</b>—NS100系列內核](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3/6C/wKgaomXlPi6AaNRbAAAkfxufBqE630.png)
芯來科技正式發布首款專用處理器產品線Nuclei Intelligence系列
![<b class='flag-5'>芯</b><b class='flag-5'>來</b>科技正式發布首款專用<b class='flag-5'>處理器</b>產品線Nuclei Intelligence系列](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E4/wKgaomXb9LaAXxdEAAAtPwGFYd0148.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