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汽車時代,中國汽車企業初期缺資金、缺技術、缺管理經驗,而外資企業缺市場,中國龐大的市場真好讓兩者的需求產生了交換的條件。
因而,通過市場換技術的方式,外國品牌的汽車,與中國自主品牌車企合資,組成合資車企,共同推動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也對這些合資企業進行了一定的限制,合資企業不能夠超過兩家,這也是國內豐田、大眾、本田等車企,往往只有兩家合資品牌的原因。
而今,中國汽車產業已經發展到了一定地步,與外資品牌相比,在某些方面已經追上甚至趕超。因而,全面開放國內汽車市場,也已形成了先決條件。
據媒體報道,1月26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表示,按照中央進一步擴大開放的統一部署,2022年將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和合資企業不超過2家的限制,屆時汽車外資投資將全面開放。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全球化發展理念,與相關國家積極開展研發設計、貿易投資、標準法規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維護汽車供應鏈穩定暢通,引導行業企業主動應變、苦練內功,開發先進適用車型,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創新能力也將有新發展格局。
此外,我國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也已屬于領先地位。因而,在2019年,我國對于外資新能源汽車,就已不存在任何限制性規則。
而今,隨著傳統燃油車市場,對外資品牌的全面放開,國內的合資企業,以及國產自主品牌車企,將會迎來怎樣的競爭格局,我們拭目以待。
責編AJX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846瀏覽量
101176 -
工信部
+關注
關注
2文章
554瀏覽量
359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燧原科技入選工信部2024年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優秀典型案例
中車慧衍平臺入選工信部2024年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
惠州聚飛光電榮膺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論全球車企合作新趨勢
工信部規劃2025年信息通信業發展目標
特斯拉Cybertruck完成工信部能耗申報
海微HIWAY見證中國新能源汽車首破年度1000萬輛
中國車企正積極尋求全球市場的穩固立足點
9 中國市場晶體和振蕩器產量、銷量、進出口分析及未來趨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