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車用芯片供應緊張,全球各地的汽車制造商被迫減產甚至停產。市場預估,一個月內有十個國際品牌旗下的19家車廠的生產受到影響。不過,全球第一大芯片制造商,位于中國臺灣的臺積電近日作出表率,表示正重新調配產能供給以增加對全球汽車產業的支持。并指出,“緩解車用芯片挑戰對汽車產業造成的影響是臺積電的當務之急”。
日經亞洲評論指出,臺積電將以“超級急件”(superhotruns)方式來生產車用晶片,將周期縮短最多50%。多數車用晶片的生產周期約40~50天,臺積電以“超級急件”處理,代表時間可縮短至20~25天甚至更少。但這樣的狀況是十分罕見的,且會導致生產成本上揚,以及可能的良率折損。因此,這些風險也需要反映在價格上。
汽車半導體是指用于車體汽車控制裝置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的半導體產品,依據功能主要劃分為主控芯片(如MCU)、功率半導體、傳感器等。此輪缺貨潮中,頻頻被點名的是功率半導體和MCU。從供應鏈來看,汽車半導體可劃分為設計制造、芯片供應商、車用零組件供應商以及終端的整車制造商四個環節。芯片供應商以英飛凌、恩智浦、意法半導體及瑞薩電子為代表,博世和大陸集團均為較為知名的零組件供應商。
責任編輯:pj
-
芯片
+關注
關注
460文章
52509瀏覽量
440841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8910瀏覽量
237830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755瀏覽量
1697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從臺積電到中芯國際:盤點2025年全球100+晶圓廠布局與產能現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