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NASA正在為其“毅力號(Perseverance)”漫游者在這顆紅色星球表面的著陸做準備。據悉,探測器上的實驗之一讓一架精巧的直升機飛行。這架直升機將探測器著陸火星表面后不久部署,這將讓科學家們首次嘗試在另一個星球上駕駛飛機。這架直升機被藏在了月球車的下面,著陸幾周后,它將嘗試首次飛行。
首席工程師Bob Balaram指出,對于團隊來說,第一次飛行嘗試將會是一個“萊特兄弟時刻”。他表示,該團隊希望,如果他們成功地在火星上飛行,這將是類似于Kitty Hawk首次飛行的時刻。
設計“毅力號”是一個重大的科學挑戰。火星上Jezero隕石坑的溫度降至零下130華氏度。在這樣的溫度下,直升機只有1/3的能量可以用于飛行。其余的能量則被用來在火星寒冷的夜晚通過加熱電子設備讓直升機保持在線。
火星的大氣層要比地球上稀薄99%,這是飛行面臨的主要挑戰。這架直升機配備了一對四英尺長的碳纖維槳葉,在反向旋轉的馬達上以約2400rpm的速度旋轉以產生足夠的升力。NASA表示,這約是地球上直升機葉片旋轉速度的8倍。
與此同時,Ingenuity非常輕,只有4磅重,機身只比壘球稍大一點。著陸后,“毅力號”將會找個地方部署。據悉,平坦的地面是合適的部署地點。部署好Ingenuity后,“毅力”號將在330英尺外行駛以將碰撞風險降到最低。當“毅力號”用它的攝像頭監控它的時候,Ingenuity就會起飛。
責編AJX
-
飛機
+關注
關注
7文章
1174瀏覽量
40214 -
火星
+關注
關注
0文章
93瀏覽量
118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AI 推動未來科學 晶泰科技共襄未來科學大獎周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華為自動駕駛科學家陳亦倫投身具身智能創業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受人眼啟發!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改良相機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型高溫超導體
國科微AI首席科學家邢國良:打造全系邊端AI芯片,賦能下一代自動駕駛

天津大學科學家突破人類大腦器官成功驅動機器人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這一傳感器!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辦新的AI公司
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