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New Atlas報道,當科學家希望遠距離收集海洋學數據,但同時又不干擾海洋生物時,往往使用自主“水下滑翔機”。科學家近日研發(fā)出一種新的號稱具有高度機動性的“水下滑翔機”,但它卻沒有外部推進或轉向系統(tǒng)。
由普渡大學一個團隊開發(fā)的魚雷形自主水下航行器(AUV)被稱為 “用于實踐調查工程的研究導向型水下滑翔機”--簡稱ROGHIE。它通過將水抽入或抽出一個綜合壓載艙,改變其浮力,在水體內下降和攀升。這也是一種推進形式,因為該航行器以一定角度上下移動,同時向前移動。
它可以通過電池在機身內前后的電動滑動來控制其上升和下降的角度。這樣做可以改變AUV的水平重心,從而改變其俯仰角。此外,軌道安裝的電池和其他內部組件可以一起向左舷或右舷傾斜,相對于圓柱形外殼。這就產生了向一側或另一側的重量轉移,使航行器滾動,從而向該方向轉彎。
與其他水下滑翔機一樣,ROUGHIE有可能在兩次充電之間在海上停留數周甚至數月,利用一些增加的特定任務傳感器近乎無聲地收集數據。不過,與其他這些航行器不同的是,它的高機動性應該可以讓它在相對較近的范圍內運行,包括較淺的水域。據其設計者介紹,其他滑翔機的轉彎半徑約為33英尺(10米),而ROUGHIE可以在10英尺(3米)內轉彎。更重要的是,它的制造成本應該是普通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十分之一。到目前為止,測試僅限于游泳池。
“我們提前用飛行模式對ROUGHIE進行編程,它自主執(zhí)行這些模式,”副教授Nina Mahmoudian說,她在2012年在密歇根理工大學工作時開始開發(fā)AUV。“它可以做標準的鋸齒形上下運動,以直線行駛,但它也可以以圓形圖案或S形圖案行駛,它在海上巡邏時會使用這些圖案。事實上,它可以在游泳池的狹小環(huán)境中執(zhí)行這些任務,除了內部驅動之外,什么都不用做,這令人印象深刻。”
有關該技術的論文最近發(fā)表在《傳感器》雜志上。
責編AJX
-
動力系統(tǒng)
+關注
關注
1文章
297瀏覽量
20880 -
水下滑翔機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1839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深開鴻亮相“小小科學家”品牌發(fā)布暨科學探索研學營開營活動

AI 推動未來科學 晶泰科技共襄未來科學大獎周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chuàng)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chuàng)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chuàng)新學習心得
科學家開發(fā)出首臺可見光飛秒光纖激光器

受人眼啟發(fā)!科學家開發(fā)出新型改良相機

中國科學家發(fā)現新型高溫超導體
天津大學科學家突破人類大腦器官成功驅動機器人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fā)這一傳感器!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chuàng)辦新的AI公司
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
科學家開發(fā)電驅動有機半導體激光器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