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MOLED市場份額首次突破10%
近日,韓國顯示器產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用的AMOLED屏市場中,中國廠商市場份額升至13.2%,首次突破10%。
根據CINNO統計的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數據,2020年中國AMOLED面板廠出貨量占比達到16.7%,較2019年增長4.7%。
CINNO預計,隨著國內廠商新增AMOLED面板產能陸續釋放,2021年中國廠商AMOLED智能手機面板份額有望攀升至30%以上。
不僅僅是在2021年,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廠商在AMOLED的市占率都有持續攀升的潛力,2022年底或者2023年初,我國AMOLED出貨量有望再翻一番,達到1000萬平方米。
歐洲發展晶圓制造變得迫切起來
近日,面對美國、日韓紛紛強化半導體制造能力的情勢,歐洲也再次燃起先進半導體制造的雄心。
多年專注于汽車電子、工業產業等穩健領域,使得歐洲企業錯過了存儲器、晶圓代工、智能手機芯片等需要先進工藝的熱門領域。但是,近年來,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制造業也在不斷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芯片在汽車、工業創新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算力需求越來越強勁。
恩智浦大中華區主席李廷偉就表示,恩智浦下一代S32平臺中將采用5納米制程,以滿足先進汽車架構對高度整合、低功耗和高運算能力的需求,支持更多智能化的汽車應用和創新,進一步推動汽車向強大的道路計算系統轉變。這也顯示出,歐洲發展晶圓制造特別是先進工藝的需求正變得迫切起來。
事實上,歐洲曾經多次推動本土芯片制造能力的恢復。2009年,從英飛凌拆分出來專攻DRAM制造的奇夢達公司宣布破產,成為歐洲發展先進半導體制造的一個重大挫折。2012年,歐盟負責數字議程的委員Neelie Kroes也曾經著手推動歐洲半導體芯片業務,并提出了著名的“芯片空中客車(Airbus of chips)”議程,即將公司、地區和歐洲利益相聯合,以重振芯片制造。
Future Horizons公司首席執行官Malcolm Penn表示,如果歐洲各機構、研究中心和半導體公司能夠聯合起來,歐洲有望實現芯片制造能力的恢復。
傳臺積電2022年利潤預期降低10%
據報道,投行Daiwa公布了臺積電2022年收入預期報告。報告顯示,臺積電2022年會面臨庫存調整,因此將全年利潤預期降低10%,同時將臺積電的股票價格預期由550元上調至580元。
到2022年末,臺積電的利潤增長將回到正常速度,2023年每股收益會同比增長22.6%,達到了28.7元新臺幣;此外報告預計,芯片行業的收入在2021年實現13%的增速后,預計2022年會萎縮2%。
Daiwa認為今 5G手機出貨量將同比增長你100%以上,市場占有率達到30%。
(本文綜合整理自中國電子報 IT之家)
責任編輯:tzh
-
顯示器
+關注
關注
21文章
5054瀏覽量
141239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96瀏覽量
182745 -
AMOLED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130瀏覽量
10578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為蟬聯中國SD-WAN市場份額第一
華為位列2024年度中國園區交換機市場份額第一
英飛凌2024年MCU市場份額飆升,首次奪得全球微控制器市場首位

中國企業占據日本平板電視市場半壁江山
2024年12月瀏覽器市場份額報告:谷歌Chrome穩居榜首
華為穩居中國多速率交換機市場份額第一
華為連續九年蟬聯全球基站天線市場份額第一
流媒體后視鏡市場份額連續6年稱霸全國,新產品即將上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