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2021慕尼黑上海電子展隆重開幕,電子發燒友網作為展會官方指定的唯一視頻采訪直播平臺,在展館里建立8個主題直播間,以“智慧工廠、汽車電子、物聯網、電力電子、AI、智慧醫療、5G、中國力量”為主線和核心內容,邀請三十余位行業領軍人物接受視頻采訪,為大家分享產業新動向、產品新技術、創新解決方案等。
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監鐘新利接受電子發燒友網采訪時表示,國產MCU只有走出差異化才有未來,國民技術將安全技術、數模混合技術、超低功耗技術融入MCU產品,不斷豐富產品系列以覆蓋更廣泛的應用領域。
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監鐘新利
剛過去的2020年很不平凡,突如其來的疫情疊加貿易限制,去年全球芯片缺貨漲價持續上演,您認為這給行業及貴司帶來了哪些影響?今年是否會持續這個影響?
鐘新利:全球“芯”慌是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為止業界談論最多的話題,目前包括MCU在內的整個半導體行業供應都相當緊缺,已影響包括汽車在內的多個整機行業生產供應,從我們目前和多個上游產業鏈的頭部供應商了解的情況來看,可能今年整年甚至持續到明年都將會是供應緊張的狀態。但在這種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化導致的危機下,也給國產半導體廠商帶來了機遇,各個行業的整機廠商幾乎都在尋找國產替代,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半導體國產化進程。
國民技術是中國信息安全IC設計領域領軍企業,深耕半導體設計行業二十載,與產業鏈上游供全球一流供應商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另外在產品市場布局較早,提前預定了產能,但面對眾多終端客戶的需求仍然供不應求,我們正積極協調產能,有望在下半年得到一些緩解。
左:電子發燒友網執行主編黃晶晶 右:國民技術執行總監鐘新利
國民技術在安全芯片領域耕耘多年,并取得了出色成績,近幾年又投入很大精力在通用MCU領域,貴司當時為什么會選擇發展MCU?您認為國民技術在發展MCU上有哪些優勢?
鐘新利:國民技術做為信息安全領軍企業,深耕安全芯片領域20年,積累了豐富的SOC技術,我在很多公開場合其實也提過,安全芯片是一種SOC,集成了MCU的功能同時強化了芯片安全能力,而通常目前市場上的通用MCU則側重在外設功能的豐富和通用性上,在安全能力上很少或者幾乎沒有。近年來,物聯網技術不斷發展與創新,深刻改變著傳統產業形態和人們生活方式,隨著數以億計的設備接入物聯網提供創新、互聯的新服務,整個生態系統中的詐騙和攻擊行為隨之增加,對用戶隱私、基礎網絡環境的安全沖擊尤為突出,解決信息安全問題對物聯網行業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國民技術近年來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進行多產品并行產品研發,將安全技術、數模混合技術、超低功耗技術融入MCU產品當中,現已形成全系列70余款產品型號,可覆蓋消費、醫療、工控、能源、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的MCU產品。
國民技術安全芯片產品展示
在今年的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國民技術重點展示哪些產品,各有什么特色?
鐘新利:今年的慕展上,國民技術將展示全系列70余款MCU產品、最新安全芯片與無線射頻芯片,并精心挑選了聯合合作伙伴及終端客戶打造的80余件展品及MCU開發生態與客戶見面,現場展示分為網絡安全、無線射頻、電機控制、工業應用、消費電子、智能家居家電、健康醫療、智能交通、物聯網、MCU生態共10大主題,全方位多視角精彩呈現國民技術在網絡安全、MCU、無線射頻等技術領域的“芯”技術,“芯”產品,“芯”應用,完美詮釋了以“通用+安全”為特色的國民技術產品戰略。
搭載國產技術MCU的電子產品展示
國民技術針對表計、家電等領域都有推出相應的MCU產品方案,目前在各個領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績?對于不同細分市場,您認為在產品規劃和市場定位上,需要考慮哪些不同因素?
鐘新利:國民技術MCU產品自推出市場以來,受到各領域客戶青睞,目前已批量進入包括工業控制、智能儀表、智能家居家電、醫療健康、交通出行、汽車電子(后裝)、消費電子等領域。此次展會,我們帶來了各個領域的展品多達80余件,絕大部分展品已進入批量生產狀態。針對細分市場,在規格制定和芯片設計階段需要深入理解市場應用需求,簡化客戶外圍電路設計,提升系統性能、增強整個系統的可靠性,最終幫助客戶提升性能且降低成本。
國民技術BMS控制板展示
隨著貿易限制不斷加強,國內發展芯片的決心越來越盛,在MCU方面的表現已經越來越強,很多產品逐漸獲得市場認可,不過畢竟發展時間較晚,還存在諸多不足,貴司作為芯片領域的中堅力量之一,將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助力中國半導體電子產業發展?
鐘新利:我認為國內MCU廠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在技術成熟度上有了長足的進步,甚至一些產品在整體性價比上已遠超過國際大廠,但相比國際大廠確實還存在如產品覆蓋度、生態系統和品牌宣傳上有著諸多差距,針對這些不足,我認為首先在產品和解決方案上需要有前瞻性的產品戰略思維,加快新產品布局與產品迭代,為廣大專業用戶持續帶來具有差異化競爭力、廣覆蓋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國民技術物聯網方案展示
其次,加強供應品質能力。在供應鏈和品質管理方面,需要攜手全球一流FAB廠商和封測廠商,打造可靠、敏捷的供應鏈,實現信息流、產品流、物流的高效運轉,并確保每一顆芯片都經過科學嚴謹的質量管控,達到客戶滿意的可靠性、穩定性和一致性,實現高品質合格交付;
最后,在生態鏈建設和技術服務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建立與高校的合作,促進人才培養,為企業輸送人才,為合作伙伴提供24小時的保姆式服務。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668瀏覽量
357528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21文章
45636瀏覽量
384526 -
安全
+關注
關注
1文章
341瀏覽量
36020 -
國民技術
+關注
關注
2文章
322瀏覽量
207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ESP32-C3:革新物聯網應用的超高效能芯片,家電遠程控制應用等
ESP32-C3FH4:高性能物聯網芯片的卓越之選,智能門鎖安防等應用
Nordic NRF9151低功耗蜂窩模組 助力衛星物聯網應用.
DA14531-00000FX2 超低功耗藍牙5.1 SOC芯片介紹
高效能、小體積——LGS5116B助力消費級12V供電產品升級
愛立信借助差異化連接提升5G網絡體驗
貿澤電子開售ADI超低功耗MCU
易飛揚走過2024——避開紅海 專注差異化
國產8位MCU為什么能被國內的電子工程師大量應用?
蔡司工業CT掃描電鏡等直擊醫療質量痛點

鴻蒙ArkUI-X平臺差異化:【運行態差異化(@ohos.deviceInfo)】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