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作為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英文簡稱,其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況下進行數據交換,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連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的,通過在單一芯片上集成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動終端實現移動支付、電子票務、門禁、移動身份識別、防偽等應用。
NFC中文名稱中的“近場”是指臨近電磁場的無線電波。 因為無線電波實際上就是電磁波,所以它遵循麥克斯韋方程,電場和磁場在從發射天線傳播到接收天線的過程會一直交替進行能量轉換,并在進行轉換時相互增強,例如我們的手機所使用的無線電信號就是利用這種原理進行傳播的,這種方法稱作遠場通信。而在電磁波10個波長以內,電場和磁場是相互獨立的,這時的電場沒有多大意義,但磁場卻可以用于短距離通訊,我們稱之為近場通信。
NFC技術的應用在世界范圍內受到了廣泛關注,國內外的電信運營商、手機廠商等不同角色紛紛開展應用試點,一些國際性協會組織也積極進行標準化制定工作。據業內相關機構預測,基于近場通信技術的手機應用將會成為移動增值業務的下一個殺手級應用。
NFC標準為了和非接觸式智能卡兼容,規定了一種靈活的網關系統,具體分為三種工作模式:點對點通信模式、讀寫器模式和NFC卡模擬模式。
1、點對點形式
點對點模式,這種模式下兩個NFC設備可以交換數據。例如多個具有NFC功能的數字相機、手機之間可以利用NFC技術進行無線互聯,實現虛擬名片或數字相片等數據交換。
針對點對點形式來講,其關鍵指的是把兩個均具有NFC功能的設 備進行連接,從而使點和點之間的數據傳輸得以實現。經過把點對點形式作為前提,讓具備NFC功能的手機與計算機等相關設備,真正達成點對點的無線連接與數據傳輸,并且在后續的關聯應用中,不僅可為本地應用,同時也可為網絡應用。因此,點對點形式的應用,對于不同設備間的迅速藍牙連接,及其通信數據傳輸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讀卡器模式
讀/寫模式,這種模式下NFC設備作為非接觸讀寫器使用。例如支持NFC的手機在與標簽交互時扮演讀寫器的角色,開啟NFC功能的手機可以讀寫支持NFC數據格式標準的標簽。
讀卡器模式的NFC通信作為非接觸讀卡器使用,可以從展覽信息電子標簽、電影海報、廣告頁面等讀取相關信息。讀卡器模式的NFC手機可以從TAG中采集數據資源,按照一定的應用需求完成信息處理功能,有些應用功能可以直接在本地完成,有些需要與TD-LTE 等移動通信網絡結合完成。基于讀卡器模式的NFC應用領域包括廣告讀取、車票讀取、電影院門票銷售等,比如電影海報后面貼有TAG標簽,此時用戶就可以攜帶一個支持NFC協議的手機獲取電影信息,也可以連接購買電影票。讀卡器NFC模式還可以支持公交車站點信息、旅游景點地圖信息的獲取,提高人們旅游交通的便捷性。
3、卡模擬形式
模擬卡片模式,這種模式就是將具有NFC功能的設備模擬成一張標簽或非接觸卡,例如支持NFC的手機可以作為門禁卡、銀行卡等而被讀取。
卡模擬形式關鍵指的是把具有NFC功能的設備進行模擬,使之變成非接觸卡的模式,比如,銀行卡與門禁卡等。這種形式關鍵應用于商場或者交通等非接觸性移動支付當中,在具體應用過程中,用戶僅需把自身的手機或者其他有關的電子設備貼近讀卡器,同時輸入相應密碼則可使交易達成。針對卡模擬形式中的卡片來講,其關鍵是經過和非接觸讀卡器的RF域實行供電處理,這樣即便NFC設備無電也同樣可以繼續開展工作。另外,針對卡模擬形式的應用,還可經過在具備NFC功能的相關設備中采集數據,進而把數據傳輸至對應處理系統中做出有關處 理,并且,這種形式還可應用于禁系統與本地支付等各個方面。
NFC與RFID的比較
第一,工作模式不同。NFC是將點對點通信功能,讀寫器功能和非接觸卡功能集成進一顆芯片,而RFID則有閱讀器和標簽兩部分組成。NFC技術既可以讀取也可以寫入,而RFID只能實現信息的讀取以及判定。
第二,傳輸距離不同。NFC傳輸距離比RFID小的多,NFC 的傳輸距離只有10厘米,RFID的傳輸距離可以達到幾米、甚至幾十米。NFC是一種近距離的私密通信方式,相對于RFID來說NFC具有距離近、帶寬高、能耗低、安全性高等特點。
第三,應用領域不同。NFC更多的應用于消費類電子設領域,在門禁、公交、手機支付等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RFID則更擅長于長距離識別,更多的被應用在生產、物流、跟蹤、資產管理上。
NFC與藍牙的比較
NFC和藍牙都是短程通信技術,相對于藍牙很早就被集成到移動電話中并已經被普及,NFC最近幾年才開始被集成進移動電話中,并且到目前為止只集成在少數移動電話中。
第一,建立時間不同,NFC通信設置程序簡單,通信建立時間很短,僅需0.1s左右;而藍牙通信設置程序相對復雜,通信建立時間較長,大概需要6s。
第二,傳輸距離不同,NFC傳輸距離只有10cm,而藍牙傳輸距離可達10m。但NFC在傳輸功耗和安全性方面略優于藍牙。
第三,傳輸速度和工作頻率不同,NFC工作頻率為13.56MHz, 傳輸速度最大424 Kbit/s,而藍牙工作頻率為2.4GHz,傳輸速度可 達2.1 Mbit/s。
NFC與紅外的比較
NFC和紅外傳輸相比,傳輸距離相當,但比紅外傳輸速度更快,NFC傳輸速度最大可達424 Kbit/s,而紅外傳輸速度大概 100Kbit/s。建立時間NFC比紅外略快,NFC建立時間為0.1s, 紅外傳輸建立時間為0.5s。紅外傳輸必須嚴格的對齊才能傳輸數據,且中間不能有障礙物,而NFC則沒有這種限制;另外NFC比紅外更安全可靠。
編輯:jq
-
RFID
+關注
關注
388文章
6203瀏覽量
238715 -
nfc
+關注
關注
59文章
1633瀏覽量
181038 -
紅外傳輸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101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E/8E/wKgZomTIYyKAAT_1AAArgRY3CJw11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6/59/wKgZPGeJ7v-ARlxMAARK60PqDsI474.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A0/wKgZPGdhNSmAaEf_AABJ2161gtk593.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3/12/wKgZPGdj3sGAEFNdAAaKY47bRZ8596.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E/8E/wKgZomTIYyKAAT_1AAArgRY3CJw11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E/8E/wKgZomTIYyKAAT_1AAArgRY3CJw11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6E/wKgZomcM0WKAXziQAAOrbYhT9IM105.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E/8E/wKgZomTIYyKAAT_1AAArgRY3CJw11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8/65/wKgaombxLnOAVNp5AATeQDpg1r4136.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6/32/wKgZombirZqAMT39AAQw5mYnADI538.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E/8E/wKgZomTIYyKAAT_1AAArgRY3CJw11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E/8E/wKgZomTIYyKAAT_1AAArgRY3CJw11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E/8E/wKgZomTIYyKAAT_1AAArgRY3CJw11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E/8E/wKgZomTIYyKAAT_1AAArgRY3CJw11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EA/wKgaomZBvbyAJeY6AAoJGQ3Ns8Q987.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