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天,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以「珍惜臺灣半導體晶圓制造的優勢」進行主題演講,強調對英特爾跨足晶圓代工感到諷刺,但認為中國臺灣的優勢在大量優秀且敬業的人才愿意投入制造業,呼吁政府及社會、臺積電要珍惜,最后則是坦言,想再造下一座護國神山的答案是「難」。
經濟日報今日舉辦「2021大師智庫論壇-新經濟新機遇新挑戰」,邀請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進行主題演講,他一開講就表示,「非常謝謝給我機會講一個這一兩年感覺非常重要的話題」,同時因為已經退休,所以演講的呼吁對象包括臺灣地區政府、臺灣社會、及臺積電,呼吁要確保臺灣的優勢。
張忠謀這場演講,內容包括半導體簡史、半導體的重要及分工、以晶圓廠為中心的半導體產業鏈、專業晶圓制造業的創始、臺積電的成功及地位、美國爭取半導體制造、中國內地與韓國、還有大家都關注的臺灣地區下一座“護國神山”等。
針對張忠謀演講內容,本報特別綜合整理出四大重點,讓讀者可以快速了解,內容主要鎖定張忠謀首度談起對英特爾跨足晶圓代工的看法、臺灣的競爭優勢在那里,他同時直言內地在晶圓制造還不是對手、臺灣很難再創造出下一座臺積電。
一、昔日霸主的英特爾跨足晶圓代工張忠謀:相當諷刺
張忠謀表示,1987年在臺灣成立嶄新商業模式的臺積電,專門從事晶圓制造服務,在成立臺積電之前也曾爭取英特爾投資,但當時景氣不好,時機不對,加上「當時有點看不起制造」,因此遭到英特爾拒絕。
張忠謀說,臺積電在2020年市值曾達6,000億美元,成為市值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反觀曾居半導體霸主地位的英特爾,去年同時期的市值僅2,000億美元,連臺積電的一半都不到;因此對英特爾今年宣布將要做晶圓代工一事,「對我來說有相當的諷刺」,因為他們沒有想到晶圓制造的商業模式會變的這么重要,更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也要做晶圓制造。
二、張忠謀談臺灣晶圓制造優勢:大量優秀且敬業的人才愿意投入
張忠謀強調,臺灣地區晶圓制造優勢在有大量優秀、敬業工程師、技工、作業員,且愿意投入制造業,「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優勢」。
張忠謀說,美國工程師敬業不如臺灣地區,「我要的是優秀、敬業的工程師、技師、作業員」,而且愿意投入制造業,美國制造業已經不紅了,工程師不投入制造業,包括金融、市場營銷等都比制造業吃香。
三、談競爭國張忠謀:內地目前不是對手、臺積電勁敵是三星
張忠謀針對臺灣地區半導體競爭國家進行剖析,他強調與美國相較,中國臺灣最大優勢在有大量敬業及優秀人才,且愿意投入制造業;美國雖然「有胡羅卜又有棒子」,但是單位成本顯著較臺灣高,暫時的短期的津貼不能彌補長期的競爭劣勢,臺灣地區的優勢就是美國是弱勢。
至于中國年內地,張忠謀指出,內地雖然有20年、幾百億美元補貼,但半導體制造落后臺積電5年以上,邏輯半導體設計落后美國、臺灣地區一兩年,內地現在還不是對手,尤其在晶圓制造方面。
不過,面對韓國的競爭,張忠謀強調,在晶圓制造域三星電子是臺積電的強勁競爭對手,因為韓國在晶圓制造領域的優勢跟中國臺灣相似。
四、中國臺灣再造一座臺積電張忠謀說「難」
張忠謀針對中國臺灣下一座“護國神山”臺積電這個問題,給的答案是「難」,他說,假如“護國神山”的定義是對全世界重要、中國臺灣又高市場占有率的行業,那就要找一個臺灣有優勢又對全世界重要,且具有創新產品或商業模式的行業。
張忠謀強調,「我找到了一個晶圓制造,我沒有再找到過,幾十年了,沒有再找到過,要下一個護國神山,要創新的產品,或是商業模式」,張忠謀表示,「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難」。
編輯:jq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43瀏覽量
172616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84瀏覽量
181477 -
晶圓制造
+關注
關注
7文章
284瀏覽量
241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