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因為工作原因,接觸到一種叫做RAC的定位產品,該定位產品不同于一般的定位模組,它產品外表看起來很像一個GPS定位天線,通過一個4芯線纜(供電+串口通信)直接和其它MCU/CPU 相連接,輸出定位信息。以下是該公司的兩款終端產品:
該產品牛逼的地方在于,它可以不依賴于任何差分站(地基或者星基),就可以實現優于1米的定位精度,帶來的好處是:
相比一般的普通定位模組,精度大幅度提高;
相比RTK高精度定位,成本會大幅度下降(RTK本身模組價格高且需要支付差分服務費)。
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它用了一種叫做RAC的定位技術,RAC是Realtime Array Calibration的縮寫,譯為“實時陣列校準”,它是通過創新的天線陣列設計方案和軟件算法,使得水平定位誤差大大減小,大大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和穩定性。
簡單來說就是該產品里有3個普通的Ublox定位模組+3個天線陣列,3個天線擺成一個三角形形狀,理論上這三個模組的定位結果和預知的三角形相對位置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實際中存在誤差并不會完全一致,這時通過軟件算法,不斷的修正定位結果,逐漸減小誤差。
具體實現細節,那是人家的核心技術,咱就搞不懂了,畢竟該公司創始人20年前就在歐洲研究GPS了,我那會還在上小學呢,所以里面肯定是有很多黑科技的。
說了這么多,下面咱們實測看看效果吧,先測測靜態單點定位效果,我將它放在了樓下地面的一個小欄桿上,靜態觀測了5分鐘,這兩天外面忒冷了。..
實際定位效果如下:
我們可以看到誤差基本上都在50cm以內,當然這是和自己的定位平均值相比,是相對精度。絕對精度就得找那種幾十萬的高精度定位設備比了,我也想比比看,可是條件不允許啊,據說和他們相比誤差在幾十個cm左右。
單從靜態測試就可以明顯的看到,相比一般的普通定位模組,它的相對精度明顯要高,不過確實比不上RTK,因為之前測過Ublox的F9P,空曠環境靜止時可以到幾個cm級別精度。
動態情況下,它的優勢在于整個軌跡的連續性,對遮擋環境更加不敏感,比如高樓處、立交橋下等環境。該產品真正的優勢其實體現在動態精度上,車載通常更關注動態精度。
他們的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低速無人車、公交車等應用中。其實對很多應用來說,分米級別定位已經足夠了,所以還是有很多的應用場景的。
總之,我猜很多人應該沒有聽過這個東西,所以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讓大家在選用定位終端時有更多選擇和比較。
編輯:lyn
-
GPS定位
+關注
關注
4文章
80瀏覽量
22759 -
定位
+關注
關注
5文章
1380瀏覽量
35751
原文標題:什么是RAC定位?
文章出處:【微信號:zhuyandz,微信公眾號:FPGA之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GNSS多模衛星定位模組選購指南:2025主流品牌廠商盤點與應用方案解析
藍牙AOA定位技術:開啟車輛精準定位的智能新時代
?VLM(視覺語言模型)?詳細解析

國外物理服務器詳細解析
EtherCAT通訊協議詳細解析
多c段站群服務器詳細解析
RE超標之整機定位詳細流程
TSMI252012PMX-3R3MT功率電感詳細解析

自動售貨機MDB協議中文解析(七)MDB-RS232控制紙幣器的詳細流程和解析
IP地址定位與GPS定位:技術解析與應用比較
基于STM32的GPS定位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