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名為CASE(車聯網、自動駕駛、共享、電氣化)的技術革命。據悉,與智能手機的互操作性是這一趨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支持車載無線充電的技術正備受矚目。TDK的新型無線充電技術比傳統解決方案更纖薄,這將使智能手機在汽車上的使用更加便捷。
汽車和智能手機之間的互操作性繼續發展。在北美洲和歐洲,配備可“模擬”智能手機屏幕的顯示/音頻系統的汽車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且導航應用和地圖也被廣泛應用于此類系統中。此外,近年來,市場上已經有些汽車配備僅使用智能手機而不用物理鑰匙(采用近場通信(NFC*1)等技術)就能開/鎖車門和發動引擎的系統,并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以這種方式連接智能手機和汽車的服務被稱為虛擬鑰匙,因為它們無需使用物理鑰匙,預計將促進汽車共享等服務的發展。根據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到2022年,全球配備虛擬鑰匙的汽車預計將增長到5030萬輛(虛擬鑰匙的全球市場趨勢和預測,日本矢野經濟研究所,2019年7月17日公布)。
利用虛擬車鑰匙,就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識別駕駛人員,這有助于收集各種信息。這一技術有望用于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VI),即提供信息和娛樂的通信系統。人們認為,在車內通話、收發信息、播放音樂、使用汽車導航等功能應成為一種更加便捷和愉悅的體驗。
汽車和智能手機互操作場景
隨著汽車與智能手機的互操作性不斷發展,智能手機車載充電功能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對配備無線充電系統的汽車尤為感興趣。利用此類系統,用戶只需將其手機置于車內任何位置即可給手機充電,無需像過去那樣使用充電線。然而,在傳統的無線充電系統中,傳輸電力的充電單元非常龐大,從而限制了其在車內的可安裝位置。顯然,人們需要更纖薄的充電單元。但為滿足虛擬鑰匙的需求,還需要集成近場通信(NFC)。
TDK專為車內使用而開發的無線充電印刷線圈可解決這些問題。采用專有印刷線圈技術可大大減少線圈單元的厚度:差不多是傳統產品的五分之一(大約0.75 mm)。過去,必須將至少三個傳統繞線型線圈整合在一起才能填充所需充電區域,而新型印刷線圈只需用一個線圈即可覆蓋整個充電區域。更纖薄、更少的線圈意味著可顯著縮小電路板的尺寸。不僅可以在中控臺上實現無線充電,還可以在車門儲物格、后排座椅以及其他過去難以安裝充電單元的地方實現無線充電。
傳統產品與新型無線充電印刷線圈比較
傳統產品的無線充電單元需要三個線圈;現在,只需使用一個線圈即可。將薄膜處理技術成功用于精細線制造可將厚度減少到傳統產品的近五分之一(大約0.75 mm)。
無線充電印刷線圈的應用示例
如今,中控臺是主要的無線充電位置,但隨著無線充電印刷線圈變得越來越纖薄,充電位置選項預計將擴大。
無線充電印刷線圈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集成了NFC天線。過去,除了無線充電印刷線圈外,安裝NFC天線還需要其自己的電路板,從而導致充電單元厚度增加,因為組件必須疊放在一起。TDK通過將NFC天線與無線充電印刷線圈置于同一平面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從而實現了超薄設計。
集成式NFC天線
將NFC天線與無線充電印刷線圈置于同一平面上,即可實現兩者一體化。
這種汽車無線充電印刷線圈的厚度僅為傳統產品的五分之一,是TDK利用其成立以來就開始培育的鐵氧體等磁性材料技術,以及HDD磁頭等電子元件的薄膜處理技術開發出來的。負責這款產品的通信設備BC主管千代憲隆討論了無線充電印刷線圈的未來前景。
“由于智能手機的無線充電功能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希望幫助大家創造一個不必隨身攜帶充電器或移動電池的世界。具體來說,我們的目標就是創造更多可以為任何一款智能手機充電的地方,只要將手機放在那里即可,包括車內、咖啡館或餐廳的桌子上、車站或機場的等候區等。我們相信纖薄線圈將有助于我們實現目標,因為它們可以輕松安裝在幾乎任何地方。”
無線充電印刷線圈
無線充電印刷線圈非常纖薄,并在同一層增加了NFC功能,具有顛覆性。
原文標題:纖薄無線充電技術為汽車與智能手機的融合提供支持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TDK中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1瀏覽量
181065 -
無線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470瀏覽量
173840
原文標題:纖薄無線充電技術為汽車與智能手機的融合提供支持
文章出處:【微信號:TDK中國,微信公眾號:TDK中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