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北京移動開通了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支持帶有蜂窩網絡版本的Apple Watch等智能手表,沒錯,這次依然還是局限在手表當中。
eSIM即嵌入式SIM卡,也就是將傳統的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的芯片上,而不是單獨作為額外的可移動式零部件。這項技術的好處是可以讓用戶更為靈活的選擇運營商套餐,在無須購買新設備或者辦理復雜程序下就能夠更換運營商。
而對于企業而言,eSIM的出現,意味著可以再次節約設備內部的空間,同時減少設備中的開孔,加強一體化設計,即節省了成本,又可以加強設備的防水防塵性能,可謂一舉多得。
除了在消費電子領域,eSIM還可以應用在車聯網、工業物聯網、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中,據市場調研機構ABI Research預測,2024年,消費電子搭載eSIM的設備將達到6.44億臺,而在M2M、IoT領域中,搭載eSIM的設備也有望達到2.32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其中有超過1億來自于汽車。
在海外,2015年蘋果便與三星聯手推出了eSIM卡,2016年6月份,GSMA(GSM協會)正式發布了智能手機eSIM規范,而這一規范,在全球獲得了超過30家運營商、芯片商以及蘋果、三星等智能手機廠商的大力支持。
可以說eSIM在海外正如火如荼的發展當中,可以說在海外市場,手機卡基本已經成為了過去,eSIM卡份額正在快速提升。
有意思的是,國內市場,手機SIM卡仍然是主流。是技術原因嗎?如今國內eSIM卡已經可以應用在多款可穿戴設備當中,移植到手機端基本沒有技術難度。
那是否是終端企業不愿意接入eSIM卡?上文已經提到了,eSIM卡可以提升手機內部的集成度,留出更寶貴的空間,同時還能減少手機開孔降低成本,提升手機一體性的同時,還能加強防水防塵的能力,終端廠幾乎沒有理由拒絕eSIM。
那么答案只有一個,阻礙在于運營商。在如今的SIM卡時代,運營商在生態鏈中占據重要位置,用戶、智能終端、卡商都需要圍繞運營商來運行整個產業,這也意味著運營商握有極高的話語權。
如果到了eSIM時代,那么生態鏈中的核心位置將被智能終端廠商所取代,智能終端的話語權將高過運營商。話語權的轉移不僅代表著地位的下降,更與利益緊密相關。
比如在SIM卡時期,針對用戶,在還沒有開通攜號轉網的時期,運營商可以不斷提高套餐的價格,服務商也可以不那么重視,因為更換運營商比較麻煩,用戶都能夠忍受。如今雖然在攜號轉網開通之后,情況有所轉變,但并沒有徹底改善。
針對卡商,完全需要依賴于運營商的支持,才能拿到足夠的SIM卡;針對智能終端廠商,可以合作推出合約機,綁定用戶只選擇使用獨家運營商。
而到了eSIM時期,用戶能夠隨時更換運營商,迫使運營商推出更優惠的套餐,更好的服務,而卡商也只對智能終端負責,對于智能終端廠商而言,推出合約機似乎沒有太大的必要了,除非運營商能夠給出更多的利益,這對于運營商而言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在國內市場,運營商們依然死死盯住SIM卡不松手,禁止eSIM應用在手機端,就是因為推廣eSIM對于運營商而言幾乎沒有好處,反而可見的壞處一大堆。
我們總是對國內的移動支付如此發達而感到欣喜,如果在國外就會發現還需要攜帶信用卡、錢包的方式有多么不方便。但在SIM卡領域,情況卻反了過來,我們成了落后的那一方,并且如果沒有強力的外界因素干擾下,eSIM想要用在手機端依然遙遙無期,它被困在了手表里。
eSIM即嵌入式SIM卡,也就是將傳統的SIM卡直接嵌入到設備的芯片上,而不是單獨作為額外的可移動式零部件。這項技術的好處是可以讓用戶更為靈活的選擇運營商套餐,在無須購買新設備或者辦理復雜程序下就能夠更換運營商。
而對于企業而言,eSIM的出現,意味著可以再次節約設備內部的空間,同時減少設備中的開孔,加強一體化設計,即節省了成本,又可以加強設備的防水防塵性能,可謂一舉多得。
除了在消費電子領域,eSIM還可以應用在車聯網、工業物聯網、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中,據市場調研機構ABI Research預測,2024年,消費電子搭載eSIM的設備將達到6.44億臺,而在M2M、IoT領域中,搭載eSIM的設備也有望達到2.32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其中有超過1億來自于汽車。
在海外,2015年蘋果便與三星聯手推出了eSIM卡,2016年6月份,GSMA(GSM協會)正式發布了智能手機eSIM規范,而這一規范,在全球獲得了超過30家運營商、芯片商以及蘋果、三星等智能手機廠商的大力支持。
可以說eSIM在海外正如火如荼的發展當中,可以說在海外市場,手機卡基本已經成為了過去,eSIM卡份額正在快速提升。
有意思的是,國內市場,手機SIM卡仍然是主流。是技術原因嗎?如今國內eSIM卡已經可以應用在多款可穿戴設備當中,移植到手機端基本沒有技術難度。
那是否是終端企業不愿意接入eSIM卡?上文已經提到了,eSIM卡可以提升手機內部的集成度,留出更寶貴的空間,同時還能減少手機開孔降低成本,提升手機一體性的同時,還能加強防水防塵的能力,終端廠幾乎沒有理由拒絕eSIM。
應用eSIM前后的客戶關系變化|中國聯通eSIM產業合作白皮書
那么答案只有一個,阻礙在于運營商。在如今的SIM卡時代,運營商在生態鏈中占據重要位置,用戶、智能終端、卡商都需要圍繞運營商來運行整個產業,這也意味著運營商握有極高的話語權。
如果到了eSIM時代,那么生態鏈中的核心位置將被智能終端廠商所取代,智能終端的話語權將高過運營商。話語權的轉移不僅代表著地位的下降,更與利益緊密相關。
比如在SIM卡時期,針對用戶,在還沒有開通攜號轉網的時期,運營商可以不斷提高套餐的價格,服務商也可以不那么重視,因為更換運營商比較麻煩,用戶都能夠忍受。如今雖然在攜號轉網開通之后,情況有所轉變,但并沒有徹底改善。
針對卡商,完全需要依賴于運營商的支持,才能拿到足夠的SIM卡;針對智能終端廠商,可以合作推出合約機,綁定用戶只選擇使用獨家運營商。
而到了eSIM時期,用戶能夠隨時更換運營商,迫使運營商推出更優惠的套餐,更好的服務,而卡商也只對智能終端負責,對于智能終端廠商而言,推出合約機似乎沒有太大的必要了,除非運營商能夠給出更多的利益,這對于運營商而言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在國內市場,運營商們依然死死盯住SIM卡不松手,禁止eSIM應用在手機端,就是因為推廣eSIM對于運營商而言幾乎沒有好處,反而可見的壞處一大堆。
我們總是對國內的移動支付如此發達而感到欣喜,如果在國外就會發現還需要攜帶信用卡、錢包的方式有多么不方便。但在SIM卡領域,情況卻反了過來,我們成了落后的那一方,并且如果沒有強力的外界因素干擾下,eSIM想要用在手機端依然遙遙無期,它被困在了手表里。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三大運營商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6瀏覽量
13099 -
智能手表
+關注
關注
36文章
3300瀏覽量
114840 -
eSIM
+關注
關注
3文章
243瀏覽量
266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u-blox發布首款內嵌eSIM的LTE Cat 1bis模塊
近日,全球領先的定位和無線通信技術及服務供應商u-blox,正式推出了其首款內嵌eSIM的LTE Cat 1bis模塊——SARA-R10001DE。這款創新模塊融合了嵌入式eSIM
智能手表定位功能升級!小天才手表帶來13重定位,衛星定位或成標配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今年,隨著多款智能手表的發布,我們看到多家廠商都在通信功能上實現了革新。在成人智能手表上,除了大家已經熟知的獨立eSIM通信,衛星定位功能的加入,實現了智能手表
紅外非接觸測溫傳感器在健康手表中的應用
——MLX90632在手表應用的國產替代當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具有醫療功能消費電子產品走入我們的生活,包括具有各項指標監測的手表、血壓計、體征檢測儀等。消費
震動馬達在手表中的應用分析
隨著智能手表和可穿戴設備的普及,震動馬達在手表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作為一種重要的反饋裝置,震動馬達通過振動向用戶傳遞信息,如通知、提醒、健康警告等。本文將詳細分析震動馬達在手表中的應用特點、優勢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意法半導體物聯網eSIM解決方案簡介
本白皮書探討了使用eSIM的優勢及其工作原理。其中還全面概述了新GSMA IoT eSIM規范,以及該規范如何確保為各種類型的互聯設備和應用提供靈活安全的全球電信覆蓋解決方案。最后我們將介紹意法半導體便捷易用的物聯網eSIM產品
資訊|TAF2024第二次會議針對eSIM發展趨勢藍皮書
電信終端產業協會2024第二次全會召開,會議期為7月16日—18日三天。其中,針對eSIM主題研討正式發布《全球eSIM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研究》藍皮書。由TAFsSIM行業管理工作委員會輪值主席展開
紫光同芯閃耀MWC上海峰會,展現全球商用移動終端eSIM解決方案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浪潮中,移動通信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引領著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浪潮。6月28日,備受矚目的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海)eSIM峰會盛大開幕,紫光同芯作為國內領先的芯片技術企業
紫光同芯亮相2024MWC上海eSIM峰會
6月28日,2024MWC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eSIM峰會盛大開幕,紫光同芯攜“全球商用移動終端eSIM解決方案”精彩亮相,并與中國聯通共同發表了“AI構建未來,eSIM聯通無限”聯合演講,常務副
安卓15將新增功能:智能手表可控制手機媒體輸出
當用戶將Android手機與Wear OS手表配對后,需在手機上安裝配套應用程序。此應用不僅方便用戶在大屏幕上調整手表各項參數,還能同步手機重要信息如通知、電話、短信等。然而,在獲取和傳輸這些數據前,配套應用需獲取大量敏感權限。
ESIM的掛網和GSMA的關系解析
若產品在通過PTCRB和GCF測試的時候,產品若宣稱支持ESIM的功能,那都是需要測試ESIM這一部分的,ESIM的報告是單獨出具的。如果產品同時參與了GCF或PTCRB認證,那么ESIM
GSMA推動eSIM技術革新,eSIM的適用范圍指南
我們常規提到的SIM卡就是一張白色的小卡插入樣機之后進行使用。當然這樣的SIM卡在手機里存在了很多年,然后隨著智能手機和物聯網的發展,產品形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幾年,eSIM的出現給產品創新帶來
捷德移動安全與中國聯通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推動eSIM創新與發展
西班牙巴塞羅那2024年2月27日?/PRNewswire/ --?捷德集團副總裁Simon Wakely在MWC巴塞羅那展會上會見了聯通華盛通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豐偉。雙方就深化eSIM和IoT
物聯網eSIM連接數量預計將達到 22 億臺
針對物聯網用eSIM的現狀,Counterpoint的副總監Mohit Agrawal表示:“M2M eSIM規程的束縛,使得物聯網領域的eSIM發展滯后于消費者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