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晶晶)近兩年,在中美貿易戰、全球新冠疫情的經濟社會大背景下,臺灣半導體應該是整個半導體產業當中最大受益者。臺灣晶圓代工廠、芯片設計公司、封測企業都賺得盆滿缽滿。最近,聯發科Q2營收再創新高,臺積電的市值也超越騰訊成為亞洲第一。臺灣半導體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迎來高光時刻的同時,在未來是否又會面臨新的危與機呢?
臺積電:市值亞洲第一
8月18日上午,臺積電以5380億美元市值,超過騰訊的5360億美元的市值,位居亞洲公司市值榜首。作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企業,臺積電在半導體芯片短缺、代工廠產能爆滿、需求激增的行情下,無論是業績還是市值一路走高,成為當之無愧的王者。與此同時,中國正在整頓互聯網相關的數據、游戲、在線教育等方面。此番市值的趕超,可能預示著出一個耐人尋味的趨勢,硬科技時代正在到來。
就在8月25日,臺積電全面漲價20%的消息傳遍半導體界。據報道,臺積電通知客戶全面漲價20%,而且當天上線生產都是漲價后的價格,且已下單也在漲價之列。消息稱,在早前的會議上,臺積電決定對晶圓代工業務全面調漲,其中7納米至更先進制程將調漲10%價格,16納米以上的成熟制程將調漲10-20%水準。
更早前,據臺媒報道,臺積電已在8月初開始通知客戶,12英寸晶圓投片報價將調漲15-20%。2020年下半年至今都未調漲過報價,不似其他晶圓代工廠一路調漲,臺積電80nm制程針對驅動IC所報的價格成為業內最低,吸引眾多LCD驅動IC設計廠爭搶產能,所以此次進行了價格上調,以應對供不應求的局面。
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臺積電第二季度合并營收為3721.45億元(新臺幣,下同)(約合859.8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的3106.99億元新臺幣增長19.8%;凈利潤為1343.59億新臺幣(約合310.4億人民幣),較上年同期的1208.22億新臺幣增長11.2%。
臺積電營收情況(圖表來源:同花順)
臺積電凈利潤情況(圖表來源:同花順)
聯發科:Q2營收再創新高
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財報顯示,聯發科第二季度營收為新臺幣1,256.53億元,環比增長16.3%,同比增長85.9%。第二季度毛利為新臺幣580.38億元,環比增長 19.6%,同比增長97.4%。
來源:聯發科財報
聯發科營收情況(圖表來源:英為財情)
在2020年,聯發科全年營收首次超過100億美元。可以看到,2021年第二季度聯發科的營收再一次創出新高。
根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1 年第一季度,聯發科以35%的市場份額再度排名全球智能手機芯片第一。
聯發科表示,其4nm制程芯片將由臺積電代工,目前已與多家手機品牌達成了合作,預計首款機型將于2022年第一季度量產。
聯發科將自身業務分為三大類,移動計算,成長型業務以及智能家居業務。移動計算主要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成長型業務主要是物聯網、電源管理、語音助理等;智能家居業務包括電視、藍光及數字光盤播放器、光學存儲設備、功能型手機等產品。
在去年電子發燒友網等媒體對聯發科的采訪中,聯發科表示,公司的成功在于其豐富的產品組合,因為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產生全面性的強勁成長,并非由單一產品線帶動。
內建MediaTek的眾多產品已經深入生活各領域,以方便在家工作并提供高質量的家庭娛樂。從Chromebook、網絡路由器、真無線藍牙耳機、游戲機、智能電視、智能語音助理,到健身器材。
從2020年到2021年,預計WIFI6市場將實現3倍的成長,聯發科將WIFI6業務涉足到高端5G手機,高端路由器,GPON,WIFI6電視,以及WIFI6筆記本電腦等新市場。在AIOT領域,MTK推出了i500、i350、i300系列芯片,將廣泛應用于健身器材、工業手持設備、POS系統、KIOSK自動服務機、智能能源管理系統等產品。
增長的原因
臺灣擁有成熟的半導體產業鏈,除了晶圓代工龍頭企業臺積電之外,還有聯電、世界先進等多家代工廠。在2020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排名當中,臺灣芯片公司包括聯發科(第四位),聯詠科技(第8位)、瑞昱半導體(第9位)。臺灣還有全球排名第一的封裝企業日月光等。
據中國臺灣地區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中國臺灣地區2020半導體業總產值達3.22萬億元新臺幣,年增20.9%,表現優于國際半導體業水平。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預估,中國臺灣地區半導體業2021年產值可望續創歷史新高,再增8.6%。
中國臺灣地區智庫組織、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ISTI)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世界半導體產值(包括設計)2020年達到約57萬億日元。從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份額來看,首位是美國,為43%,第2位是中國臺灣地區,為20%,第3位是韓國,為16%。
是什么促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邁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最早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由于加征關稅的影響,一些臺企將在中國大陸的產能轉移到臺灣本土,當時還傳出臺灣的工廠租金上漲的情形,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臺灣的芯片生產產能。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出口增長率為-1.5%,對美國出口增長率17.1%,占比達14%。2020年臺灣出口增長率為4.9%,對美國出口增長率9.3%,占比14.6%。2021年上半年臺灣出口增長率31%,對美國出口增長率28.3%,占比14.2%。由此來看,臺灣對美國出口的占比,近三年比例相當,但出口增長率始終保持著一定幅度的增長。
另一大原因則是在新冠疫情、華為備貨以及需求激增等帶來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漲價和缺貨形勢下,手握產能的臺灣半導體廠商們應對著客戶“搶購”的局面,并擁有較好的議價權,從而能夠獲得更好的營收和利潤回報。
不過,早前臺積電曾指出,盡管新冠疫情造成的物流停滯及遠程服務需求帶來了半導體市場的波動,導致去年下半年需求集中爆發。但就算沒有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近年來隨著5G、AI、IoT的發展,市場對芯片的需求仍是進一步迅速提高的。為了應對這些需求,臺積電未來3年將在全球投資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60億元)擴產與研發先進制程。
小結:
歷經30多年的發展,臺灣已經成為全球芯片代工產業最強的地區。臺灣擁有先進的晶圓制造工藝、大量的IC設計人才、成熟的上下游產業鏈。所以,如今臺灣的半導體公司業績、市值創新高,地位顯赫也是情理之中的。
臺積電的7nm\5nm\3nm\2nm先進工藝、2.5D/3D封裝,聯發科的5G、WiFi6芯片,以及還有非常多的包括數字、模擬、存儲芯片以及被動元器件的廠商們都保持著行業領先優勢。無疑,臺灣半導體仍將繼續站在巔峰上。
只不過,與此同時,無論是全球都在掀起的自建芯片工廠熱,例如美國、歐洲、韓國等,還是中國大陸越來越重視半導體的設計、制造、封測以及國產化的興起,特別是當前集中發展的成熟工藝產能,一旦大規模起量,或許會分散產能的供給。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現有的半導體供應鏈格局。
-
聯發科
+關注
關注
56文章
2696瀏覽量
255202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90瀏覽量
223123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95瀏覽量
1670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2024年國內磷酸鐵鋰電池裝機占比再創新高,超過74%
臺積電Q3法說會10月17日舉行,Q4營收預期再創新高
聯合電子新能源產品交付量再創新高
![聯合電子新能源產品交付量<b class='flag-5'>再創新高</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E/8C/wKgaomad09GAU7NqAAACYJdUjh4276.gif)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