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20年爆發的全球新冠疫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至今仍在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為了加速研制對癥藥物,了解病毒是首要工作。
事實上,最早識別出人類冠狀病毒的人是一位女性,英國病毒學家、病毒成像專家瓊·阿爾梅達(June Almeida)。
1964年,阿爾梅達在她的顯微鏡下發現了第一個人類冠狀病毒。她工作的實驗室在倫敦圣托馬斯醫院。根據溫特斯的說法,把這種病毒叫做冠狀病毒的是泰洛爾、阿爾梅達和圣托馬斯醫院院長沃特森(Tony Waterson)教授,因為病毒顆粒周邊像日冕一樣的冠狀突起。
新年伊始,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李賽課題組獲取的新冠病毒3D圖像入選Nature2021開年最佳科技圖片。
如今,科學家們仍在利用先進的成像技術和精密的成像儀器設備對病毒、細菌進行著研究。而在許多方面,特別是生命科學領域,顯微熒光成像也是重要的生物分析手段之一。
接下來我們要展示的,則是神經科學中的熒光成像。通過幾組神經組織切片,我們也能夠窺探到微觀世界的另一番美。
虹科案例
在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神經科學學院的Ian Kimbrough教授的神經科學實驗室I介紹中,學生們在學習神經系統的組織和功能的同時,進行有關神經解剖學、顯微鏡、細胞內模擬、細胞外記錄、電生理學、神經遞質和神經可塑性的實踐。這些經歷學生提供了實際的神經科學研究經驗。
熒光顯微鏡是支撐這些技術的基本和必要的工具。Kimbrough教授的教學實驗室擁有18臺尼康Eclipse E200熒光顯微鏡,每臺都配備了Lumencor MIRA固態光源。MIRA固態光源是用于通過熒光顯微鏡對組織切片進行可視化的裝置,特別適合像Kimbrough教授的本科教學實驗室。MIRA固態光源易于上手,且不會產生振動,是因為它擁有多個獨立的光源,不需要風扇來冷卻,進一步證明了它在實驗室的一個極佳的幫手。
# Ian Kimbrough
# 神經科學教授
”
附錄-虹科LumencorMIRA光源
MIRA光源是Lumencor的高性能,明亮,固態照明子系統,專為常規和臨床熒光應用而設計。MIRA裝有多個獨立的光源,無需風扇進行冷卻,因此不會產生振動。其輸出光可以直接耦合到所有主要制造商的臨床顯微鏡,并且完全無需維護。MIRA光引擎具有離散,光譜穩定且強大的輸出。
客戶可調節光輸出以有效激發DAPI,FITC,TRITC,Cy5和其他類似的熒光。MIRA光引擎集成了多種固態光源,包括Lumencor專有的亮綠色和黃色光。紫,青,綠和紅光足以激發所有臨床相關的熒光團。
編輯:jq
-
光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745瀏覽量
69964 -
風扇
+關注
關注
4文章
427瀏覽量
38194
原文標題:虹科案例|"勿以物小而畏之"——借助虹科MIRA光源,一覽神經微觀世界
文章出處:【微信號:Hongketeam,微信公眾號:廣州虹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局放傳感器:電力設備安全的“微觀偵探”

熱失重分析儀:微觀世界的重量追蹤者

探秘MEMS光學傳感器:微觀世界里的光影魔法師
工具顯微鏡:精密測量與微觀分析的創新解決方案

濕法刻蝕:晶圓上的微觀雕刻
虹科直播回放 | IO-Link技術概述與虹科IO-Link OEM

探秘貼片連接器:微觀世界的連接詩篇
EBSD:材料微觀世界的“顯微鏡”

透射電鏡(TEM)要點速覽

虹科方案 領航智能交通革新:虹科PEAK智行定位車控系統Demo版亮相

虹科應用 當CANoe不是唯一選擇:發現虹科PCAN-Explorer 6


探針之下,精準畢現微觀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