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音通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音控股)成立于1997年,并于這一年的12月2日登錄深交所完成上市。業界對于天音控股的了解很多還停留在手機分銷商的階段,實際上該公司現在已經是擁有互聯網營銷、移動互聯、移動通信、彩票等多業務品種的集團化公司。
現在,天音控股的營業內容將進一步擴大。9月10日晚間,天音控股突發公告,公司籌劃參與聯合收購某手機品牌業務,收購范圍擬涉及品牌商標、研發及供應鏈等。該事項目前處于初期商議籌劃階段。
天音控股發布公告不久,該公司可能的幾大收購對象便相繼浮出水面,其中包括華為nova系列、榮耀、魅族和天瓏科技。
在今年年初,華為終端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曾公開表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三季度,華為nova7系列手機登頂全國手機單品銷量排行榜,成為爆款機型。
華為nova系列手機主打年輕人市場,外觀設計時尚,手感輕薄舒適,擁有較為出色的拍攝體驗但定價適中,因此在年輕人群體里很有市場。
天音控股公告發布不久,便有業內人士猜測目標可能是華為nova系列,稱該系列手機預計將會像榮耀一樣獨立出去。針對該傳聞,證券時報記者曾致電華為方面,該公司表示暫時未得到相關信息,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
目前華為nova系列的最新手機nova 9已經成功入網,將于9月23日發布,不知道發布會上是否會有意外的“驚喜”。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天音控股第一次和榮耀扯上關系了。6月9日,有投資者就曾在投資平臺向天音控股提問,公司對榮耀終端的持股比例是多少?天音控股回應稱,“尊敬的投資者您好,公司全資子公司天音通信有限公司斥資5億元參與了收購榮耀,持股深圳市星盟信息技術合伙企業17.97%。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
榮耀從華為拆分出來之后,上市被認為是該公司最有可能走上的一條路。此前,一位熟悉榮耀經銷商的人士向媒體透露消息表示,榮耀已經通知核心經銷商可能上市,供應商可以購原始股。該消息得到了某榮耀核心經銷商的證實,不過該公司表示,榮耀已經和核心經銷商開過會,現階段經銷商只需要回復意向,具體在哪里上市、什么時候上市、發行價格是多少,榮耀也還沒有決定,但上市是一件確定的事。
針對榮耀上市問題,榮耀CEO趙明此前回應稱,從未來公司策略上看,上市是榮耀的一個選項,至于是國內上市還是海外組合(上市)還沒有提上議程。
當然,天音控股不是第一個傳出被榮耀借殼上市的企業,前面還有波導。后波導公司發布公告表示,近日在網絡平臺關注到關于榮耀手機借殼波導股份上市的傳聞。經核實,上述傳聞并不屬實。
截止到目前,榮耀和天音控股方面都沒有回應這個傳聞。
魅族近來發展并不是很順利,本來借助這一波互聯網環境整頓的勢頭,魅族手機希望從軟件一側殺出重圍。今天3月份,魅族在發布18系列手機時表示,該系列手機的最大亮點是“三零手機”。所謂的“三零”是指零廣告、零推送、零預裝。
“三零手機”概念讓魅族得到了一致好評,魅族官方表示,魅族18系列全渠道首銷1分鐘銷售額破億,首銷28分鐘全網售罄。
然而好景不長,9月9日,眾多網友發現,魅族官方微博刪除了“三零”相關的宣傳。隨后,魅族在公開信中表示,魅族18上的純凈體驗受到廣泛的認可,但在激烈的競爭之下,Flyme將“保持與行業一致的運營政策”。 “三零”政策取消之后,魅族18系列發布僅5個月便降價600元。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INNO Research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銷量報告,該季度魅族僅拿到了0.3%的市場份額,銷量遠不如同期的競爭對手。深陷泥潭的魅族,難道要借助天音控股的銷售渠道重獲第二春?
公開資料顯示,天瓏科技成立于2005年6月,深耕ODM-toB業務,與全球近20個國家的當地年輕民族品牌商建立“一對一”的合作關系,提供完整的產品規劃、設計制造與市場服務,幫助客戶成為所在國NO.1民族品牌。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天音控股已經說了是手機品牌商,為什么該收購傳聞會和天瓏科技牽扯在一起呢?實際上,天瓏科技在深耕ODM業務的同時,也在謀劃自己的手機品牌。早在2011年,天瓏科技就與法國合作方共同創立了WIKO品牌,該品牌誕生于法國,由法國本土團隊負責品牌運營,在法國、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開展業務。
同樣讓天瓏科技引起關注的是該公司在5G方面的前瞻性布局,該公司在5G早期就開始專注于新通訊技術與相關業務的研發,為拓展5G新市場提供了強大支撐。
9月12日晚間,有消息傳出天音控股目前正在接觸天瓏科技,擬利用后者渠道輸出相關手機品牌,獲得5G芯片。然而,我們翻看天瓏科技9月8日的公告能夠看出,該公司對此進行了否認。天瓏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目前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也不存在影響公司股票轉讓異常波動的其他重大事項。
如果參與收購華為nova,那么該公司的動作和此前參與榮耀收購的動作實際上別無二致,未來在手機產業的地位依然還是供應商。
如果被榮耀借殼上市,那么該公司多半就剩下名諱,出售價值就已經400億美元的榮耀,上市之后必將會是市值排名靠前的企業,絕非現在天音控股的兩百多億元人民幣市值可比。
如果是收購魅族,那么對于兩家公司而言都意味著更多可能性,只要后續魅族手機的定位和研發校對合理,加上天音控股的分銷能力,重回國產手機頭部陣營也不是沒可能。
如果是選擇天瓏科技,市場方面大概率要以國外市場為主了。在國內,當前如果沒有一點品牌名氣,很難另起爐灶。
現在,天音控股的營業內容將進一步擴大。9月10日晚間,天音控股突發公告,公司籌劃參與聯合收購某手機品牌業務,收購范圍擬涉及品牌商標、研發及供應鏈等。該事項目前處于初期商議籌劃階段。
天音控股發布公告不久,該公司可能的幾大收購對象便相繼浮出水面,其中包括華為nova系列、榮耀、魅族和天瓏科技。
可能標的1:華為nova
華為nova系列起源于2016年9月1日,華為在IFA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正式面向全球推出了該系列。當然,相比Mate系列和P系列,華為nova系列的名氣要小一些,但實力同樣不俗。在今年年初,華為終端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曾公開表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三季度,華為nova7系列手機登頂全國手機單品銷量排行榜,成為爆款機型。
華為nova系列手機主打年輕人市場,外觀設計時尚,手感輕薄舒適,擁有較為出色的拍攝體驗但定價適中,因此在年輕人群體里很有市場。
天音控股公告發布不久,便有業內人士猜測目標可能是華為nova系列,稱該系列手機預計將會像榮耀一樣獨立出去。針對該傳聞,證券時報記者曾致電華為方面,該公司表示暫時未得到相關信息,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
目前華為nova系列的最新手機nova 9已經成功入網,將于9月23日發布,不知道發布會上是否會有意外的“驚喜”。
可能標的2:榮耀
另外一個和天音控股傳出緋聞,并且和華為有過關聯的是榮耀,后者被認為將借殼天音控股完成上市。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天音控股第一次和榮耀扯上關系了。6月9日,有投資者就曾在投資平臺向天音控股提問,公司對榮耀終端的持股比例是多少?天音控股回應稱,“尊敬的投資者您好,公司全資子公司天音通信有限公司斥資5億元參與了收購榮耀,持股深圳市星盟信息技術合伙企業17.97%。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
榮耀從華為拆分出來之后,上市被認為是該公司最有可能走上的一條路。此前,一位熟悉榮耀經銷商的人士向媒體透露消息表示,榮耀已經通知核心經銷商可能上市,供應商可以購原始股。該消息得到了某榮耀核心經銷商的證實,不過該公司表示,榮耀已經和核心經銷商開過會,現階段經銷商只需要回復意向,具體在哪里上市、什么時候上市、發行價格是多少,榮耀也還沒有決定,但上市是一件確定的事。
針對榮耀上市問題,榮耀CEO趙明此前回應稱,從未來公司策略上看,上市是榮耀的一個選項,至于是國內上市還是海外組合(上市)還沒有提上議程。
當然,天音控股不是第一個傳出被榮耀借殼上市的企業,前面還有波導。后波導公司發布公告表示,近日在網絡平臺關注到關于榮耀手機借殼波導股份上市的傳聞。經核實,上述傳聞并不屬實。
截止到目前,榮耀和天音控股方面都沒有回應這個傳聞。
可能標的3:魅族
天音控股發布公告之后,有業內人士也將魅族列入到了標的選項之中。魅族近來發展并不是很順利,本來借助這一波互聯網環境整頓的勢頭,魅族手機希望從軟件一側殺出重圍。今天3月份,魅族在發布18系列手機時表示,該系列手機的最大亮點是“三零手機”。所謂的“三零”是指零廣告、零推送、零預裝。
“三零手機”概念讓魅族得到了一致好評,魅族官方表示,魅族18系列全渠道首銷1分鐘銷售額破億,首銷28分鐘全網售罄。
然而好景不長,9月9日,眾多網友發現,魅族官方微博刪除了“三零”相關的宣傳。隨后,魅族在公開信中表示,魅族18上的純凈體驗受到廣泛的認可,但在激烈的競爭之下,Flyme將“保持與行業一致的運營政策”。 “三零”政策取消之后,魅族18系列發布僅5個月便降價600元。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INNO Research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銷量報告,該季度魅族僅拿到了0.3%的市場份額,銷量遠不如同期的競爭對手。深陷泥潭的魅族,難道要借助天音控股的銷售渠道重獲第二春?
可能標的4:天瓏科技
相比于上面三家可能標的,天瓏科技在大眾視野里面的名氣小一些,該公司主要面向海外手機市場,近期出現頻繁的股票轉讓。公開資料顯示,天瓏科技成立于2005年6月,深耕ODM-toB業務,與全球近20個國家的當地年輕民族品牌商建立“一對一”的合作關系,提供完整的產品規劃、設計制造與市場服務,幫助客戶成為所在國NO.1民族品牌。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天音控股已經說了是手機品牌商,為什么該收購傳聞會和天瓏科技牽扯在一起呢?實際上,天瓏科技在深耕ODM業務的同時,也在謀劃自己的手機品牌。早在2011年,天瓏科技就與法國合作方共同創立了WIKO品牌,該品牌誕生于法國,由法國本土團隊負責品牌運營,在法國、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開展業務。
同樣讓天瓏科技引起關注的是該公司在5G方面的前瞻性布局,該公司在5G早期就開始專注于新通訊技術與相關業務的研發,為拓展5G新市場提供了強大支撐。
9月12日晚間,有消息傳出天音控股目前正在接觸天瓏科技,擬利用后者渠道輸出相關手機品牌,獲得5G芯片。然而,我們翻看天瓏科技9月8日的公告能夠看出,該公司對此進行了否認。天瓏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目前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也不存在影響公司股票轉讓異常波動的其他重大事項。
標的不同,前路迥異
收購上述四家企業或者產品線的哪一家,對于天音控股而言意味著完全不同的發展前路。如果參與收購華為nova,那么該公司的動作和此前參與榮耀收購的動作實際上別無二致,未來在手機產業的地位依然還是供應商。
如果被榮耀借殼上市,那么該公司多半就剩下名諱,出售價值就已經400億美元的榮耀,上市之后必將會是市值排名靠前的企業,絕非現在天音控股的兩百多億元人民幣市值可比。
如果是收購魅族,那么對于兩家公司而言都意味著更多可能性,只要后續魅族手機的定位和研發校對合理,加上天音控股的分銷能力,重回國產手機頭部陣營也不是沒可能。
如果是選擇天瓏科技,市場方面大概率要以國外市場為主了。在國內,當前如果沒有一點品牌名氣,很難另起爐灶。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925瀏覽量
159137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909瀏覽量
254644 -
天音控股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10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傳音控股旗下品牌TECNO亮相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傳音控股旗下AI智能全生態創新科技品牌TECNO三度亮相 2025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Barcelona 2025),以 “Create the AI Future” 為主題,生動呈現以 AI 為引領的全產品生態及 AI
榮登“2024中國品牌全球信任指數排行榜” 傳音控股本地化模式“立新功” ?
2025年伊始,全球領先的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Ipsos)發布《2024中國品牌全球信任指數排行榜》,傳音控股旗下手機品牌TECNO首次躋身

2025,國產手機Wi-Fi FEM元年
轉載自鐘林談芯 Wi-Fi FEM的故事我講過很多,新的一年,新的故事。 2025年,將迎來國產手機Wi-Fi FEM元年,Wi-Fi FEM將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唯捷創芯、康希通信、卓勝微、艾為

在非洲踐行環保:傳音控股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企業管理 ?
當地手機產業綠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展現了中國制造的卓越實力和中國品牌的影響力。中非綠色合作潛力巨大,傳音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近日,由中非經貿合作研究院牽頭、湖南大

國產手機廠商開卷7000mAh+電池容量手機:這讓iPhone還怎么賣
快科技12月23日消息,續航差、電池容量少一直都是iPhone的短板,而這個情況會隨著國產手機的發力,而讓蘋果變得更難。 相關博主爆料稱,歐加(包括OPPO、一加、realme真我)實驗室已經研發
國產手機大廠OLED需求激增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華為對手機OLED顯示屏的需求正經歷顯著增長。據最新市場預測,華為智能手機OLED的需求量將從去年的3370萬片大幅躍升至今年的6100萬片,增長率高達81%。這一顯著增長不僅反映了華為在智能
小米雙十一銷售額創紀錄 全渠道累計支付319億
、小米有品、各大授權電商、授權零售商。 小米官方在戰報中透露: 天貓:包攬國產手機品牌 累計銷量/銷額 雙第一 京東:斬獲手機品牌銷量 第一
主流國產手機柔性OLED面板國產化率大幅提升
國產手機在探索自我生存與發展的道路上持續深入,這一進程離不開京東方等國內供應鏈企業的共同奮斗與貢獻。
據CINNO Research最新統計數據,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柔性OLED智能手機面板
傳音控股堅持“共創·共享” 成就全球化品牌
近日,傳音控股旗下品牌Infinix再次入選"2024凱度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其全球品牌影響力和綜合實力獲得了國際權威認可,
華大九天收購阿卡思近50%股權,國產EDA產業格局生變
近日,國產EDA(電子設計自動化)產業迎來了一次重要的股權變更。上海阿卡思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卡思”)在經歷了一輪股權調整后,國產EDA領域的龍頭企業華大九天成功獲得了阿卡思49.75%的股份,一躍成為其
4月國產手機出貨量出爐 同比增長 28.8% 其中5G手機同比增長52.2%
4月國產手機出貨量出爐?同比增長 28.8%? 其中5G手機同比增長52.2%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手機市場有復蘇跡象,出貨數據顯示在2024年4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達到
傳音控股2023年業績出爐:手機出貨量增24%,營收增34.88%
5月17日夜晚,傳音控股發布了一項股權轉讓計劃,該公司旗下的深圳傳音投資將出售1%的股票。值得注意的是,傳音控股正在進軍非洲、南亞、東南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