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蘋果店外顧客冒雨排隊
9月24日,蘋果13系列正式全渠道開售,北京三里屯蘋果店外顧客因冒雨排隊取貨被沖上了熱搜,即使下著大雨也阻擋不了用戶排隊拿iPhone新機的熱情,大家都井然有序的排著隊,還有用戶帶著傷也在現場排隊取貨,收獲滿滿。
另外,據悉在海外的日本、新加坡等地區的蘋果專賣店也有不少用戶排隊,這也是蘋果發售當天的一種常態。根據數據表明,今年的iPhone 13 Pro系列銷量非常火爆,是蘋果13機型中最受歡迎的。
微信PC端支持自動登錄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微信正在測試一項關于PC端自動登錄的功能技術,用戶只要勾選設置里面的“自動登錄”即可自動登錄PC端微信就不需要另外再進行掃描登錄了。
本文綜合整理自快科技 環球網 CNMO 海峽網
責任編輯:p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iPhone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3498瀏覽量
204387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518瀏覽量
202452 -
PC
+關注
關注
9文章
2134瀏覽量
155822 -
微信
+關注
關注
6文章
512瀏覽量
2708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消息稱三星正為蘋果iPhone開發三層堆疊式相機傳感器
長期以來,蘋果公司在相機傳感器方面幾乎完全依賴索尼供貨,最新的 iPhone 16 系列也不例外。然而,這一局面或將迎來改變。有消息稱,為蘋果提供 OLED 面板的三星公司,可能也將進入蘋果

洲明科技LED電影屏落地北京三里屯
近日,英皇電影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店正式開業,影城坐落于全國商業地產標桿——三里屯商圈的核心地段,其所在地太古里更是文化與風尚的匯聚地。
蘋果iOS 18.2將推三項備忘錄AI功能,提升創作效率
11月6日,據外媒報道,蘋果公司正籌備推出第二波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功能,并計劃在下個月發布的iOS 18.2更新中,為備忘錄應用帶來三項關鍵的人工智能改進
三星全力開發Galaxy S25 Slim智能手機,旨在與蘋果競爭
11月1日,據外媒最新報道,三星公司正全力研發一款名為Galaxy S25 Slim的超薄智能手機,意在直接與蘋果公司即將推出的傳聞中的“iPhone 17 Air”超薄機型競爭。據悉,這款新品預計將于明年第二季度面世,初期產量
歐時RS PRO工業品甄選一號店開業
歐時RS PRO工業品甄選青島信瑞亞一號店正式揭幕。作為歐時工業品甄選首家線下門店,青島信瑞亞一號店標志著歐時正在加速拓展全渠道服務能力,聚焦工業品服務“最后一公里”的行業化新布局,實現供采雙方精準對接和需求直達。
LG Display透明OLED賦能仁川機場新世界免稅店
仁川機場新世界免稅店宣布成功引進并安裝業界首個采用無線透明顯示屏55英寸“透明OLED標牌”,這一舉措標志著該免稅店在提升顧客購物體驗和展示顯示技術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iPad Mini庫存告急,暗示新一代產品或將亮相蘋果零售店
8月27日,彭博社知名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透露,眾多蘋果零售店內第六代iPad Mini的庫存正逐漸縮減,這一跡象或預示著新款iPad Mini即將面世。古爾曼在社交媒體上指出,iPad Mini目前在蘋果
三星或成蘋果新CIS供應商,挑戰索尼獨供地位
近日,蘋果產業鏈資深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平臺發布重要預測,指出三星有望自2026年起成為蘋果新一代iPhone的CIS(影像感測器)供應商,這一變化將徹底打破索尼多年來對蘋果CIS的獨家
探店:薩科微華強北二店鮮紅梅,與公司17年的陪伴與堅守
,打造薩科微“SLKOR”和金航標“Kinghelm”品牌。其中,薩科微Slkor目前是國內快速穩健發展的半導體企業之一,在華強北開設了兩家直營店。我們今天的探店目標

蘋果2026年或推外折式可折疊iPhone
科技行業一直不乏對未來的猜想與期待,而近日,海通國際分析師Jeff Pu的預測再次點燃了消費者對蘋果新產品的熱情。Pu在最新的報告中透露,蘋果預計將在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疊智能手機——iPhone。這款創新之作將采用“外折設
普渡機器人入駐宜家 為顧客帶來科技與舒適并行的購物方式
的“向導”——普渡機器人“葫蘆”。 ? 據反饋,新成員“葫蘆”的加入,不僅為宜家的消費者帶來了一種新穎的購物體驗,更是宜家智能化服務探索的重要一步。“葫蘆”機器人的引入,是宜家在不斷追求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店內運營效率
科大訊飛上海旗艦店開業
6月1日;科大訊飛上海旗艦店開業啦;旗艦店位于上海市中心徐家匯商圈TPY中心. 旗艦店不僅是面積大,還有更多的智能硬件和更新的AI技術。想“零距離”走進AI新主場,獲得AI科技新體驗,來這就對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