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技術進行系統的設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軟件硬化,硬件軟化
軟件硬化是指所有的軟件設計最后轉化成硬件來實現,用軟件方式設計的系統到硬件系統的轉換是由eda開發軟件自動完成的;硬件軟化是指硬件的設計使用軟件的方式來進行,盡管目標系統是硬件,但整個設計和修改過程如同完成軟件設計一樣方便和高效。
2. 自頂向下(top-down)的設計方法
傳統的電路設計方法基本上都自向上的,即首先確定可用的,然后根據這些器件進行邏輯設計,完成各模塊后進行連接,最后形成系統。而后經調試、測量看整個系統是否達到規定的性能指標。整個設計過程將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經費,且很多外在因素與設計者自身經驗的制約,已經不適宜于現代數字系統設計。
基于eda技術的設計方法正好相反,它主要采用并行工程和“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使開發者從一開始就要考慮到產品生成周期的諸多方面,包括質量、成本、開發時間及用戶的需求等。首先從系統設計入手,在頂層進行功能劃分和結構設計,由于采用高級語言描述,能在系統級采用仿真手段驗證設計的正確性。然后再逐級設計低層的結構,用vhdl、verilog hdl等硬件描述語言對高層次的系統行為進行電路描述,最后再用邏輯綜合優化工具生成具體的門級邏輯電路的網表,其對應的物理實現級可以是印刷電路板或專用。
3. 集設計、仿真和測試于一體
現代的eda軟件平臺集設計、仿真、測試于一體,配備了系統設計自動化的全部工具:配置了多種能兼用和混合使用的邏輯描述輸入工具;配置了高性能的邏輯綜合、優化和仿真測試工具。電子設計師可以從概念、算法、協議等開始設計電子系統,可以將電子產品從電路設計、性能分析到設計出ic版圖或pcb版圖的整個過程在計算機上自動處理完成。較以往的設計方法,大大提高了設計效率,降低了設計者的工作負擔。
4. 在系統可現場編程,在線升級
編程是把系統設計的程序化數據,按一定的格式裝入一個或多個可編程邏輯器件的編程存儲單元,定義內部模塊的邏輯功能以及它們的相互連接關系。早期的可編程邏輯器件的編程需要將芯片從印制板上拆下,然后把它插在專用的編程器上進行的。目前eda技術廣泛采用的在系統可編程技術就是為克服這一缺點而產生的。
所謂系統內可配置是指可編程邏輯器件除了具有為設計者提供系統內可編程的能力,還具有將器件插在系統內或電路板仍然可以對其進行編程和再編程的能力。目前fpga/cpld器件為設計者提供系統內可再編程或可再配置能力,即只要把器件安裝在系統電路板上,就可對其進行編程或再編程,使得系統內硬件的功能可以像軟件一樣地被編程來配置,這就為設計者進行電子系統設計和開發提供了可實現的最新手段。采用這種技術,對系統的設計、制造、測試和維護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給樣機設計、電路板調試、系統制造和系統升級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5. 設計工作標準化,模塊可移置共享
近幾年來,芯片復雜程度越高,對eda的依賴也越高。設計語言、eda的底層技術及其接口的標準化,能很好地對涉及結果進行交換、共享及重用。
eda設計工作的重要設計語言——硬件描述語言hdl已經逐步標準化。vhdl在1987年被ieee采納為硬件描述語言標準(ieee 1076—1987),vhdl同時也是軍事標準(454)和ansi標準。verilog hdl在1995年成為ieee標準(ieee 1364—1995),2001年發布了ieee 1364—2001。作為兩大被國際ieee組織認定的工業標準硬件描述語言, vhdl和verilog hdl為眾多的eda廠商支持,且移植性好。
數據格式的一致性通過標準保證。對eda的底層技術、eda軟件之間的接口等采用標準數據格式,如edif網表文件是一種用于設計數據交換和交流的工業標準文件格式文件。這樣,不同設計風格和應用的要求導致各具特色的eda工具都能被集成在易于管理的統一環境之下,支持任務之間、項目之間、設計工程師之間的信息傳輸和工程數據共享,從而使eda框架日趨標準化。并行設計工作和自頂向下設計方法也是構建電子系統集成設計環境或集成設計平臺的基本規范。目前,主要的eda系統都建立了框架結構,并且它們都遵循國際計算機輔助設計框架結構組織cfi(cad framework international)的統一技術標準。
因此,eda技術代表了當今數字系統設計技術的最新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haq
-
測試
+關注
關注
8文章
5375瀏覽量
127062 -
軟件
+關注
關注
69文章
5009瀏覽量
88075 -
eda
+關注
關注
71文章
2788瀏覽量
173865
原文標題:EDA技術特點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9d70b445f494,微信公眾號:FPGA設計論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新思科技引領EDA產業革新,展望2025年芯片與系統創新之路
電池(包級)測試系統的技術原理和應用
如何進行有效的eda分析
為什么選擇eda進行數據分析
如何提升EDA設計效率
EDA在物聯網設計中的應用
AI助力國產EDA,挑戰與機遇并存
![AI助力國產<b class='flag-5'>EDA</b>,挑戰與機遇并存](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B/8B/wKgaomckRViAPt3PAADJvdEczPI175.png)
是德科技攜手西門子EDA加速無線和國防通信系統設計
【試用評選】為昕原理圖設計EDA軟件(Jupiter)試用活動評選結果公布
cnc系統的組成及特點有哪些
建筑智能控制系統的特點
電池儲能技術的原理與特點
為昕原理圖設計EDA軟件(Jupiter)試用
國內EDA工具AI技術應用現狀及發展動態分析
![國內<b class='flag-5'>EDA</b>工具AI<b class='flag-5'>技術</b>應用現狀及發展動態分析](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10/wKgZomYYoHqAbklAAAAws4I3-hY747.png)
芯片新戰場,EDA如何擁抱新挑戰?
![芯片新戰場,<b class='flag-5'>EDA</b>如何擁抱新挑戰?](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B/6A/pYYBAGKoTXWAFdqwAAAWmg44LUs84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