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11億青少年因不安全使用智能手機及配套耳機等設備,面臨聽力損傷風險。世衛組織還對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的研究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在12歲至35歲人群中,近50%的人在使用個人音頻設備時,音量大到不安全的程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長期戴耳機到底會有哪些危害?
長期戴耳機的危害
1、聽力受損
人的耳朵雖可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但只有在一定的頻率和強度的聲音范圍之內,才會使人感覺舒服而且對聽力無損害。研究發現,正常人在音量小于分貝的環境中,聽力不會受到損害;高于85分貝,耳朵的聽覺細胞就會受到損傷。但一般收音機的音響強度可達115分貝,搖滾樂達100分貝,迪斯科樂達110分貝,而高頻立體聲最大音量可達130分貝。
用立體聲耳機聽音樂時,即使音量不太大,但由于其聲壓直接作用于鼓膜,加上有時外界環境嘈雜,人們會將其音量有意識地放大。而且,戴耳機常常是從早到晚,一有時間便戴上聽。因此也會造成聽力細胞的損傷,人的聽力也會隨之下降。
2、腦神經受損
長時間聽立體聲耳機,還會使大腦保持高度的興奮,從而引起頭暈腦脹、失眠、記憶力減退及遲鈍。如果邊聽耳機邊工作,還會使注意力無法集中,不僅工作效率降低,還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差錯。
3、注意力分散
最為嚴重的是。有些人戴耳機上街,由于注意力集中于美妙的音樂,可能會分散注意力,而出現交通事故。
那么如何正確使用耳機呢?
1.戴耳機掌握“雙60”原則。“雙60”原則是國際上比較公認的保護聽力的方法。即親們在使用耳機時,音量不宜過大,建議一般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將音量調至更低,只要保證能聽清楚即可。另外,連續使用耳機的時間不宜超過60分鐘。
2.盡量做到入睡時不戴耳機。佩戴耳機睡覺不僅導致長時間的音樂播放使耳膜受損,而且在熟睡狀態下容易發生耳機壓迫和損害耳廓的情況。
3.耳機有“沙沙聲”時不宜佩戴。耳機有沙沙聲或只有一邊有聲音時,便不適合再使用該耳機,如果繼續使用,長時間可能影響聽力的不平衡。
4.選擇一款合適的耳機,例如這幾年比較火的骨傳導耳機,因為骨傳導耳機傳播聲音無需經過外耳道、鼓膜等傳遞介質,直接通過顱骨振動傳入,不用堵塞耳道這樣能減少對聽力的傷害。骨傳導的設計在聽歌的同時還能感知外界的聲音,在外使用耳機的話也會更加的安全。而骨傳導耳機還有其他的優點,下面我給介紹一下一款口碑比較好骨傳導耳機。
南卡是骨傳導耳機領域的的領導者,其旗下的Runner pro2骨傳導耳機更是骨傳導中的佼佼者。
南卡Runner Pro2擁有新一代OT閉合降漏音技術3.0加持,外殼振動降低,還會輸出反向聲波,低效漏音,可以降低90%的漏音,日常通勤上下班的時候也不會漏音尷尬了。
整機一體無孔成型,3鍵智控,支持切歌、調音量、雙擊切換mp3/藍牙模式,長按3秒激活手機助手(Siri、小愛同學等等),且機身支持自適應動態調整,支持IPX8級防水防汗,其全身覆蓋的納米涂層和全封閉音腔設計,下水游泳都沒問題,羽量級的超輕重量,也更適合運動小能手跑步、游泳時佩戴聽歌。
磁吸式充電操作簡便,充電線同時也能用作數據線。因為南卡Runner Pro2機身內置16GB內存,在無網絡、無藍牙設備連接的情況下可以化身“骨傳導mp3”,一臺獨立的音樂播放器。而將數據線USB-A口插入電腦后,即可向U盤一樣對Runner Pro2的內部存儲拷貝、遷移歌曲文件。
fqj
-
藍牙耳機
+關注
關注
20文章
5668瀏覽量
60703 -
骨傳導耳機
+關注
關注
2文章
1462瀏覽量
132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I助力實時翻譯耳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