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雙十一,身邊不少小伙伴都打算趁這個全民購物的日子,入手一款速度快、性價比高的移動硬盤。既然將傳輸速度放到考量標準里,那么就應當首選移動固態硬盤,因為傳統機械結構的移動硬盤,速度普遍不超過100MB/S,遠遠落后于移動固態硬盤。
另外,機械結構的移動硬盤體積也更大,比起小巧的移動固態硬盤顯得有些笨重。傳統移動硬盤唯一的優勢應該就是價格了,而移動固態硬盤的便攜性及性能相對則有明顯優勢,但是價格也相對較高。
拿最為實用的1TB規格的移動固態硬盤來說,市場上相應產品數不勝數,從國內到國外品牌都有推出大量相關產品,價格最低也要700+,高的甚至要1000+,單從售價來說,絕對算不上實惠、便宜,可以說普遍性價比不高。
相信很多小伙伴和筆者一樣,都想要追求更極致的性價比。筆者今天就分享一個自己組裝高性價比移動固態硬盤的方法給大家,那就是M.2固態硬盤+硬盤盒的組合。使用M.2固態自制的移動固態硬盤,除了擁有常規移動固態硬盤的便攜性,性能上要比一般移動固態硬盤強勁不少,最重要的是選對高性價比的M.2固態硬盤,那么支出的成本要比直接買成品低很多。
硬盤盒的選擇這里不做過多陳述,某東有大量產品共選擇,從幾十到幾百應有盡有,最重要的是要選擇支持M2規格的就好(至于為什么不選擇SATA規格,去網上看幾款產品腦補吧)。M.2規格的固態我會推薦aigo固態硬盤P2000,這款產品京東平時售價599元,原價的性價比只能說中規中矩,但是從月底開始,開始雙十一的活動,1TB售價只要399元,這個價格就有點無敵了。加上硬盤盒的價格,組裝移動固態硬盤的成本只要400多,幾乎吊打市面上所有成品移動固態硬盤,性價比無可匹敵。
關于硬盤盒我個人建議購買這種金屬材質的,因為散熱好一些。畢竟把NVMe硬盤裝在電腦里的時候,也都會在上面額外裝一個散熱片。所以有條件的朋友如果能往硬盤上涂點導熱硅脂就更好了,沒有也無所謂,問題不大,畢竟移動硬盤不會像系統盤一樣一直讀寫運行。
價格方面上面也提到了,1T容量的aigo固態硬盤P2000雙十一活動價399元,再加上一個硬盤盒,400多元就能組好一個移動固態硬盤了,這個價格在市面上任何品牌的1TB容量的成品都做不到。
使用USB3.1接口簡單測試,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讀取速度高達948MB/S,寫入速度為964MB/S,速度還是很不錯的,遠超常用移動硬盤的速度,雖然達不到aigo固態硬盤P2000裝機的巔峰速度,但作為移動固態硬盤來說已經非常快了。
這里說下接口對速度的影響問題,USB 3.1的接口理論速率是10Gbps(即1000MB/S),理論傳輸速度應該可以達到900MB/s左右。USB3.0超高速接口的實際傳輸速率大約是3.2Gbps(即320MB/S),理論上的最高速率是500MB/S左右。所以你連接不同的電腦接口,會直接影響傳輸速度,但作為移動存儲設備來說,就算是500MB/S左右的傳輸速度,也絕對夠用了。
此外,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市面上的移動固態硬盤,西部數據1TB容量,400MB/S的讀取速度售價699元;聯想1TB容量,430MB/S的讀取速度售價699元;閃迪1TB容量,520MB/S的讀取速度售價779元。由此可見咱們自己組裝的這個固態硬盤在性價比方面沒有對手。
我推薦aigo國民好物固態硬盤P2000這款產品除了它在眾多產品中價格最實惠,完全吊打同類成品移動固態硬盤,產品品質也是理由之一。aigo國民好物屬于國產品牌中的頂流,口碑一直都不錯;這款產品使用TCL閃存顆粒,出廠前都經過嚴格檢測,并有著長達5年的質保,399元的價格更是秒殺其他所有的固態硬盤。
由于容量比較大,作為外置存儲也可以選擇分個區,后續文件分類存放會更明顯、更方便些。
用aigo固態硬盤P2000+硬盤盒組裝移動固態硬盤的騷操作可謂是把性價比發揮到了極致,而且性能也遠遠優于同等價位的移動固態硬盤,如果你還在糾結怎么挑選移動硬盤,這個方法大可一試!
編輯:fqj
-
SSD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863瀏覽量
117480 -
Aigo
+關注
關注
0文章
484瀏覽量
114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4/98/wKgZoWct0cOAJgEoAANiqiC02YQ710.jpg)
為什么要使用DIY NAS? DIY NAS該用哪種硬盤盒?
![為什么要使用DIY NAS? DIY NAS該用哪種<b class='flag-5'>硬盤盒</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B/22/wKgZomctsqeAVTvzAACrvbzFRPo726.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97/wKgZomcjQJCALuXLAAR9WsWf05I489.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3/3D/wKgZoWcSIB-APjnsAAQGHmTSz90069.jpg)
裝了固態硬盤還要裝機械硬盤嗎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31/wKgaomb2c-GACM9AAANMurnmCYE473.jpg)
Type-C與PD技術融合:重塑移動硬盤盒的未來
![Type-C與PD技術融合:重塑移動<b class='flag-5'>硬盤盒</b>的未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6/7D/wKgZomblUX2AKmrZAAFMOkcsVdg857.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5/85/wKgaombQN-aAV6vvAARhvjMVNjw774.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F/F6/wKgZomarWtaAWwr6AARe6sGOuKQ176.jpg)
從存儲到充電,一盒搞定:多功能硬盤盒引領新潮流
![從存儲到充電,一<b class='flag-5'>盒</b>搞定:多功能<b class='flag-5'>硬盤盒</b>引領新潮流](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F/CD/wKgaomakwfOAJZz-AATX_TXJ85k616.png)
移動硬盤盒:便攜與交互的完美結合 PD 充電IC
![移動<b class='flag-5'>硬盤盒</b>:便攜與交互的完美結合 PD 充電IC](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3/2F/wKgaomZ48GSAIIbiAAHSDRuM4d4333.png)
Type-C接口與PD充電技術在移動硬盤盒中的融合趨勢
![Type-C接口與PD充電技術在移動<b class='flag-5'>硬盤盒</b>中的融合趨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7/FC/wKgaomZKnV-AYylgAAGEv7CJr-Y305.png)
【開箱簡測】 小白也能輕松玩轉RAID,自帶硬RAID的硬盤盒到底有多香?!
![【開箱簡測】 小白也能輕松玩轉RAID,自帶硬RAID的<b class='flag-5'>硬盤盒</b>到底有多香?!](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0/98/wKgaomYiFraAJLe8AACNKbk5I-s220.png)
移動硬盤盒支持PD充電:優勢解析與實際應用探討
【開箱簡測】3.5英寸軟驅位改硬盤位 這款硬盤盒是專家玩家的首選!
![【開箱簡測】3.5英寸軟驅位改<b class='flag-5'>硬盤</b>位 這款<b class='flag-5'>硬盤盒</b>是專家玩家的首選!](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21/wKgZomYY5S6APLiWAAB7i2luMqQ15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