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誠)無線充電技術因為輸出功率小,在手機領域一直被消費者所詬病,但非常適用于小型化的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與手機相比電池的容量更小,即便充電功率較低,電池也能在短時間內充滿,同時還提高可穿戴設備的便利性,因此應用于可穿戴設備中更容易被接受。
如今可穿戴市場現已初見規模,據IDC發布數據顯示,在受到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了4.447億臺,較2019年的3.37億臺增長了32%,可穿戴市場呈逐年快速上漲的態勢,也驅動了無線充電在可穿戴領域的發展。
?
圖源:Panthronics
去年5月,NFC標準官方組織批準并通過了無線充電規范WLC,WLC是利用 NFC 通信鏈路來控制功率傳輸,傳輸最大功率不超過1W。低功率的NFC無線充電技術主要應用于可穿戴設備領域,由于可穿戴設備的體積較小,設備內部的可用空間有限,傳統的Qi無線充電的天線較大,很難安裝在可穿戴設備上。通過NFC充電的方式可以減少單獨的無線充電組件的需求,降低天線在設備內部的占用面積,對于可穿戴設備來說是個不錯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藍碧石科技1W NFC無線充電供電芯片組
11月25日,ROHM旗下公司藍碧石科技推出了一組基于NFC的1W無線充電芯片。該芯片組主要應用于體積小巧的可穿戴應用中。

圖源:藍碧石科技
該芯片組由發射端ML7661芯片和接收端ML7660芯片構成,工作頻率在13.56MHz頻段,充電功率為1W。該芯片在設計時,就已將電能傳輸電路與接收控制電路融合在芯片中,并且無需外置MCU即可實現無線充電,有利于推進小型化可穿戴設備的發展。

有線2.5W和13.56MHz無線供電1W無線充電對比 圖源:藍碧石科技
上圖為有線和無線充電速度的對比,通過觀察發現,當電池容量為200mAh時,使用ML7660/ML7661芯片組無線充電與2.5W有線充電的時間,都能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若該芯片組應用于電池容量較小的設備中,無線充電與有線充電時間的差別在可接受范圍內。

天線尺寸對比 圖源:藍碧石科技
由于該芯片無線充電頻段較高,天線的尺寸僅為8*8mm與應用于手機的Qi無線充電的20*50的天線相比,尺寸可降低83%。與分立結構的10*10mm天線相比,尺寸減小了36%。藍碧石科技表示該芯片組是針對于小型化可穿戴設備領域開發的,在產品設計時不僅僅只是縮小天線的尺寸,還減少了元器件的使用數量。該芯片組無需外置MCU,只需保證正常供電即可實現供電控制,同時芯片還增設了SPI接口,擁有SPI接口的數字傳感器可直接與芯片相連實現MCU的控制。由于該無線接收系統無需外置MCU,并且天線的尺寸減小與Qi電力接收系統的面積相比降低了65%。
據藍碧石科技官方介紹,由于該芯片組是基于NFC進行研發的,所以該芯片組不僅可以進行無線充電,還具有近場通信的功能。應用在工作狀態為旋轉的設備中,可同時進行供電和通信,并對旋轉設備進行控制和監測。
總的來說該解決方案的系統尺寸僅有230mm2,非常適用于小型化的可穿戴設備中。
Panthronics1W NFC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此前,Panthronics推出了一款PTX100W NFC無線充電芯片,該芯片同時具備無線充電和NFC無線通信兩種功能,主要應用于TWS藍牙耳機、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可穿戴設備中,為可穿戴設備提供更靈活的產品設計。
PTX100W內置了正弦驅動器,當PTX100W作為無線充電發射器使用時,由于正弦輸出的結構,無需配置EMC濾波器即可與低阻抗的天線搭配使用增大發射器的輸出功率,最高支持2.5W的功率輸出。通過減少EMC濾波器和其他組件的使用,可大幅減少電路板的使用面積,降低無線充電發射器的成本和尺寸,精簡了電路設計,非常有利于可穿戴設備的發展。當PTX100W作為無線充電接收器使用時,可進行1W的功率接收,在接收電力的同時還可以完成帶內通信。

TWS藍牙耳機應用及充電效率 圖源:Panthronics
上圖為應用在TWS藍牙耳機的實例,經測量無論是輸出端的體現還是接收端的天線面積都控制在了50mm2左右,小尺寸的天線為可穿戴設備提供了較高的靈活性。通過測試發現,基于PTX100W芯片的電力無線傳輸距離最遠為5mm,兩個天線間隔距離在0~2mm時,充電效率達到最大。
結語
NFC充電可以說是Qi無線充電的補充,但NFC充電與傳統的無線充電方性能略有不同,在NFC充電模式下,即使在發射天線與接收天線出現錯位的情況,對功率傳輸效率的影響也不大,從而將兩個設備之間的功率傳輸能力增至最大化。
如今可穿戴市場現已初見規模,據IDC發布數據顯示,在受到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了4.447億臺,較2019年的3.37億臺增長了32%,可穿戴市場呈逐年快速上漲的態勢,也驅動了無線充電在可穿戴領域的發展。

圖源:Panthronics
去年5月,NFC標準官方組織批準并通過了無線充電規范WLC,WLC是利用 NFC 通信鏈路來控制功率傳輸,傳輸最大功率不超過1W。低功率的NFC無線充電技術主要應用于可穿戴設備領域,由于可穿戴設備的體積較小,設備內部的可用空間有限,傳統的Qi無線充電的天線較大,很難安裝在可穿戴設備上。通過NFC充電的方式可以減少單獨的無線充電組件的需求,降低天線在設備內部的占用面積,對于可穿戴設備來說是個不錯的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藍碧石科技1W NFC無線充電供電芯片組
11月25日,ROHM旗下公司藍碧石科技推出了一組基于NFC的1W無線充電芯片。該芯片組主要應用于體積小巧的可穿戴應用中。

圖源:藍碧石科技
該芯片組由發射端ML7661芯片和接收端ML7660芯片構成,工作頻率在13.56MHz頻段,充電功率為1W。該芯片在設計時,就已將電能傳輸電路與接收控制電路融合在芯片中,并且無需外置MCU即可實現無線充電,有利于推進小型化可穿戴設備的發展。

有線2.5W和13.56MHz無線供電1W無線充電對比 圖源:藍碧石科技
上圖為有線和無線充電速度的對比,通過觀察發現,當電池容量為200mAh時,使用ML7660/ML7661芯片組無線充電與2.5W有線充電的時間,都能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若該芯片組應用于電池容量較小的設備中,無線充電與有線充電時間的差別在可接受范圍內。

天線尺寸對比 圖源:藍碧石科技
由于該芯片無線充電頻段較高,天線的尺寸僅為8*8mm與應用于手機的Qi無線充電的20*50的天線相比,尺寸可降低83%。與分立結構的10*10mm天線相比,尺寸減小了36%。藍碧石科技表示該芯片組是針對于小型化可穿戴設備領域開發的,在產品設計時不僅僅只是縮小天線的尺寸,還減少了元器件的使用數量。該芯片組無需外置MCU,只需保證正常供電即可實現供電控制,同時芯片還增設了SPI接口,擁有SPI接口的數字傳感器可直接與芯片相連實現MCU的控制。由于該無線接收系統無需外置MCU,并且天線的尺寸減小與Qi電力接收系統的面積相比降低了65%。
據藍碧石科技官方介紹,由于該芯片組是基于NFC進行研發的,所以該芯片組不僅可以進行無線充電,還具有近場通信的功能。應用在工作狀態為旋轉的設備中,可同時進行供電和通信,并對旋轉設備進行控制和監測。
總的來說該解決方案的系統尺寸僅有230mm2,非常適用于小型化的可穿戴設備中。
Panthronics1W NFC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此前,Panthronics推出了一款PTX100W NFC無線充電芯片,該芯片同時具備無線充電和NFC無線通信兩種功能,主要應用于TWS藍牙耳機、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可穿戴設備中,為可穿戴設備提供更靈活的產品設計。
PTX100W內置了正弦驅動器,當PTX100W作為無線充電發射器使用時,由于正弦輸出的結構,無需配置EMC濾波器即可與低阻抗的天線搭配使用增大發射器的輸出功率,最高支持2.5W的功率輸出。通過減少EMC濾波器和其他組件的使用,可大幅減少電路板的使用面積,降低無線充電發射器的成本和尺寸,精簡了電路設計,非常有利于可穿戴設備的發展。當PTX100W作為無線充電接收器使用時,可進行1W的功率接收,在接收電力的同時還可以完成帶內通信。

TWS藍牙耳機應用及充電效率 圖源:Panthronics
上圖為應用在TWS藍牙耳機的實例,經測量無論是輸出端的體現還是接收端的天線面積都控制在了50mm2左右,小尺寸的天線為可穿戴設備提供了較高的靈活性。通過測試發現,基于PTX100W芯片的電力無線傳輸距離最遠為5mm,兩個天線間隔距離在0~2mm時,充電效率達到最大。
結語
NFC充電可以說是Qi無線充電的補充,但NFC充電與傳統的無線充電方性能略有不同,在NFC充電模式下,即使在發射天線與接收天線出現錯位的情況,對功率傳輸效率的影響也不大,從而將兩個設備之間的功率傳輸能力增至最大化。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無線充電
+關注
關注
1296文章
3295瀏覽量
318473 -
NFC芯片
+關注
關注
6文章
84瀏覽量
36605 -
可穿戴設備
+關注
關注
55文章
3831瀏覽量
16802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UWB行業開啟新副本!高通入局,產業鏈玩家瞄準可穿戴市場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近期,谷歌宣布將提前在 8 月 13 日召開發布會,屆時將帶來多款可穿戴新品,包括更新的Wear OS 5。為了提高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競爭優勢,谷歌在Wear OS上也

基于意法半導體STWLC38的可穿戴設備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意法半導體可提供1W至100W功率的無線充電芯片。STWLC38是一款獲得Qi 1.3認證的無線電能接收器芯片,針對
發表于 03-06 09:04
?569次閱讀

202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預測樂觀
2025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將迎來一系列變革性的發展,智能手表的銷量將實現5%的顯著提升,這一增長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驅動的。 生成式AI、健康監測、連接性的提升以及新興設備的涌現,將成為推動市場增長
回顧2024年可穿戴芯片新品:AI技術迭代加速,醫療監測成為發展新主線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2024年,可穿戴設備市場持續發展,上游各家廠商創新不斷,在芯片解決方案、傳感器技術、無線通信模塊等方面不斷創新,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功能需求,例如更精準的健



無線充芯片-手機無線充電芯片-無線充電芯片開發定制
等方面性能優勢,也利益于其的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創新將不斷提升無線充電產品的充電效率、距離和功率,進一步推動市場需求的增長。
無線
發表于 09-27 11:32
可穿戴設備多個環節完成融資,XR芯片、顯示技術潛力待挖掘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今年,可穿戴設備市場隨著消費市場的回暖獲得了一定的成長,產業鏈上的企業也獲得了同步的成長。與此同時,隨著行業的快速增長,資本市場對

可穿戴芯片細分市場機會來了,大算力產品、出海布局加速
市場。終端市場的增長給上游藍牙芯片廠商帶來了成長機會。電子發燒友網整理了恒玄科技、杰理科技、中科藍訊、泰凌微、炬芯科技這五家企業的業績情況,由此分析上述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的技術布局以及市場

英集芯IP6829:集成全橋驅動電路的極簡BOM無線充電發射控制芯片
無線充電技術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必備科技。通過無需連接電纜的便捷方式,可以為智能手機、智能家居設備、可穿戴設備等實現快速充電。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

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迎來增長,智能手表與真無線耳機領跑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可穿戴設備市場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最新報告揭示了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強勁增長態勢,預計2024年第

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迅猛增長,智能手表與真無線耳機領跑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可穿戴設備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發布的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高達3367萬臺,同比增長36.2%,增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