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2022年2月22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俄羅斯和烏克蘭局勢迎來重大轉折,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承認烏克蘭東部兩區(DNR和LNR)為獨立國家。這對于我們而言是見證了歷史,而對于全球半導體產業而言,可能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美日計劃限制半導體產品出口俄羅斯
就在22號早上,日媒報道稱,日本政府考慮加入美國主導的對俄出口制裁,限制出口對象主要是用于半導體、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的高科技產品。日媒表示,為了從軍事、經濟層面給俄羅斯以沉重打擊,包括日本在內,研發高新技術的國家需要一起實施制裁。
不過,也有相關人士對此表示,日本半導體相關產品向俄羅斯出口的量很小,所以即使日本對俄羅斯實施出口制裁,最終造成的經濟影響非常有限。
在此之前,今年1月底美政府官員表示,美方正在與盟國合作,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擴大對俄羅斯半導體產品等的出口限制,其中包括采用美國技術的芯片和使用這些芯片的產品。除了影響到俄羅斯AI、量子計算、民用航空航天等產業之外,甚至可能影響到民眾使用智能手機、PC等電子產品。
2月22日,美國進一步發布制裁措施,禁止直接或間接從美國向烏克蘭DNR和LNR地區出口、再出口、銷售或供應任何貨物、服務以及技術。
而歐洲方面,德國已經表示可能會利用叫停俄羅斯“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來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但目前歐洲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存在高度依賴,約有40%來自俄羅斯供應,因此德國的制裁行動很可能造成兩敗俱傷。
俄烏局勢緊張,半導體材料供應可能受影響
電子發燒友網此前曾經介紹過俄羅斯不怕美國制裁芯片的原因,主要還是由于俄羅斯本身的電子產業并不發達,芯片需求不高,且軍工用芯片對制程要求不高,因此能自給自足。也就是所謂的“沒有脖子就不會被卡脖子了”。
盡管俄羅斯和烏克蘭半導體產業并不發達,但可能很多人沒想到的是,這兩個國家其實是半導體材料的重要生產地。
烏克蘭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級氖氣供應國,占全球產量近七成。半導體級氖氣由俄羅斯生產,是鋼鐵制造業的副產品,再經過烏克蘭進行純化以達到半導體生產需求。
氖氣是光刻氣中的主要成分,光刻氣是由多種稀有氣體組成的混合氣,包括氬/氟/氖混合氣、氪/氖混合氣、氬/氖混合氣、氬/氙/氖混合氣等等。但其中,氖氣在這些混合氣體所占比例高達96%。
在光刻過程中,這些混合氣體通過高壓受激發后會形成等離子體,在這個過程中,由于電子躍遷會產生固定波長的光線。而產生的光線波長,與混合氣體的比例,電壓高低都直接相關。最終激發出來的光線再經過聚合、濾波等過程,就能成為***的光源。
而最近Techcet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顯示,美國90%以上的半導體級氖氣是來自于烏克蘭供應。除此之外,烏克蘭還供應全球約70%的氖氣、40%的氪氣、以及30%的氙氣。
除此之外,美國35%的鈀材料也來自于俄羅斯供應。作為世界上最稀有的貴金屬之一,全球只有俄羅斯和南非等少數國家產出鈀。鈀是半導體存儲器NAND Flash以及傳感器的關鍵制造材料。在半導體制造中,鈀主要被用于后道封裝的銅線鍵合技術中,鈀被電鍍于銅表面,防止氧化。
到這里可能有讀者會想起2019年日本限制半導體材料出口韓國的事件,當時被限制出口的對象是高純度氟化氫(用于半導體清洗蝕刻)、氟化聚酰亞胺(用于折疊屏用CPI)、光刻膠(用于集成電路制造、OLED顯示面板生產、PCB)。
而被限制材料供應之后,韓國提出的其中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從俄羅斯進口高純度氟化氫。
但對于集成電路以及顯示面板制造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材料而言,短時間內是難以更換供應商的,從選擇供應商到使用他們的產品,需要經過漫長的測試驗證,供貨驗證周期至少要半年以上。
可以看出,盡管在集成電路上落后于時代,但俄羅斯化工行業其實依然很強大。畢竟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而前蘇聯遺留的工業基礎,為俄羅斯的化工行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所以,鑒于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半導體材料供應上的重要地位,很顯然如果雙方局勢持續緊張,或是由歐美引發雙邊互相制裁,那么對于半導體供應鏈而言會造成很大打擊。即使沒有切斷供應,市場也會由于恐慌情緒推高材料價格。事實上,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我國氖氣(99.99%)價格自去年10月起,已經從400元/m3,漲至目前超過1600元/m3,漲幅超過300%。
歐美半導體行業可能受影響較大,缺芯狀況雪上加霜
由于烏克蘭事件主要涉及到歐美國家,而目前表態要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的同樣也是以美國、歐盟、英國、德國等等。所以不排除俄羅斯會以半導體材料斷供等措施進行反制,最終供應問題很可能會對歐美半導體廠商造成較大影響。
不過也有外媒爆料稱,白宮已經對芯片行業發出警告,提醒企業應對可能由制裁引發的材料供應問題。但按照上文提到半導體材料供貨驗證周期至少半年以上,恐怕一旦供應被切斷,短期內芯片廠商將很難找到替代產品。
而對于國內相關產業而言,首先是供應上大概率不會受到很大影響,另外國內在半導體級氣體上已經有本土供應商能夠提供,包括華特氣體、凱美特氣等,所以影響不會太大。
只是在全球芯片交期持續延長,缺芯狀況仍未真正好轉的情況下,細微的供應受限情況都很可能會造成蝴蝶效應,影響被無限放大。而最終事件的發展,還要看各國對于俄烏局勢會做出怎樣的行動。
美日計劃限制半導體產品出口俄羅斯
就在22號早上,日媒報道稱,日本政府考慮加入美國主導的對俄出口制裁,限制出口對象主要是用于半導體、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的高科技產品。日媒表示,為了從軍事、經濟層面給俄羅斯以沉重打擊,包括日本在內,研發高新技術的國家需要一起實施制裁。
不過,也有相關人士對此表示,日本半導體相關產品向俄羅斯出口的量很小,所以即使日本對俄羅斯實施出口制裁,最終造成的經濟影響非常有限。
在此之前,今年1月底美政府官員表示,美方正在與盟國合作,修改《外國直接產品規則》,擴大對俄羅斯半導體產品等的出口限制,其中包括采用美國技術的芯片和使用這些芯片的產品。除了影響到俄羅斯AI、量子計算、民用航空航天等產業之外,甚至可能影響到民眾使用智能手機、PC等電子產品。
2月22日,美國進一步發布制裁措施,禁止直接或間接從美國向烏克蘭DNR和LNR地區出口、再出口、銷售或供應任何貨物、服務以及技術。
而歐洲方面,德國已經表示可能會利用叫停俄羅斯“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來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但目前歐洲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存在高度依賴,約有40%來自俄羅斯供應,因此德國的制裁行動很可能造成兩敗俱傷。
俄烏局勢緊張,半導體材料供應可能受影響
電子發燒友網此前曾經介紹過俄羅斯不怕美國制裁芯片的原因,主要還是由于俄羅斯本身的電子產業并不發達,芯片需求不高,且軍工用芯片對制程要求不高,因此能自給自足。也就是所謂的“沒有脖子就不會被卡脖子了”。
盡管俄羅斯和烏克蘭半導體產業并不發達,但可能很多人沒想到的是,這兩個國家其實是半導體材料的重要生產地。
烏克蘭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級氖氣供應國,占全球產量近七成。半導體級氖氣由俄羅斯生產,是鋼鐵制造業的副產品,再經過烏克蘭進行純化以達到半導體生產需求。
氖氣是光刻氣中的主要成分,光刻氣是由多種稀有氣體組成的混合氣,包括氬/氟/氖混合氣、氪/氖混合氣、氬/氖混合氣、氬/氙/氖混合氣等等。但其中,氖氣在這些混合氣體所占比例高達96%。
在光刻過程中,這些混合氣體通過高壓受激發后會形成等離子體,在這個過程中,由于電子躍遷會產生固定波長的光線。而產生的光線波長,與混合氣體的比例,電壓高低都直接相關。最終激發出來的光線再經過聚合、濾波等過程,就能成為***的光源。
而最近Techcet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顯示,美國90%以上的半導體級氖氣是來自于烏克蘭供應。除此之外,烏克蘭還供應全球約70%的氖氣、40%的氪氣、以及30%的氙氣。
除此之外,美國35%的鈀材料也來自于俄羅斯供應。作為世界上最稀有的貴金屬之一,全球只有俄羅斯和南非等少數國家產出鈀。鈀是半導體存儲器NAND Flash以及傳感器的關鍵制造材料。在半導體制造中,鈀主要被用于后道封裝的銅線鍵合技術中,鈀被電鍍于銅表面,防止氧化。
到這里可能有讀者會想起2019年日本限制半導體材料出口韓國的事件,當時被限制出口的對象是高純度氟化氫(用于半導體清洗蝕刻)、氟化聚酰亞胺(用于折疊屏用CPI)、光刻膠(用于集成電路制造、OLED顯示面板生產、PCB)。
而被限制材料供應之后,韓國提出的其中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從俄羅斯進口高純度氟化氫。
但對于集成電路以及顯示面板制造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材料而言,短時間內是難以更換供應商的,從選擇供應商到使用他們的產品,需要經過漫長的測試驗證,供貨驗證周期至少要半年以上。
可以看出,盡管在集成電路上落后于時代,但俄羅斯化工行業其實依然很強大。畢竟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而前蘇聯遺留的工業基礎,為俄羅斯的化工行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
所以,鑒于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半導體材料供應上的重要地位,很顯然如果雙方局勢持續緊張,或是由歐美引發雙邊互相制裁,那么對于半導體供應鏈而言會造成很大打擊。即使沒有切斷供應,市場也會由于恐慌情緒推高材料價格。事實上,根據百川盈孚的數據,我國氖氣(99.99%)價格自去年10月起,已經從400元/m3,漲至目前超過1600元/m3,漲幅超過300%。
歐美半導體行業可能受影響較大,缺芯狀況雪上加霜
由于烏克蘭事件主要涉及到歐美國家,而目前表態要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的同樣也是以美國、歐盟、英國、德國等等。所以不排除俄羅斯會以半導體材料斷供等措施進行反制,最終供應問題很可能會對歐美半導體廠商造成較大影響。
不過也有外媒爆料稱,白宮已經對芯片行業發出警告,提醒企業應對可能由制裁引發的材料供應問題。但按照上文提到半導體材料供貨驗證周期至少半年以上,恐怕一旦供應被切斷,短期內芯片廠商將很難找到替代產品。
而對于國內相關產業而言,首先是供應上大概率不會受到很大影響,另外國內在半導體級氣體上已經有本土供應商能夠提供,包括華特氣體、凱美特氣等,所以影響不會太大。
只是在全球芯片交期持續延長,缺芯狀況仍未真正好轉的情況下,細微的供應受限情況都很可能會造成蝴蝶效應,影響被無限放大。而最終事件的發展,還要看各國對于俄烏局勢會做出怎樣的行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半導體材料
+關注
關注
11文章
567瀏覽量
29957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99瀏覽量
39658 -
制裁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67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炬烜科技亮相2025俄羅斯電子元器件展
俄羅斯電子元器件展于俄羅斯當地時間:4月15日上午9點,盛大開幕。此次展會展品豐富、展出了我公司全系列“FT”晶振、電感、IC等電子元件。
看點:超七成半導體A股披露業績 國內手機市場5G手機占比91.5% OpenAI上線OpenAI學院
統由國家應急語言服務團秘書處和北京語言大學迅速組建的語言服務支持團隊,利用 DeepSeek 開發完成;只用了短短七小時。至今緬甸已有 700 余人持續使用該平臺,這是中國大模型首次用于地震國際救援。 超七成半導體A股披露業績
砥礪創新 芯耀未來——武漢芯源半導體榮膺21ic電子網2024年度“創新驅動獎”
殊榮不僅是業界對武漢芯源半導體技術突破的認可,更是對其堅持自主創新、賦能產業升級的高度肯定。
作為國產半導體領域的生力軍,武漢芯源半導體始
發表于 03-13 14:21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家半導體芯片公司
突出表現的半導體企業。以下是基于技術創新、市場地位及發展潛力綜合評估的十家最值得關注的半導體芯片公司(按領域分類):
1. 芯馳科技(SemiDrive)
領域 :車規級主控芯片
亮點 :專注于智能
發表于 03-05 19:37
Ceva助力歐冶半導體升級ADAS芯片組
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產品和軟件IP授權許可廠商Ceva公司近日宣布,智能汽車平臺AI系統級芯片(SoC)解決方案提供商歐冶半導體公司(Oritek Semiconductor)已成功獲得C
全球半導體代工龍頭企業齊聚上海,共同探討半導體代工趨勢與技術革新
半導體制造是半導體產業鏈中的關鍵化環節,受益于新興應用的爆發增長,全球代工市場的增長趨勢隨之擴大。根據IDC的預測,全球代工
發表于 12-03 14:15
?387次閱讀

中國半導體的鏡鑒之路
地位,他相應的會有一個很強的“反彈”。
1985年,日本第一次登頂成為全球芯片霸主之后,1986年,美國發動了第一次美日半導體戰爭,后面我會講為什么叫第一次。
后來,簽訂了美日
發表于 11-04 12:00
作為產業上游關鍵,國產半導體材料進展如何?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為146億元,同比增長12%;2016-2023年復合增長率為10%,高于同期全球增速(5.3%)。半導體
預計2025年全球半導體封裝材料市場規模達260億美元
近日,SEMI、TECHCET和TechSearch International聯合發布了最新的全球半導體封裝材料展望(GSPMO)報告。該報告指出,受各種終端應用對半導體的強勁需求推
作為產業上游關鍵,國產半導體材料進展如何?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為146億元,同比增長12%;2016-2023年復合增長率為10%,高于同期全球增速(5.3%)。半導體
俄羅斯電子元器件展:俄羅斯微電子論壇-ExpoElectronica 全力支持
2024 年 4 月 16 日,2024 年 俄羅斯微電子論壇 的回顧和分析會議在莫斯科:ExpoElectronica俄羅斯國際電子元器件、組件、模塊及加工設備與技術展(以下簡稱“俄羅斯電子元器件

全球半導體制造業邁向新高:SEMI預測未來兩年產能大幅提升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全球半導體制造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根據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最新發布的《世界晶圓廠預測》季度報告,為了滿足芯片需求持續增長的需求,全球
俄羅斯首臺光刻機問世
據外媒報道,目前,俄羅斯首臺光刻機已經制造完成并正在進行測試。 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副部長瓦西里-什帕克(Vasily Shpak)表示,已組裝并制造了第一臺國產光刻機,作為澤廖諾格勒技術生產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