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火災情況,全國共接報火災21.9萬起,較大火災29起,共有625人因火災死。從起火場所看,居住火災較為突出,共接報居住場所火災8.3萬起,共造成503人死亡,雖然起數占火災總數的38%,但死亡人數占總數的80.5%,其中較大火災21起,占較大火災總數的72.4%。
一個個完整的家庭就這樣在大火中破滅,回頭看火災背后的原因,更是令人唏噓。從公布的數據來看,居住場所已成為火災事故,特別是亡人火災的高發區和重災區。
利好政策推進“智慧消防”建設
2020年4月1日發布的《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建設消防物聯網監控系統,各地區積極推廣應用物聯傳感、溫度傳感、火災煙霧監測、水壓監測、電氣火災監控、視頻監控等感知設備,加強消防安全智能化、信息化預警監測,實現消防數據物聯感知、智能感知。
2021年8月實施的《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三十八條提出,鼓勵高層民用建筑推廣應用物聯網和智能化技術手段對電氣、燃氣消防安全和消防設施運行等進行監控和預警。
消防安全始終是伴隨著人們安居置業的話題,它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居民安全等問題密切相關。如何預防火災的發生,一直是人們所關注與研究的問題。而今,隨著物聯網的蓬勃發展,消防安全已迎來新的變革。
“智慧消防”精準破解居住場所消防難題
漢威智慧消防以傳感器為核心,以“打早、滅小”作為目標導向,利用物聯網技術整合消防設備,通過無線終端、物聯網平臺和傳感探測設備等,提高住宅火災防控能力。
線上監測——構筑有力的安全防線
“漢威小微場所智慧消防管理平臺”通過加裝煙感報警器、燃氣報警器、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和攝像頭等物聯網設備,以達到對居住場所的用電、用氣、煙霧等異常情況的線上監測,切實提高火災監測的實時性和及時性,實現火災的早發現、早處理。
多角色管控——預警信息不遺漏
可綁定家人、物業、微型消防站等多種角色,集本地聲光、電話、短信、公眾號、監管中心五重警報方式,及時調取聯系人資料、聯動周邊資源,提高警情處置的及時性。
24小時監測——預防夜間火災
夜間小火在初起階段不易被發現,漢威智慧消防提供7×24小時在線監測和預警服務,做消防的“打更人”。監管單位和家人可隨時隨地查詢和接收隱患、預警信息,實時掌握安全狀態。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通過獨立報警系統、物聯網科技化手段來提升安全管理力度和火災防控能力已成為居住場所發展的必然趨勢。漢威科技將繼續踐行社會責任,深度發掘大數據潛能,對智慧消防系統架構明確部署,建設城市物聯網消防遠程監控系統以實現動態感知、智能研判、精準防控,從而更好地為消防工作建設提供信息化、科技化支撐。
-
探測器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653瀏覽量
73253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9瀏覽量
377093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8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