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歷史可以追溯到1886年,卡爾·奔馳設計出的世界首輛三輪汽車,1888年奔馳就生產出世界上第一輛可供出售的汽車,1893年世界上第一個汽車牌照和駕駛證在法國頒發。回到國內,中文“汽車”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的“激銅輪自轉之法,加以火蒸汽運,名曰汽車”,清末明初,汽車被用來代指行駛于鐵路上的蒸汽火車,直到1905年之后,才開始有我們俗知的機動車定義。
從第一輛汽車的出現到現在僅過去了130多年,但汽車的樣式和功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汽車出現初期,其功能僅被賦予了代步工具的角色,在設計和制造上,更多的是考慮如何更快地將乘客送達目的地。但隨著交通事故的不斷出現,安全這一需求被提及,安全氣囊、安全帶等保護駕駛員和乘客及殼體緩沖用來保護行人等安全設計成為評價一輛汽車的重要標準。隨著互聯網的出現,越來越多高級輔助駕駛功能也被應用到汽車上,娛樂化、智能化等與代步工具、安全屬性無關的標準,也成為消費者購買與否的重要考慮因素,“車機”則是實現汽車娛樂化的重要工具。
車機指的是安裝在汽車上的車載信息娛樂產品的簡稱,車機可以實現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乘客與汽車之間的交互。車機的發展也具有很明顯的時代特征,隨著科技的發展,車機從早期的收音機、CD、DVD、導航,逐漸朝著智能化、信息化發展。目前車機的功能除了傳統的收音機、音樂視頻播放、導航功能以外,還實現人與車,車與外界的信息通訊,高級輔助駕駛系統的實現,不僅增強了駕駛員的駕車體驗,還讓駕駛過程變得更加安全和便利。
車機的發展主要分為3個階段,起初的車機是以影音娛樂為主的傳統車機,在這一階段中,車機的主要功能就是在車輛被使用過程中,可以播放音樂,音頻新聞等內容,操作方式主要是駕駛員通過控制實體按鈕等來操作車機的工作;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車機技術也獲得了飛躍,隨著互聯網應用到車機,語音交互、手勢識別等技術的發展,車機可玩性變得更高、實用性更強,如駕駛員或乘客可直接通過語音來讓車輛播放音樂,設置導航,可以通過車機來讓玻璃升降,但此時的車機還是以人類操控為主,通過人類給出的指令完成對應的動作,現在的車機就處于這一階段。
經常看到有關互聯網企業造車(相關閱讀:淺談手機制造企業造車)、甚至造車企業入局手機的新聞,究其底層邏輯,都是為了讓車機的應用場景變得更寬,操作性更強,互聯網巨頭在車機領域的主要解決方案有2種,一種是將車機作為手機延伸的車機技術,主要是將現在智能手機上的功能,如音樂軟件、導航軟件等通過車機的方式呈現,將在手機上已經成熟應用的軟件放到車輛上,讓車機實現部分智能手機的功能。另一種就是基于底層操作系統的整體車機解決方案,這一方案就是獨立于手機系統重新開發一個車機系統。
不同于手機已經是安卓、蘋果2分天下(也可成為安卓、蘋果、鴻蒙3分天下),車機系統還屬于百家爭鳴的階段,由于整車廠對于自身數據的保護,在車機系統的選用上也更為謹慎,很多互聯網企業,都希望能在汽車市場分的一杯羹,但是由于整車廠對于數據的保護,互聯網企業無法獲得有價值的汽車數據,從而提升自身車機的新能。
智駕最前沿認為,很多傳統車企擁有更多的車輛信息獲取渠道,但在車機的設計上并不是特別完善,且隨著手機占據人們日常生活比重的逐漸加大,將手機與車機互聯生態化的發展模式越來越清晰,通過手機來完成開關門、遠程呼叫等功能也逐漸變成現實。車路協同的概念,讓車與車,車與人之間的信息實現互通,而手機就是行人信息輸出的重要端口,這就進一步促進了手機系統和車機系統融合的必要性。未來手機行業與汽車行業的分割線將會越來越模糊,而由于互聯網企業(更多是手機企業)與傳統車企之間的企業文化與觀念并不能一致,跨界合作較為困難,這就導致互聯網企業造車與車企造手機這些現象的出現。
如前文所述,現在的車機系統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如奧迪的MMI、上汽的斑馬智行等。但未來的車機發展將會和手機系統一樣,形成某家或某幾家獨大的態勢,隨著車路協同概念的提出,為更好地實現車路協同,車機系統的統一也將會成為必然,未來更有可能會有一家如谷歌這類的車機系統企業,給眾多主機廠提供提供獨立的車機系統,成為車機行業的領航者。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普及,未來的車機系統也將會成為自動駕駛系統的管家,服務乘客出行。智駕最前沿認為,在自動駕駛系統達到L3至L4時,車機系統將會從現在的人類操控車機系統,讓車機系統工作的被動式作業,變成根據駕駛員的駕車習慣主動調節空調及座椅的主動式作業,在駕駛員進入駕駛位置后,車機系統可以分析駕駛員(如果某一車輛有多個駕駛員),并將該駕駛員的駕駛習慣進行讀取,再主動調節車輛的空調溫度和座椅位置。
在自動駕駛實現真正商用化后,車機系統將更為智能,此時的車機系統將會達到人工智能階段,就像是現在的手機系統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車機系統助手,可以用來服務大家的出行娛樂、安全需求。在乘客進入自動駕駛汽車后(共享化下的自動駕駛世界為例),車機系統可以與乘客攜帶的手機系統進行交互,將乘客的出行習慣直接通過手機系統同步給車機系統,如果乘客忘記攜帶手機,自動駕駛汽車還可以通過掃描臉部信息等方式獲取乘客的出行習慣,在乘客出行過程中,車機系統可以主動播放乘客喜歡的音樂或之前在家時未看完的影片,車機系統還可以根據乘客在手機內輸入的備忘錄,及時提醒乘客,根據乘客備忘錄的緊急程度,在必要時(如乘客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睡著無法及時對自動駕駛汽車做出決策指令),可以主動做出決策,將乘客帶至目的地。
自動駕駛將會是智能時代的產物,車機系統將會成為自動駕駛時代的出行管家,讓乘客出行變得更加有趣。對于車機系統的未來,大家怎么看?歡迎關注智駕最前沿并留言交流。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99瀏覽量
107598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45瀏覽量
167097 -
車機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89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