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塔林理工大學和愛沙尼亞生命科學大學的研究員正在嘗試使用3D打印技術生產軟磁芯
磁芯是一種具有高磁導率的片狀磁性材料。它們通常被用于各式電氣系統和機器中的磁場引導,包括電磁鐵、變壓器、電機、發電機、電感器和其他磁性組件。
至今,由于磁芯效率較難保持,所以磁芯的3D打印問題一直是個挑戰。該研究團隊現已提出一種全面基于激光的增材制造工作流程,稱該工作流程可以產生優于軟磁復合材料磁性的產品。
3D打印電磁材料
具有電磁特性金屬的增材制造是一個新興研究領域。電機研發團隊正在開發和集成自己的3D打印組件并將其應用到系統中,設計自由是創新的關鍵之一。
例如,具有磁性和電氣特性的3D打印功能性復雜部件能為定制的嵌入式電機、執行器、電路及變速箱鋪平道路。這樣的機器可以在數字化的制造設備中生產,只需較少的裝配與后處理等,因為許多部件都是3D打印。
但礙于種種原因,3D打印大型復雜電機部件這一愿景并未實現。主要是因為設備方面有某些需要達到具有挑戰性的要求,例如用于提高功率密度的小氣隙等,多材料組件的問題更不用說了。
因此到目前為止,研究主要集中在更“基本”的部件上,如3D打印軟磁轉子,銅線圈和氧化鋁導熱器。當然軟磁芯也是重點之一,但在3D打印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障礙是怎樣最大限度地減少磁芯損耗。
上圖:一組印刷的樣品立方體,展示了激光功率和印刷速度對磁芯結構的影響。照片來自塔林理工大學。(圖片來源:塔林理工大學)
優化后的3D 打印工作流程
為了展示優化后的3D打印磁芯工作流程,研究人員確定了應用的最佳工藝參數,包括激光功率、掃描速度、艙口間距和層厚度。
該團隊還研究了退火參數的影響,以實現最小的直流損耗、準靜態、遲滯損耗和最高磁導率。確定最佳退火溫度為1200°C,相對密度最高為99.86%,最低表面粗糙度為0.041mm,滯回損失最小為0.8W/kg,極限屈服強度為420MPa。
最終經研究人員證實,基于激光的金屬增材制造是一種可行的3D打印可應用于電機的磁芯材料方法。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該團隊打算表征零件的微觀結構,以了解晶粒尺寸和晶粒取向,以及它們對磁導率和強度的影響。研究人員還將進一步研究優化3D打印核心幾何形狀的方法,以提高性能。
上圖:能量輸入對3D打印磁芯表面粗糙度的影響
3D打印和磁性的結合給一系列新的應用領域帶來啟發,不僅僅是電機。今年早些時候,由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使用3D打印技術開發了一套微型納米磁鐵。這種納米磁鐵采用定制的3D打印工藝,形狀類似于DNA雙螺旋,在粒子捕獲、成像技術和智能材料等領域顯示了它的發展前景。
在其它地區,西班牙跨學科研究中心IMDEA納米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種利用回收材料進行3D打印磁鐵的新方法。這項工作是為了解決全球疫情期間的供應鏈問題,制造業材料的缺乏包括制造磁鐵所需的材料。
審核編輯 :李倩
-
電機
+關注
關注
142文章
9101瀏覽量
146571 -
磁芯
+關注
關注
6文章
293瀏覽量
23229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6文章
3564瀏覽量
109737
原文標題:3D打印技術“上天入地”之電機磁芯
文章出處:【微信號:wwygzxcpj,微信公眾號:電機技術及應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3D打印技術,推動手板打樣從概念到成品的高效轉化
有源晶振在3D打印機應用方案
3D打印在珠寶行業的設計和制造應用-CASAIM
![<b class='flag-5'>3D</b><b class='flag-5'>打印</b>在珠寶行業的設計和制造應用-CASAIM](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5/84/wKgaoWc9mvOAS58VAAEGDusqfUY227.jpg)
3D打印技術應用的未來
維愛普3D打印設備工字電感磁芯:驅動創新與高效的科技核心
3D打印汽車零部件建模設計3D打印服務
![<b class='flag-5'>3D</b><b class='flag-5'>打印</b>汽車零部件建模設計<b class='flag-5'>3D</b><b class='flag-5'>打印</b>服務](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C/43/wKgaomaQxHSAcfAYAAG7FkOXbh0843.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