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開發設計活動中,云服務的切入已經稀松平常了,芯片設計也不例外。云端設計開發帶來了成本、性能和安全上的三重優勢,也讓不少IC設計廠商、EDA廠商選擇上云。此前我們已經介紹了許多EDA廠商上云后提供的優勢,EDA云服務供應商,尤其是硬件供應商如何打造這樣一個平臺卻少有人知道。近日,英諾達(成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線上發布了《云上結束——EDA仿真加速器云平臺白皮書》,其中闡述了EDA硬件上云的挑戰,我們就此為大家解讀一下。
EDA硬件上云
與傳統的云服務廠商不同,EDA仿真驗證的云供應商不是簡單地購置通用服務器后,在上面安裝EDA軟件即可,而是需要基于專用EDA硬件加速器構造數據中心,比如Cadence的Palladium、Mentor的Veloce或是新思的Zebu等等。 但對于IC設計公司來說,這些加速器的成本可不低,一臺的價格可達上千萬,云服務廠商就更不用說了,要想客戶提供云服務也得準備10臺以上的加速器。況且作為云服務廠商來說,也不是買到硬件后就能開展公共云服務的,不少市面上的EDA加速器都是只賣不租的,所以還得和EDA硬件廠商簽署合作協議,才能開展此類業務。
Palladium Z1 / Cadence 就拿英諾達的云平臺來說,英諾達與Cadence簽署了Palladium硬件仿真加速器和Protium原型驗證硬件的中國區云服務獨家代理協議,才得以提供Cadence的Palladium Z1加速器。同時英諾達還與Cadence展開技術與人才培訓合作,打造了一支高效的團隊,從而保證給到從Cadence那直接購買硬件等同的技術支持服務,比如搭建驗證環境、配置輔助設備等等。
逃不開的安全問題
接著就是IC設計公司頻繁考慮的安全問題,在如今的網絡架構下,網絡安全其實倒不是他們最憂心的一環,畢竟市面上已經有了不少成熟的網絡防火墻解決方案,反倒是通過物理訪問引發的安全問題,讓人產生了是否選擇上云的疑慮。試想一下,如果你將自己的設計放在云端,而某人通過物理訪問服務器獲取了你的設計,那可就是嚴重的機密泄露了。所以,機房本身的安全也是要保證的。 就英諾達給出的安全方案中,用戶可以自行選擇數據在云平臺上保存的時效,同時加入了7*24小時的專業動環+視頻監控,監控視頻可保留3個月,在訪問上從園區、辦公區、操作間和核心區乃至機柜和設備都設置了分級權限。即便是管理遠程登錄,也有嚴格的IP和驗證限制。如此一來,充分杜絕了物理訪問上的安全問題。
上云真的省錢嗎?
對于任何云服務來說,合理的商業收費模式才是持續運營下去的根本,以英諾達為例,他們是通過等效邏輯門來分配硬件加速器資源的,客戶可選的最小容量為3200萬等效邏輯門,但本身資源利用和使用時間都給到了彈性選項,解決硬件資源閑置率高,或者項目過多峰值資源不夠用的情況。這也就是為何云服務越來越流行的原因,一切以最大化資源利用率為目標,再加上疫情導致的居家辦公,EDA硬件上云可以說是完成芯片仿真驗證的最佳方式之一。 除此之外,國內不少城市都給出了EDA采購政府補貼政策,比如深圳、上海和成都等。以成都為例,成都高新區本身就對購買IP、EDA工具提供年度總額最高500萬元的補貼,不僅如此,由于英諾達的硬件云平臺已經被納入成都市高新區公共技術平臺中的集成電路領域公共技術平臺,成都本地公司使用英諾達的硬件云服務還能獲得額外的政府補助。
結語
當下的芯片設計流程中,還是有很大一部分設計周期和成本花在驗證上,各家EDA廠商的硬件驗證系統已經成了加速設計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云技術的應用或許是讓這類專有硬件擁有更大客戶群的機遇所在。
審核編輯 :李倩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29 -
加速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807瀏覽量
38093 -
eda
+關注
關注
71文章
2788瀏覽量
173879
原文標題:?EDA驗證硬件上云存在哪些挑戰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