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利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MEMS聲學傳感器項目榮獲“第十一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在今年盛夏,蘇州敏芯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敏芯股份”)迎來了火熱的重磅獎項“收割期”。
這不禁讓我們好奇敏芯究竟有著怎樣的創新魔力呢?日前,感知芯視界記者對敏芯股份副總經理張辰良進行專訪。圍繞敏芯從初創到上市的變化、多元化產品技術的布局以及MEMS麥克風未來發展等話題,張辰良先生同記者分享了他的獨到見解。
據介紹,張辰良于2012年起出任敏芯股份副總經理,主管市場銷售事務。此前張辰良曾擔任中科院聲學所工程師、日本羅姆株式會社北京事務所所長,在半導體領域積累了二十多年豐富的行業經驗。
介紹敏芯之前,首先得從半導體領域的新興技術MEMS說起。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即微機電系統,是指通過精密機械加工、光刻、刻蝕、薄膜等半導體技術制作的一體式微型器件或系統,可應用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自動化、醫療電子等多個領域。
作為本土早一批布局MEMS領域的企業之一,敏芯創立于2007年,十五年來堅守匠“芯”,打造中國的MEMS技術平臺型企業,實現全產業鏈自主化布局。目前,敏芯已實現多品類、多層次產品布局,傳感器出貨量已突破十五億顆,聲學傳感器芯片出貨量全球第三。
在專訪中,張辰良坦言,“我們經過十多年的研發,敏芯克服一窮二白的窘境和虧損八年的困境,最終在2016年首次迎來了盈利”。在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敏芯股份于2020年8月在科創板上市。
張辰良在采訪中對MEMS整個行業以及麥克風的前景充滿期待,同時他提到,相比半導體,麥克風產業市場份額小,如果有太多盲目資金投入進去,容易導致市場過熱,勢必引起不良內訌和內卷。他希望行業內各界攜手打造良性的競爭生態,共同做大做強本土MEMS產業。
以下是專訪對話內容:
獨家專訪
打造MEMS技術平臺型公司
Q:敏芯股份被業界譽為“MEMS芯片第一股”,請您分享上市以來有哪些新變化?
張辰良:一是企業人員規模不斷擴大。我們從2018年不到100人發展到現在近600人。
二是實現了產業鏈上的自我布局。我們用了8年時間??布局產業鏈,并處于虧損狀態,直到2016年我們才實現盈利。之前受資金限制,無法進行完整產業布局,很多創新產品沒法量產。IPO以后,我們敢于去做以往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比如,在2019年投資子公司德斯倍,專注于MEMS封裝。在完善MEMS產業鏈上,我們參股了蘇州園芯產業投資中心,積極打造MEMS中試fab平臺,建成投產后,將極大提升敏芯股份的MEMS產業支撐能力。
三是產品線更加多元化。有了完整產業鏈?布局,只要技術上能攻克,我們就敢于去做一些創新產品設計和落地,敏芯近幾年推出來了很多新產品。
Q:請您介紹敏芯多元化產品線和應用情況?未來有哪些新產品規劃?
張辰良:談及產品線,敏芯有大眾熟知的傳統MEMS“三大件”,其中在全球市場規模最大的是慣性產品。目前,敏芯加速度傳感器已量產,??陀螺正處在研發階段,并拿到了江蘇省成果轉化項目。
第二是消費類氣體壓力傳感器,比如應用在電子煙、手表等市場,現已開始批量出貨并打入了著名品牌客戶供應商名單。子公司靈科傳感主要布局應用在汽車、醫療等方面的壓力傳感器,2021年營業額高達幾千萬元。
具體來說,靈科應用在汽車靠椅氣囊壓力檢測、VBS剎車、鋰電池包壓力檢測等方面的壓力傳感器已開始小批量出貨,并打入知名企業項目。靈科應用在醫療領域的傳統電子血壓計產品,已被國內多家Tire one客戶廣泛采用,在市場占有30-40%左右的份額。
壓力傳感器產品種類繁多,我們將其比喻成小批量、多品種,??一個“小山包”就是一個市場應用,很多市場應用匯集成了全球17億美元市場。因為壓力傳感器的特點,往往出現“大公司看不上小市場,小公司又做不到產品種類全”的問題。
第三類是MEMS麥克風,主要應用在手機、電腦、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市場。除了這“三大件”以外,敏芯也布局了很多新產品,比如比如骨震動傳感器,力傳感器等正結合各個市場應用做不同的產品定義。
技術創新是我們一貫的基因。敏芯的定位是打造MEMS技術平臺型公司。簡而言之,所有MEMS相關的技術都要去布局。
Q:請您談談對本土MEMS產業發展的期待?
張辰良:近年來,敏芯無私地為整個MEMS產業布局進行賦能。
比如,2012年,敏芯和華潤合作共同完成國家02專項,推動建立了國內第一條可對外的MEMS fab廠,通過02專項在華潤導入了MEMS制造工藝,首創了國內MEMS fab技術能力的里程碑事件。2015年,敏芯和華天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自有知識產權的麥克風封裝技術轉移給華天,培養了華天可對外的MEMS封裝技術能力。
我們國內MEMS產業還很弱小,敏芯無私地去做這些產業賦能,初衷和期待在于促進國內所有廠商共同將MEMS行業做大做強,形成國產突破的良好氛圍。
獨家專訪
堅守初心,肩扛MEMS“中國芯”大旗
Q:請問您如何看待當下MEMS麥克風芯片競爭格局?
張辰良:按照趨勢來看,MEMS麥克風市場還會繼續增長。對于芯片競爭格局,一方面,近年來行業領頭羊K**市場份額在下降,原因在于失去了以技術創新來引領市場的能力。
整體來看,國內廠家和行業龍頭存在一定的技術差,但在一些關鍵技術指標方面,我們和行業龍頭的技術差在逐漸縮短。在一些細分領域,敏芯甚至已經領先。比如ANC主動降噪耳機用到的麥克風,我們就較早地定義出來了。所以在整個競爭格局中,隨著創新驅動力減緩,進入產業鏈及成本PK階段,咱們中國企業就有機會彎道超車。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產業鏈的成熟,多家自研芯片逐漸落地,即使一時還不夠成熟,無法打入品牌客戶,但在一些夠得到的市場,本土企業已將價格殺得很爛,變成了同質化競爭,行業洗牌已經開始。
我認為行業洗牌是好事情,經歷洗牌后勝者為王,但過程很殘酷。行業洗牌能不能勝出,在于晶圓技術迭代能力和產業鏈成熟度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行業競爭到極致無非就是看這些關鍵因素。
Q:請問您如何看待本土MEMS麥克風廠商的國際市場地位?
張辰良:從權威調研數據來看,MEMS麥克風市場確實都以國內供應商為主,但從芯片角度看,國外的英飛凌和樓氏兩家加起來已占據全球市場超80%份額,第三名雖是敏芯,但市場份額很小。
因此,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打造MEMS麥克風中的“中國芯”任重而道遠。在這方面,無疑敏芯走在了前面,無論是產品市占率、客戶品質、??應用場景,還是出貨量都已經占得先機。
展望未來,麥克風產品有機會全部是中國供應商。原因在于MEMS麥克風替代的市場是傳統駐極體麥克風,而傳統駐極體麥克風的產業鏈和生態都在中國。雖然目前本土芯片市占率不高,但后續增長會很快。
我們希望本土MEMS廠商共同來搭建生態圈,將“中國芯”做強做大。敏芯也義不容辭,一定扛起大旗,不斷擴大??“中國芯”的市場份額,而不是止步于市場終端的占有率。
Q:請您談談本土企業需要具備哪些核心優勢才能應對激烈競爭?
張辰良:首先要順應當下的國際形勢,近些年剛好處在國產替代的風口,敏芯是國內相對稀缺的實現了MEMS傳感器全生產環節國產化的廠商,有望受惠于國產替代紅利,這是天時。
另外,我們在接觸品牌客戶后認識到,獲得認可,遠遠不止一款產品,重要的是產品多元化、整個產業鏈??布局和質量體系建設。因此,敏芯在不斷順應MEMS的發展方向和生態建設,逐漸從fabless模式轉向IDM模式。
我們在不斷轉變中,獲得了越來越多品牌客戶認可,側面也反映了敏芯在質量體系和平臺建設等多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績。
經過這么多年磨合和認知,我認為應對競爭需具備的核心優勢主要體現在:第一,要有核心的晶圓技術。第二,要有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具備品牌客戶看重的平臺體系、質量建設、企業文化、價值觀等關鍵要素。
獨家專訪
麥克風新興應用爆發離不開大生態的支撐
Q:請您談談MEMS麥克風將在哪些新興領域獲得大規模應用?
張辰良:未來麥克風有望在元宇宙(VR/AR)、汽車智能駕駛、智能機器人等新興市場獲得更多應用,需要強調的是,任何一款產品的爆發式應用離不開大生態的支撐。
舉個例子,早在15年前就有很多初創公司專注VR/AR市場,結局是存活者少。原因在于15年前沒有5G低延時高速傳輸,更沒有智能算法等一系列生態上的技術創新,去帶給用戶好的體驗。整個生態不支持,做出來的產品效果自然就要打折扣。
另外,大家也可以感受到,最近幾年手機等消費電子市場增長乏力。行業內的數據顯示,消費者平均換手機時間是三年,再疊加疫情等外部因素,換機周期一直在加長。我認為根本原因在于新機沒有創新和吸引力,欠缺打動人心的爆點。
長遠來看,我很看好手機等消費市場的未來發展,判斷來源自上述邏輯。現在整個生態上的人工智能、高速傳輸、智能算法、大數據等硬件產品需具備的創新技術一直在不斷迭代和應用,拉動著各個行業的發展,推出創新性的硬件產品只是時間問題。
Q:請您談談國產MEMS麥克風企業和國外廠商的差距有哪些?發展機會在哪里?
張辰良:第一個劣勢是以前接觸不到頭部客戶,不知道下一代客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因此在產品定義方面存在差距。可喜的是,現在這方面的差距在逐步彌補。第二個劣勢體現在品牌知名度上,相比行業老大,我們確實要不斷去積累。
談完劣勢和差距,剩下就是我們本土企業的優勢,比如本土企業的勤奮、服務客戶快速響應、產業鏈和成本優勢等。我相信,隨著本土企業不斷打入頭部客戶供應鏈,第一時間拿到產品定義信息,憑借種種優勢,我們一樣可以用創新技術來引領市場。
本土企業未來的發展機會,在于保持技術先進性。比如,敏芯現在所做的產品技術研發完全是自主知識產權,如果我們更高技術指標的麥克風產品能如期落地并得到驗證,我相信和國外廠商技術上的差異將越來越小。
因此,我們認為MEMS細分領域中的麥克風是最有機會突圍的。得到頂級大客戶和品牌客戶的認可差不多需要3-5年時間,我們的心態可以放平穩些,一點點去突破。
(完)
審核編輯 :李倩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86瀏覽量
39052 -
MEMS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2瀏覽量
21203 -
敏芯股份
+關注
關注
0文章
74瀏覽量
163
原文標題:媒體聚焦 | 敏芯股份副總經理張辰良:挺進世界前列,扛起MEMS“中國芯”大旗
文章出處:【微信號:敏芯股份,微信公眾號:敏芯股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敏芯股份2024年營收預計近5億
飛騰公司與鞍鋼數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敏芯股份榮獲2023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
大華股份與中移鐵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三峽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吳勝亮一行調研穩石氫能,AEM電解水制氫技術獲認可。
![中國三峽集團<b class='flag-5'>副總經理</b>、黨組成員吳勝亮一行調研穩石氫能,AEM電解水制氫<b class='flag-5'>技術</b>獲認可。](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5/CB/wKgaombVHqmAWU1KABcOYQY7CDg96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