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嵌入式軟件開發中,一個項目往往需要多人協作完成。
比如A需要完成項目的整體邏輯功能,而整個邏輯功能包含許多具體的小功能,但A又沒有時間或能力來實現這些小功能,這時可以讓B來協助實現函數內部的功能。
通常的思路是,B寫好某個函數后,A直接通過B聲明的函數調用即可。但這會有一些問題,例如B寫好函數之后,A只能使用B聲明的函數名來使用,假如B聲明的函數名的命名規則很不符合A的口味,A用起來就很不爽,哈哈。那這樣怎么辦呢?聰明的A可以自己再聲明一個自己喜歡的函數名,并通過函數指針傳遞的功能來獲得B的功能。
下面來講一下具體實現:
聲明函數指針-A負責
比如A需要一個求和功能的函數,但他沒時間寫,他可以自己先聲明一個函數指針:
//a中聲明一個指針函數,其函數內部的功能需要另一個人b來完成 int (*mysum)(int, int)=0;
這個看起來和普通的函數聲明很像,都有函數名,返回值類型與參數類型,但該函數名前有一個星號,表示它是函數指針,另外其函數實體可以先初始化為0。
函數指針賦值-A負責
這一步相當于函數指針初始化,也相當于函數注冊,就是將A聲明的函數指針,通過指針賦值的方式,來獲得B實現的函數功能,相當于是給B寫的函數套上一層A的殼:
//初始化指針函數,傳入 b寫的函數的函數名, //通過函數指針賦值,main中聲明的函數,就可以使用b寫的函數功能了 int init_mysum_func(int(*func_handle)(int,int)) { mysum = func_handle; return 0; }
函數的具體實現-B負責
B這個人只要按照A聲明的函數指針的格式(返回值與參數類型一致,函數名可以隨意)完成函數內部功能即可,這里以簡單的求和為例,在b.h文件中,B實現的功能如下:
int sum_by_b(int a, int b) { return a+b; }
項目整理邏輯-A負責
項目邏輯很簡單,就是求1+2的值,這時A在使用自己聲明的mysum之前,初始化(注冊)一下該函數(將B寫的函數“sum_by_b”套上A寫的殼“mysum”),然后就可以使用了,使用實例如下:
int main() { int res = 0; init_mysum_func(sum_by_b);//初始化指針函數, 將 b完成的函數功能賦予a聲明的函數 res = mysum(1,2);//使用a聲明的求和函數進行求和,其內部實現其實的b完成的 printf("mysum(1,2) = %d",res); return 0; }
測試結果:
mysum(1,2) = 3 -------------------------------- Process exited after 0.007424 seconds with return value 0 請按任意鍵繼續. . .
附:整個測試代碼
b.h
int sum_by_b(int a, int b) { return a+b; }
a.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b.h" //a中聲明一個指針函數,其函數內部的功能需要另一個人b來完成 int (*mysum)(int, int)=0; //初始化指針函數,傳入 b寫的函數的函數名, //通過函數指針賦值,main中聲明的函數,就可以使用b寫的函數功能了 int init_mysum_func(int(*func_handle)(int,int)) { mysum = func_handle; return 0; } int main() { int res = 0; init_mysum_func(sum_by_b);//初始化指針函數, 將 b完成的函數功能賦予a聲明的函數 res = mysum(1,2);//使用a聲明的求和函數進行求和,其內部實現其實的b完成的 printf("mysum(1,2) = %d",res); return 0; }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125文章
19438瀏覽量
313122 -
指針
+關注
關注
1文章
484瀏覽量
70910 -
函數指針
+關注
關注
2文章
57瀏覽量
39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周立功手把手教你學嵌入式編程:函數指針與指針函數的應用
嵌入式系統驅動、應用等設計開發合作
單片機嵌入式中sprintf()函數怎么使用
瑞薩與臺積電將合作開發28nm納米嵌入式閃存制程技術
嵌入式開發中實用的宏打印函數

嵌入式軟件中的延時函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