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2022下半年,激光雷達的熱度絲毫沒有減弱。在9月份,有包括小鵬G9、蔚來et5、飛凡R7、理想L8等多款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發布或完成上市交付,四款車型分別搭載四家激光雷達供應商的產品,足以看出激光雷達行業百家爭鳴的現狀。
與此同時,同期產業鏈上下游也傳來好消息,禾賽科技表示其車規級激光雷達實現單月交付量突破10000臺,成為全球首家月交付過萬的車載激光雷達公司;9月9日,阜時科技激光雷達接收傳感芯片FL00112,正式通過AEC-Q102認證并量產,成為首批通過國際車規認證的激光雷達SPAD接收芯片;沃爾沃汽車也在近日宣布,未來計劃旗下所有車型都會安裝激光雷達傳感器,這將令沃爾沃成為全球首家全系列車型搭載激光雷達的汽車企業。
隨著激光雷達在今年上市的新能源車型中越來越普遍,業界對于激光雷達的研究,從不同技術路線、到算法、再到汽車上安裝的位置和自動駕駛搭配方案,幾乎就差將激光雷達拆開從每個零部件上進行分析。
確實關于激光雷達拆解、以及內部元器件解析的內容以往并不多見。而真正讓“拆激光雷達”這件事出圈的,還是瘋狂內卷的證券分析師團隊。在經歷過上半年的“拆車”大潮之后,最近民生和中信證券相繼發出“拆激光雷達”的研報,可能又開啟了證券團隊內卷新篇章。
9月底中信證券發布了一份名為《從拆解五款激光雷達看智能駕駛投資機遇》的研究報告,在這份報告中,中信證券研究部拆解了鐳神CH32、鐳神C16、大疆Liovx HAP、速騰聚創M1、圖達通Falcon共五款激光雷達,其中有三款已經被搭載在量產車型上。
從全球激光雷達市場來看,國內企業表現亮眼。根據Yole Intelligence的數據,2021年自動駕駛領域在ADAS前裝量產的定點數量上,中國廠商一共拿下了全球50%的份額,遙遙領先于第二名的法國。
而這次中信證券拆解的5款激光雷達都是來自國內企業。從拆解結果來看,激光雷達作為門檻較高的系統整機產品,難度實際上遠高于單獨的激光發射、接收、以及其他芯片等零部件。
由于激光雷達結構精密,要通過車規認證并不是一件易事;同時還包括光學路徑設計的非標,在算法上需要激光雷達廠商與整機設計進行耦合綁定;另外,激光雷達頭部公司出于對系統集成度、成本等因素的考慮,未來會進行SoC整合,將外圍器件集成到SoC中。這些方面都未激光雷達廠商建立了較高的壁壘。
但從目前的拆解中看,在核心的發射和接收、以及處理模塊上,國產器件的滲透率非常低。比如905nm的EEL激光發射器幾乎被艾邁斯歐司朗所壟斷,其低溫漂的性能以及專利壁壘,給產品帶來了巨大的性能優勢。不過隨著多結工藝提升發光功率,VCSEL有望在905nm光源上取代EEL,而VCSEL目前已經有不少國內廠商在布局,包括縱慧芯光、瑞波光電、華芯半導體、長光華芯等。
在接收端上,以SPAD/SiPM為例,這個領域主要是索尼和濱松所壟斷,國際廠商目前在光子探測效率、可靠性、分辨率等方面有較大優勢。目前國內在SPAD/SiPM領域中,靈明光子、南京芯視界、光迅科技以及前面提到的阜時科技都有布局,但從數據上看,在光子探測效率等方面,國內廠商還有進步空間。
除此之外,激光雷達還需要用到眾多高規格的器件,比如在接收端中需要用到TIA高速運放對信號進行放大。目前高速運放領域主要被TI、ADI等海外半導體巨頭壟斷,但部分國內激光雷達公司也在開始自研TIA,比如鐳神智能、禾賽科技。
在數據處理上,根據拆解的信息,大疆Liovx HAP采用的處理方案是FPGA+MCU。目前激光雷達的主流方案是采用FPGA作為主控芯片,這是由于激光雷達還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算法存在反復修改的可能,FPGA可以提供足夠的高效性以及多次迭代修改算法的能力。
總體而言,激光雷達產業受益于智能汽車的發展,在國內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土壤。隨著市場規模加速擴大,也會反哺上游芯片產業本土化的進展。
與此同時,同期產業鏈上下游也傳來好消息,禾賽科技表示其車規級激光雷達實現單月交付量突破10000臺,成為全球首家月交付過萬的車載激光雷達公司;9月9日,阜時科技激光雷達接收傳感芯片FL00112,正式通過AEC-Q102認證并量產,成為首批通過國際車規認證的激光雷達SPAD接收芯片;沃爾沃汽車也在近日宣布,未來計劃旗下所有車型都會安裝激光雷達傳感器,這將令沃爾沃成為全球首家全系列車型搭載激光雷達的汽車企業。
隨著激光雷達在今年上市的新能源車型中越來越普遍,業界對于激光雷達的研究,從不同技術路線、到算法、再到汽車上安裝的位置和自動駕駛搭配方案,幾乎就差將激光雷達拆開從每個零部件上進行分析。
確實關于激光雷達拆解、以及內部元器件解析的內容以往并不多見。而真正讓“拆激光雷達”這件事出圈的,還是瘋狂內卷的證券分析師團隊。在經歷過上半年的“拆車”大潮之后,最近民生和中信證券相繼發出“拆激光雷達”的研報,可能又開啟了證券團隊內卷新篇章。
9月底中信證券發布了一份名為《從拆解五款激光雷達看智能駕駛投資機遇》的研究報告,在這份報告中,中信證券研究部拆解了鐳神CH32、鐳神C16、大疆Liovx HAP、速騰聚創M1、圖達通Falcon共五款激光雷達,其中有三款已經被搭載在量產車型上。
從全球激光雷達市場來看,國內企業表現亮眼。根據Yole Intelligence的數據,2021年自動駕駛領域在ADAS前裝量產的定點數量上,中國廠商一共拿下了全球50%的份額,遙遙領先于第二名的法國。
而這次中信證券拆解的5款激光雷達都是來自國內企業。從拆解結果來看,激光雷達作為門檻較高的系統整機產品,難度實際上遠高于單獨的激光發射、接收、以及其他芯片等零部件。
由于激光雷達結構精密,要通過車規認證并不是一件易事;同時還包括光學路徑設計的非標,在算法上需要激光雷達廠商與整機設計進行耦合綁定;另外,激光雷達頭部公司出于對系統集成度、成本等因素的考慮,未來會進行SoC整合,將外圍器件集成到SoC中。這些方面都未激光雷達廠商建立了較高的壁壘。
但從目前的拆解中看,在核心的發射和接收、以及處理模塊上,國產器件的滲透率非常低。比如905nm的EEL激光發射器幾乎被艾邁斯歐司朗所壟斷,其低溫漂的性能以及專利壁壘,給產品帶來了巨大的性能優勢。不過隨著多結工藝提升發光功率,VCSEL有望在905nm光源上取代EEL,而VCSEL目前已經有不少國內廠商在布局,包括縱慧芯光、瑞波光電、華芯半導體、長光華芯等。
在接收端上,以SPAD/SiPM為例,這個領域主要是索尼和濱松所壟斷,國際廠商目前在光子探測效率、可靠性、分辨率等方面有較大優勢。目前國內在SPAD/SiPM領域中,靈明光子、南京芯視界、光迅科技以及前面提到的阜時科技都有布局,但從數據上看,在光子探測效率等方面,國內廠商還有進步空間。
除此之外,激光雷達還需要用到眾多高規格的器件,比如在接收端中需要用到TIA高速運放對信號進行放大。目前高速運放領域主要被TI、ADI等海外半導體巨頭壟斷,但部分國內激光雷達公司也在開始自研TIA,比如鐳神智能、禾賽科技。
在數據處理上,根據拆解的信息,大疆Liovx HAP采用的處理方案是FPGA+MCU。目前激光雷達的主流方案是采用FPGA作為主控芯片,這是由于激光雷達還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算法存在反復修改的可能,FPGA可以提供足夠的高效性以及多次迭代修改算法的能力。
總體而言,激光雷達產業受益于智能汽車的發展,在國內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土壤。隨著市場規模加速擴大,也會反哺上游芯片產業本土化的進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71文章
4230瀏覽量
1927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SPAD席卷車載激光雷達市場
,SiPM對于目前主流200線以內的激光雷達更具優勢,這是從產品定義的角度考慮。 ? 而從行業的趨勢來看,像禾賽、速騰聚創等頭部廠商聚焦數字化激光雷達的路線表明,SPAD正在取代SiPM成為激
哪吒汽車加速推進南美市場本土化進程
近日,哪吒汽車攜全球化車型哪吒X在巴西舉辦開年以來首次主流媒體及車評人試駕活動,加速推進南美市場本土化進程。哪吒X作為中型純電SUV已進入超過7個海外國家市場,并曾在泰國摘得純電SUV上牌量冠軍,成為中國新能源品牌出海的標桿產品
一則消息引爆激光雷達行業!特斯拉竟然在自研激光雷達?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一則消息引爆激光雷達行業?上周業界流傳的一份會議紀要稱,有自動駕駛專家透露,特斯拉已經設計了自己的激光雷達,并正在與大陸集團合作,將自己開發的激光雷達技術集成到汽車系統
激光雷達,明年要降價至200美元
20萬以下車型。 而最近,禾賽科技CEO李一帆表示,遠距ADAS激光雷達產品計劃在明年價格減半,令激光雷達對于15萬以下更廉價的電動汽車也有吸引力。現階段15萬以上電動汽車的激光雷達采用率為24%,未來將可能躍升至40%。 自研

全場景適用!TS Spectrum高速數字化儀在激光雷達系統中的應用
一、基本介紹 50多年前,激光技術的發展催生了激光雷達 (LIDAR) 系統,該系統在距離計算方式上取得了突破。激光雷達的原理與雷達所使用的原理非常相似。主要區別在于

激光雷達的維護與故障排查技巧
激光雷達(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種利用激光進行距離測量和目標識別的技術。它廣泛應用于無人駕駛汽車、地理信息系統(GIS)、環境監測、航空航天等領域
激光雷達技術的基于深度學習的進步
一、激光雷達技術概述 激光雷達技術是一種基于激光的遙感技術,通過發射激光脈沖并接收反射回來的光來測量物體的距離和速度。與傳統的雷達技術相比,
激光雷達技術的發展趨勢
激光雷達(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技術是一種通過發射激光脈沖并接收其反射來測量距離和速度的遙感技術。它在多個領域,如測繪、環境監測、自動駕駛汽車和無人機等
TS高速數字化儀在激光雷達系統中的應用
一、基本介紹 50多年前,激光技術的發展催生了激光雷達 (LIDAR) 系統,該系統在距離計算方式上取得了突破。激光雷達的原理與雷達所使用的原理非常相似。主要區別在于

光學雷達和激光雷達的區別是什么
光學雷達和激光雷達是兩種不同的遙感技術,它們在原理、應用、優缺點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以下是對光學雷達和激光雷達的比較: 定義和原理 光學雷達
GaN HEMT驅動芯片NSD2017助力解決激光雷達應用挑戰
自動駕駛是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重要發展方向,而具備強感知能力的激光雷達則是L2+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硬件設備。納芯微的單通道高速柵極驅動芯片NSD2017,專為激光雷達發射器中驅

禾賽科技深化合作,激光雷達量產加速
禾賽科技近日宣布,與奧迪、通用、福特等國際知名車企的中國合資品牌達成激光雷達量產定點合作,標志著其激光雷達技術獲得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根據合作計劃,新合作車型將于2025年起陸續啟動大規模量產,進一步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
百度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攜手禾賽AT128激光雷達,共筑自動駕駛新篇章
在自動駕駛技術的浪潮中,激光雷達作為感知層的核心部件,正引領著行業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邁進。近日,激光雷達領域的佼佼者禾賽科技宣布了一項重要合作——成為百度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主激光雷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