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看到有人騎著電動車一沖一沖地前進,心想為什么電動車啟動時老這樣,騎行體驗這么不好?!?原因應該是這樣的:控制器和手柄的設計沒問題,問題是旋轉手柄時的速度和大小的不確定性,畢竟是人而不是機器可以緩慢旋轉手柄,當手旋轉得太多,機車反應又靈敏,速度一下加快,這時人才反應過來旋轉回來減速,速度一下又太慢,如此反復一段時間,對于輕車和功率大的機車這種現象更嚴重,甚至于加快了一些機車的齒輪磨損和啟重時的噪音。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只要在控制器里加上一個啟動緩沖的電路或者微程序而以,為什么各廠商沒有這樣人性化的設計呢?!?。。?!
當然更改現有控制器不現實,那有沒有可能在手柄與控制器之間加一個電路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電容的兩端的電壓特性剛好與需求場景相吻合,兩端電壓不能突變,再加上可調電阻,就組成了一個緩沖器,這時還需要在可調電阻上并聯一個反向二級管,因為手柄減速時應該很快減速,而不應該有緩沖延時。如下圖
經過調節RV1緩沖大小,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感覺,即使大幅快速旋轉手柄,電容兩端的電壓也只是緩慢上升,這時也給了人反應再調速的時間,騎行體驗大幅改善。此電路元件少,穩定性好,易于制作,缺點是剛啟動時有一點延時,最高速有一點降低,比起優點,缺點可忽略。
若有強迫癥,為了克服上述電路的缺點,可進行如下改進:運用運放精確跟隨手柄輸出電壓,因運放輸入阻抗很高,如RV1,R1等可以選高阻值,C1可選小容量的,最高速就不受影響。另一組運放比較手柄電壓,當手柄電壓上升到機車微啟動時才切換到緩沖模式,解決了剛啟動時有一點延時的缺點。當然運放可能需要更高電源電壓,而手柄只有5V,若不另引電壓,就需要升壓電路把5V升為高的電壓,如9V等。基于此進行了制作和實驗,達到了設想的目標,完美…。但電路較復雜,不易制作,因各類機車微啟動電壓有所不同,不易通用,需一定經驗。在此就不上圖了。若大家有更好的方案也可發文來探討一下,謝謝,再見。
審核編輯:湯梓紅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57瀏覽量
115447 -
緩沖器
+關注
關注
6文章
2023瀏覽量
46221 -
軟啟動
+關注
關注
2文章
190瀏覽量
267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