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nuel Mota,Manmeet Walia
從在線交易到流媒體視頻和大數據分析,數據中心被證明是我們智能互聯世界的主力軍。更多的數據加上日益復雜的數據正在導致數據中心架構的轉變。數據中心架構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以解決這兩種潛在的力量:數據中心分解。
為了支持更高效地處理海量數據工作負載,分解的數據中心以計算、網絡、存儲和光學資源為標志,這些資源被分隔在不同的盒子中并以光學方式連接。
讓我們來看看數據中心架構的變化,以及光學技術如何促進這些變化。
對高帶寬和低延遲的不可阻擋的需求
云計算正在將其業務范圍擴展到包括芯片設計在內的各個行業。與此同時,軟件平臺、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等數據密集型領域的公司正在構建自己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這些中心內有數千至數萬臺服務器,他們努力工作以支持功能和交易,使我們能夠觀看電影,購買雜貨以及從移動設備上工作。要了解數據需求的發展方向,請查看 IEEE 802.3 以太網帶寬評估報告中的以下評估:
到2025年,預計將有380億臺設備連接到互聯網,高于今年的約290億臺。
從2017年到今年,預計每個用戶和每個家庭的平均流量將增加200%
基于視頻的數據預計將從 2017 年占數據的 75%(每月約 90 EB)增長到今年占數據的 82%(每月約 325 EB)。
用于更快數據傳輸的光互連
分解的數據中心架構非常適合滿足對高帶寬和低延遲的無限需求。在這種方法中,光互連連接同構資源,提供更好的靈活性,更高的密度和更好的利用率。當工作負載進入時,中央智能部門會計算出并僅從計算、網絡和存儲資源中獲取所需的內容,從而消除任何浪費。然后,可以將剩余資源定向到其他作業。
光學互連通過光傳輸信號。與銅纜相比,光互連支持更高的帶寬和速度、更低的延遲和更低的功耗。他們已經證明了自己在機架到機架、房間到房間和建筑物到建筑物配置方面的價值。憑借其可插拔模塊,使用光互連還可以更輕松地升級網絡基礎設施以支持400G,800G和1.6T以太網。
隨著數據網絡速度超過400 Gbps,許多工程師擔心需要多少功率才能將電信號驅動到光模塊。由集成電氣和光子芯片的單個封裝組成的共封裝光學器件可以提供幫助。主機 SoC 和光學接口之間的電鏈路連接到封裝中的共封裝光學器件,而不是連接到服務器機架面板上的可插拔模塊,從而使鏈路更短,因此能效更高。
芯片對芯片接口 IP 的作用
當系統采用共封裝光學器件時,光學互連必須支持多芯片模塊 (MCM)。MCM 依靠芯片對芯片控制器和 PHY 進行連接。這些控制器需要在高性能計算、服務器和網絡 SoC 中提供高效的芯片間連接,理想情況下應針對延遲、帶寬、功耗和面積進行優化。同時,PHY根據需要提供不同的格式。
許多設計人員在銅互連上使用長距離PHY,但這些互連開始達到極限,特別是對于具有數百個PHY通道的大型SoC。這導致一些工程師使用非常短距離(VSR)PHY來制作可插拔光學模塊。
隨著共封裝光模塊的日益普及,超短距離(XSR)PHY以及展望未來,通用小芯片互連高速(UCIe)PHY無疑也將發揮重要作用。這兩種格式都允許將光學芯片放置在非常靠近主機芯片或位于同一封裝基板上。
數據使我們的數字世界運轉起來,為了滿足我們對數據的永不滿足的需求,分解的數據中心正在成為一種流行的架構。光互連是他們的高速公路,有助于確保我們可以通過復雜的建模發現有用的見解,從我們的智能手機流式傳輸高清程序,并順利,快速地參與各種其他在線活動。
審核編輯:郭婷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976瀏覽量
140057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5228瀏覽量
735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中型數據中心中的差分晶體振蕩器應用與匹配方案
CPO光電共封裝如何破解數據中心“功耗-帶寬”困局?
小型數據中心晶振選型關鍵參數全解
數據中心液冷技術和風冷技術的比較

適用于數據中心和AI時代的800G網絡
優化800G數據中心:高速線纜、有源光纜和光纖跳線解決方案
IBM光學技術新進展:光電共封裝提升AI模型效率
AmpereOne如何滿足現代數據中心需求
Meta AI數據中心網絡用了哪家的芯片

如何選擇數據中心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