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將來,駕駛員對車輛的期望是什么?自然而然地提供更好的駕駛體驗。這可能意味著輔助或自動化技術接管了一些或大多數駕駛任務。這可能會為更豐富的信息娛樂體驗留出空間。對許多人來說,效率和可持續性將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一切都必須以無可挑剔的安全和保障為基礎。
所有這些都將是動態的。駕駛員將期望能夠隨意自由地添加和使用新功能或內容,就像他們今天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一樣。汽車制造商將越來越多地修復車輛缺陷,優化性能,甚至在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添加新的特性和功能 - 車輛的原始設計師可能從未設想過。
這一切都將帶來更簡單、更無摩擦的駕駛體驗。但是,如果不解決將現代車輛聯系在一起的軟件和電子設備中的大量潛在復雜性,這一切都無法實現。如今,低端車輛可能具有30個或更多電子控制單元(ECU),而豪華車輛可以包裝多達150個ECU和超過1億行代碼。
問題是這些ECU中的大多數都是定制的硬件,運行自定義代碼。車載軟件堆棧在增長,很少強調開放性、可升級性、安全性或數據共享。
這意味著在車輛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對軟件升級和修復的需求是不可避免的。雖然該行業在空中下載(OTA)軟件更新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對于大多數正在生產的汽車來說,解決軟件問題通常仍然意味著昂貴而緩慢地繞道經銷商。Stout 的《2020 年汽車缺陷和召回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召回與軟件缺陷有關,這一比例將在 2021 年進一步增加。
與此同時,目前硅行業的供應鏈危機意味著汽車制造商被迫考慮不同的芯片-但是當他們現有的軟件堆棧與特定的硬件平臺緊密相連時,這使他們陷入困境。
這一切都導致了不斷增長的技術債務,而不僅僅是拖累了汽車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創新能力。這讓他們難以完成基于現有設計的完整車輛。
在我們看來,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在企業技術行業發展起來了。這是為了使車輛“軟件定義”。
什么是“軟件定義”?
軟件定義意味著車輛的功能和特性主要在軟件中實現。該軟件是從特定硬件或ECU中抽象出來的,因此變得“便攜”,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底層組件,車輛甚至制造商之間重復使用。由于車輛幾乎總是連接到云,因此可以通過無線方式可靠地執行更新。這不僅消除了用戶在必須訪問經銷商進行更新時所感受到的摩擦,而且還為快速交付新功能和應用程序開辟了道路,并且對于任何復雜的軟件系統都是不可避免的安全補丁和更新至關重要。
這為用戶、制造商和第三方提供了明顯的優勢。其中最重要的是數據的解放,這些數據可以在車輛內的應用程序和服務之間共享,也可以與OEM的后端或云共享,為制造商提供有關車輛性能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最新信息。這種數據的自由流動可以長期指導開發和更新,在短期內為預防性維護提供信息,并實時啟用人工智能輔助技術。
軟件定義還意味著車輛可以動態配置和編程控制。遠程實時配置和編排車輛軟件中的功能和特性的能力使原始設備制造商能夠優化性能并快速解決問題,而無需軟件更新。
對于那些具有企業技術背景的人來說,這種“軟件定義”方法可能聽起來很熟悉。這與過去三十年中在企業和云計算基礎架構中發展的方法相同。
軟件定義的核心是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OA)的概念。這種方法要求將軟件分解為不同的模塊或服務,這些模塊或服務執行特定功能,并使用通用協議和API相互通信。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
隨著時間的推移,SOA軟件開發已經向微服務發展,微服務是執行高度特定功能的離散服務,可以動態組合以創建復雜的應用程序。
升級或補丁可以應用于單個服務或微服務,而無需更新整個代碼庫。新服務(或功能和應用程序)可以更輕松,更快速地通過空中部署到車輛,并且這些協議和API可以通過“控制層”服務來協調和自動化車輛中已有的軟件。這一切都可以通過從現場車輛收集的第二個情報來了解,將用戶體驗和安全放在首位。
此外,這種方法為汽車行業迅速擴張的開發人員隊伍提供了更加動態、敏捷的開發工作流程,高度集中的團隊致力于特定的特性和功能,這些特性和功能可以更快地開發,并在部署之前進行更密集的測試。
蘇菲項目
這就是為什么 Sonatus 最近加入了面向嵌入式邊緣的可擴展開放架構 (SOAFEE) 項目,該項目將汽車制造商、芯片供應商、軟件開發人員和云領導者聚集在一起,目標是為汽車應用開發云原生架構以及開發和部署框架。
為什么在 Sonatus,我們如此確信基于 SOA 的方法對于軟件定義的車輛來說是正確的模型?
因為這是我和我的同事們用來將企業IT和云解決方案從僵化和孤立的設計轉變為動態、可擴展的云原生平臺的工程理念,這些平臺為當今的創新提供了如此多的動力。
正是這段旅程提供了基于云的系統,使Netflix,Uber等消費者服務成為可能,以及B2B服務,使企業實現了數字化轉型。它還使底層數據基礎架構更具彈性,更加自動化和可管理,并且更加安全。
因此,想象一下,當相同的原則應用于軟件定義的車輛時,類似的旅程將帶我們去哪里。
審核編輯:郭婷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37文章
8349瀏覽量
170185 -
平板電腦
+關注
關注
4文章
2059瀏覽量
79160 -
ecu
+關注
關注
14文章
934瀏覽量
558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DPU核心技術論文再次登陸體系結構領域旗艦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睿創微納AI芯片技術登上國際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頂級會議
面向未來 三星構建移動安全防護體系
長城汽車Coffee Agent大模型通過生成式AI服務備案
【「RISC-V體系結構編程與實踐」閱讀體驗】-- SBI及NEMU環境
【「RISC-V體系結構編程與實踐」閱讀體驗】-- 前言與開篇
施耐德電氣全維配電服務體系全新升級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45】RISC-V體系結構編程與實踐(第二版)
嵌入式系統的體系結構包括哪些
DCS分散控制系統的硬件體系結構介紹

DCS的硬件體系結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