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則
1.1 主要內容:
本檢修作業指導書規定了在線使用的氣動調節閥的日常維護、故障排除及更換時需注意的安全事項和具體的技術要求和實施步驟,其它類型調節閥亦可參照使用。
1.2 基本組成:
氣動調節閥由氣動薄膜執行機構和閥體部件兩部分組成。執行機構由上下膜蓋、波紋薄膜、托盤、支架、推桿、彈簧、調節件等零部件所構成;閥體部分由閥體、閥芯、閥座、閥桿、法蘭等組成。
1.3 氣動調節閥工作原理:
當信號壓力輸入薄膜氣室中,在波紋膜片上產生推力,使推桿移動,并壓縮彈簧,直到與彈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推桿的移動量即氣動執行機構行程。氣動薄膜執行機構作用方式分為正作用及反作用;正作用式:當信號壓力增大時,推桿部件向下移動;反作用式:當信號壓力增大時,推桿部件向上移動。
1.4 調節閥分類:
按結構形式可分為:直通單座閥、直通雙座閥、角形閥、三通閥、隔膜閥、蝶閥。
1.5 適用范圍:
本檢修作業指導書適用于電儀車間儀表工段全體儀表人員。
2、檢修目的
為了使調節閥能夠完好使用,不內漏,不卡滯,開關動作靈活、自如;各連接處無泄露,使調節閥能夠在各種開關位置都能夠有效的調節、控制管線和設備內的介質,起到平穩生產的作用。
3、 檢修前的準備工作:
⑴、人員分工:
①、檢修負責人:根據儀表元件的故障現象,確定檢修項目,負責檢修質量,確認需更換的備件質量是否合格,更換的閥門定位器及其它元件是否適用于該調節位置,保證維修或更換后的閥門處于完好狀態;確保檢修工作保質保量完成。
②、安全負責人:負責檢修期間的安全監護,落實安全措施是否完善,防護器材是否準備齊全,佩戴是否規范,提醒檢修負責人在檢修時應注意的事項;確保安全防護措施到位,保證檢修工作安全順利完成。
⑵、工作時間:
⑶、檢修工具:12寸活口2把、鉗子、螺絲刀、膠布、細砂紙、信號發生器。
⑷、檢修備件:調節閥、閥門定位器、膜片、彈簧及相關配件。
⑸、票證的辦理:需辦理檢修通知單、檢修任務書、工藝交出單(根據具體實際情況)、
登高時需辦理高處作業證。
4、 檢修過程中的要求:
⑴、首先落實檢修所需的備件,備件應與所更換或維修的調節閥及其零部件的規格、型號、材質、公稱壓力、作用方式等相一致。
⑵、準備好使用的工具,工具必須合適,完好,齊全。
⑶、相關票證辦理齊全,必須得到調度、操作工及相關人員的同意后方可施工。
⑷、在拆卸調節閥或維修調節閥零部件前,必須確認工藝處理合格,操作工現場監護。
⑸、維修調節閥定位器及其它零部件時,應要求操作工將調節閥前后閥門關嚴,待操作工用近路閥門將工藝調整穩定后,得到操作工同意,并與操作工一同確認工藝處理合格,調節閥的開關動作不影響生產,調節閥閥體內無殘余的介質、壓力后方可進行維修及調整。
⑹、拆卸更換調節閥時,應佩戴好防毒面具、防護手套等安全防護器材后,先對角拆卸連接螺絲,使調節閥閥體法蘭與管線連接法蘭之間慢慢松動,離開間隙,確認調節閥內無介質壓力后方可拆卸。
⑺、安裝調節閥時,調節閥的箭頭必須與介質的流向保持一致,更換用螺紋連接的小口徑調節閥時必須要有可拆卸的活動連接件,調節閥要固定好。
⑻、調節閥普通定位器的調校方法:
①、將空氣直接接在另備的空氣過濾減壓閥送入執行機構膜室,調節氣壓,使執行機構的推桿移至全行程的中間位置。
②、當推桿停在全行程中間位置時,調整定位器使反饋桿與定位器成直角。
③、把氣源接在定位器上的減壓過濾器的輸入口上,定位器的輸出口與膜室相連。
④、輸入4MA信號,轉動調零螺釘,使執行機構剛好啟動。
⑤、調節輸出信號至20MA,使執行機構走完全行程,若行程不足,可松開行程調整鎖緊螺釘,調整完畢后,將鎖緊螺釘鎖緊。
⑥、反復調整使執行機構的始終點在許可誤差的范圍內。
⑼、調節閥智能定位器的調校方法:
①、將AVP(即定位器)的輸入信號設定為DC18±1MA。
②、使用平頭螺絲刀順時針旋轉零點-滿度調整螺絲,直到轉不動為止90°。
③、保持該位置直到閥門開始動作(約3秒鐘),將啟動自動設定程序,松開螺絲刀。
④、閥門將從全關到全開往返2次,然后閥門停止在50%的位置并保持3分鐘。
⑤、通過改變輸入信號確認自動設定程序是否完成,整個自動設定程序約需3分鐘。
⑥、當正在執行自動設定程序時若輸入信號降至4MA以下,自動設定將失敗,需要重新啟動自動設定程序,完成自動設定程序后,要將至少4MA以上的信號(電源)至少保持30秒鐘,使數據和參數保存到AVP的EEPROM中。
⑽、拆檢調節閥時,應重點檢查閥體、閥座、閥芯(閥桿)等的腐蝕磨損情況,檢查執行機構中的膜片或氣缸O型圈是否老化或裂損;檢查填料的密封性及其它附件完好情況,嚴重的予以更換。
⑾、調節閥調校完畢后,調節閥在任何開度時,標尺與閥門開度指示應相符。
5、 檢修質量要求:
維修或更換的調節閥及其附件安裝應規范、牢固,各連接處無泄露,閥門開關自如,靈活,動作穩定,零點、量程調校符合使用要求,指示準確;配件齊全;材質正確,各部件清潔,做好校驗檢修記錄,做好防水措施。
6、 檢修后的要求:
⑴、檢修任務完成后,及時將現場清理干凈,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⑵、要求操作工將調節閥前后閥門打開,觀察各連接處應無泄露,調節閥完好投入使用。
7、日常檢查與維護
⑴、調節閥外觀進行檢查,各連接處有無泄露、各連接部件有無松動,各附件齊全、完好。
⑵、各信號線連接是否松動、磨損。
⑶、氣缸或膜頭是否漏氣,各氣源連接絲頭處有無泄漏。
⑷、定期對活動部件及螺栓上油防腐。
⑸、有檢修機會隨時進行校驗、拆檢。
⑹、各防護管是否完好,各進線口處防水措施是否完好。
⑺、每半年檢查一次閥門定位器氣源過濾減壓器膜片清潔情況,氣源球閥及氣源管路排氣。
⑻、各氣源壓力表應完好,指示準確。
8.故障排除
故障現象 | 可能原因 | 處理方法 |
閥體磨蝕 |
1、流體速度太高 2、流體中有顆粒 3、空化和閃蒸 |
1增大閥體內件尺寸,以降低流體速度 2、閥體改為流線型結構,以減小流體的撞擊 3、閥體材料增加硬度 4、改變閥內件結構,以降低流速 5、避免空化作用,改用低壓力恢復的閥門 6、用不銹鋼材料焊接修理 |
閥內件磨蝕 |
1、流體速度太高 2、流體中有顆粒 3、空化和閃蒸 |
1、增大閥門或閥內件尺寸,以降低流體速度 2、改用硬才閥內件 3、改變閥內件結構,以降低流速 4、避免空化作用,改用閥門和閥內件 5、改用流線型結構,避免沖擊 |
閥芯、閥座之間泄露 |
1、閥芯、閥座表面情況不好(磨損。被腐蝕) 2、執行機構作用力太小 3、閥座螺紋被腐蝕、松動 |
1、改善接合面 2、調節執行機構和閥桿的連接架以調整 3、擰緊或修理、更換閥芯、閥座 |
閥座環和閥體之間泄露 |
1、擰緊力矩太小 2、表面不好(不干凈、光潔度差) 3、墊片不適合 4、閥體有小孔 |
1、加大擰緊力矩 2、重新加工,清洗干凈 3、修理或更換墊片 4、鑄件有時容易產生小孔,磨掉后焊接修理 |
填料泄露 |
1、閥桿光潔度不好 2、閥桿彎曲 3、填料蓋沒有壓緊 4、填料類型或結構不好 5、填料層堆得太高 6、填料腐蝕、有坑 7、填料壓蓋變形、損壞 |
1、閥桿磨光 2、閥桿壓直 3、重新擰緊 4、重選填料并更換填料 5、安裝間隔環,減少填料高度 6、改用性能好的填料 7、修理或更換壓蓋及有關的法蘭、螺母 |
滑動磨損 |
1、系統不穩定 2、接觸應力過大 3、不對中 4、表面光潔度不好 5、材料選用不好 |
1、改善穩定性 2、增大軸承尺寸 3、重新加工修理 4、重磨表面 5、選擇更好的導向件及材料 |
上閥蓋與閥體之間泄露 |
1、擰緊力矩小 2、表明不光潔 3、雙頭螺栓漏 |
1、擰緊力大一些 2、墊片表面干凈、光潔 3、雙頭螺體附近的閥體不能有小孔 |
閥桿連接脫開或折斷 |
1、力矩太大 2、銷連接不好 3、震動或不穩定 |
1、改用閥芯閥桿整體件,或用焊接閥芯 2、正確按裝 3、按要求換密封環 4、根據高溫,進行設計 5、更換密封環 |
閥門沒有動作 |
1、氣源壓力不足 2、執行機構或附件故障或泄露 3、調節器無輸出信號 4、供氣管斷裂、變形 5、氣源接頭損壞、漏氣、卡住 6、流動方向不正確,受力過大使閥芯脫落 7、閥桿或軸卡死 8、閥門定位器或電一氣換轉換器故障 9、閥內件損壞、卡死 10閥芯在閥座中卡死 |
1、檢查并修理氣源 2、修理故障元件 3、修理故障元件 4、更換 5、修理或更換 6、按箭頭方向安裝 7、修理或更換 8、修理或更換 9、摩擦過大卡住時,松開,潤滑,重裝 10重新加工,修理或更換 |
閥門不能達到額定行程 |
1.氣源 壓力不足 2.執行機構或附件泄露 3.定位器沒有校準 4.行程調整不當 5.執行機構彈簧額定值太小 6.軸或閥桿彎曲 7.閥內件損壞或不干凈 8.流動方向不正確 9.執行機構太小 10 添料摩擦力太大 11、手動操作機構,限位塊位置不準 |
1、調整氣源壓力 2、檢查出執行機構及其附件的泄露處修復好; 3、校準定位器; 4、重新調整行程; 5、更換彈簧; 6、修理或更換; 7、修理或更換并清洗干凈; 8、調換方向; 9、更換執行機構; 10、松開填料加潤滑油; 11、重新調整; |
閥門動作遲鈍或行程緩慢 |
1、填料摩擦大;填料變質老化 2、軸或閥桿彎曲 3、氣源壓力太低 4、起源容量不足 5、附件尺寸太小 6、活塞執行機構摩擦太大 7、軸承摩擦力大 8、定位器響應性能差 9、活塞環磨損 |
1、更換填料,重新調整 2、修理或更換 3、增大氣源壓力 4、增大氣源管及氣源容量 5、增大附件規格及容量 6、清洗干凈后,研磨氣缸及活塞 7、修理或更換定位器 8、修理或更換定位器 9、修理活塞環 |
閥震動 |
1、由于密封調料的粘-滑作用 2、旁路沒有調好 3、定位器損壞 4、定位器增益太高 5、流動方向安裝錯誤 6、支撐不好,有振動源 |
1.松開壓蓋,潤滑填料,調整 2.調整旁路 3.修理或更換 4.調整定位器增益或選用低增益型 5.改換方向 6.支撐牢,避開振動源 |
旋轉式閥門不轉到 |
1、限位塊裝錯,約束傳動機構 2、軸斷裂,傳動件損壞 3、嚴重超行程,零件損壞 4、腐蝕或贓物造成 5、過高的壓力或壓蓋,力矩太大 6、管線擰得過緊,摩擦力過大 |
1、調整限位塊 2、修理或更換 3、調整行程,更換零件 4、更換零件,清洗 5、改換力矩大的執行機構 6、松開管道螺栓 |
9.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⑴、正確使用工作條件,氣源干燥、無油、無塵、保持清潔。
⑵、介質溫度符合調節閥使用條件。
⑶、正確選擇流向、校對前后壓差。
⑷、儀表人員必須經操作人員同意辦理相關票證后,方可維修、校對調節閥。
⑸、使用中需拆檢閥體時,前后切斷閥必須有操作人員確認切死后,方可進行拆檢。
10、常見故障:
⑴、有一臺正在運行中的氣關閥總是關不死,有幾種原因:
①、閥芯、閥座間磨損嚴重;
②、調節閥膜頭漏氣;
③、閥芯、閥座間有異物卡住;
④、調節閥前后壓差過大;
⑤、零點彈簧預緊力過大;
⑥、定位器輸出達不到最大;
⑦、閥桿太短;
⑵、定位器和調節閥閥桿連接的反饋桿脫落時,定位器的輸出如何變化:
定位器和調節閥閥桿連接的反饋桿脫落時,定位器就沒有了反饋,成了高放大倍數的氣動發大器,如果定位器是正作用,即信號增加,輸出也增加,則閥桿脫落,輸出跑最大。如果是反作用,則跑零;
⑶、閥門定位器的作用有哪些:
①、改善調節閥的靜態特性,提高閥門位置的線性度;
②、改善調節閥的動態特性,減少調節信號的傳遞滯后;
③、改變調節閥的流量特性;
④、改變調節閥對信號壓力的響應范圍,實現分程控制;
⑤、使閥門動作反向;
-
定位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170瀏覽量
17698 -
彈簧
+關注
關注
0文章
66瀏覽量
13028 -
調節閥
+關注
關注
1文章
220瀏覽量
14314
原文標題:檢修作業指導書||檢修氣動調節閥作業指導書
文章出處:【微信號:儀表之家,微信公眾號:儀表之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氣動調節閥的安裝調試及故障處理
氣動調節閥選型及注意事項
![<b class='flag-5'>氣動</b><b class='flag-5'>調節閥</b>選型及注意事項](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9B/42/o4YBAF0kPWKAFYnIAAEzG0_MAP8844.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