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發布“5G+工業互聯網”二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十個重點行業,已涵蓋研發設計、生產運行、檢測監測,倉儲物流,運營管理等環節。現在,小盟帶大家一起來深入了解下每一個應用場景的描述和應用案例。
檢測監測環節應用場景:無人智能巡檢
……
場景描述
通過內置 5G 模組或部署5G網關等設備,實現巡檢機器人或無人機等移動化、智能化安防設備的5G網絡接入,替代巡檢人員進行巡邏值守,采集現場視頻、語音、圖片等各項數據,自動完成檢測、巡航以及記錄數據、遠程告警確認等工作;相關數據通過5G 網絡實時回傳至智能巡檢系統,智能巡檢系統利用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智能技術和算法處理,綜合判斷得出巡檢結果,有效提升安全等級、巡檢效率及安防效果。
基礎條件
企業巡檢設備(機器人、無人機等)已完成自動化改造,具備 5G 網絡接入能力;巡檢環境無明顯遮擋,實現 5G 網絡覆蓋,網絡傳輸環境良好。
案例1
龐龐塔煤礦與中國聯通合作,在山西省開展“5G+智能礦山”項目建設,實現了無人智能巡檢場景的應用。項目在井下變電硐室和水泵房的排水、供電等設備遠程集中監控的基礎上,增加安裝 5G 模組的巡檢機器人,通過5G網絡進行硐室 4K 高清視頻回傳、機器人監測數據回傳和機器人實時控制,5G 技術支撐實現運輸機、皮帶等設備的無人巡檢,降低運輸環節的人工成本,提高巡檢效率,實現了井下固定崗位無人值守和無人巡檢,減少了井下作業人員,提升了作業安全性。
案例2
國家電網與中國電信合作,在山東省青島市開展“5G+北斗智能巡檢無人機”項目建設,實現了無人智能巡檢場景的應用。項目新建 5G 獨立組網(SA)網絡,完成了5G SA 專網的圖傳模塊的研發,引入北斗服務,實現無人機巡檢數據安全、實時、可靠回傳。解決了傳統輸變線路巡檢耗時長、耗人多、工作環境惡劣的問題,改善一線工人的工作環境,大幅降低安全風險。同時,采用圖像智能識別技術,實現無人機自主巡檢、圖像實時傳輸、缺陷智能識別、輔助決策輸出等功能,解決了困擾無人機巡檢操作難、回傳難、分析難的問題,大尺寸缺陷識別準確率達99%、小尺寸識別準確率達 40%,工作效率提升百倍以上。
審核編輯 :李倩
-
智能巡檢
+關注
關注
0文章
77瀏覽量
8121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16瀏覽量
566447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9瀏覽量
94329
原文標題:小盟科普丨“5G+工業互聯網”檢測監測環節應用場景:無人智能巡檢
文章出處:【微信號:AII_20160201,微信公眾號: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