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網關是將物聯網邊緣設備(傳感器和執行器)與數據中心或云中運行的后端應用程序連接的系統。物聯網網關與邊緣設備位于同一位置,從它們收集信息,然后在將其發送到后端應用程序之前對其進行處理和重新格式化。除了網關本身的安全性外,網關還必須與邊緣設備以及指導和管理網關的后端命令和控制系統進行交互并受到保護。
物聯網網關越來越多地執行數據縮減和集成,以及本地處理和決策。例如,在無人機(UAV)的情況下,物聯網設備將包括視覺和紅外攝像頭,GPS,多軸加速度計,發動機傳感器,發動機控制,飛行表面控制等。在這種情況下,此信息是流數據(視頻)、定期更新的數據(位置、發動機運行條件)、事件和警報(發動機過熱、油壓損失)以及向無人機發出的命令的混合體。網關將負責從所有設備收集信息,對其進行處理,并通過上行鏈路將可用信息的子集發送到遠程命令和控制系統。
關于與設備交互的三個問題
從安全角度來看,關于網關如何與這些設備交互,需要考慮幾個問題:
? 設備是否可用,網關是否可以連接到設備并與之交互?在某些情況下,網關可能需要執行設備發現以查看哪些設備可用。在其他情況下,網關已經具有要訪問的設備列表。
? 設備是它所說的那個人嗎?網關應假定所有設備都不可信,并應驗證所有設備的身份。來自設備的所有輸入在處理之前都應進行清理。設備應該無法接管網關。應使用流量控制和 QoS 機制來防止設備發起拒絕服務 (DoS) 攻擊。此外,應使用機制來安全地識別每個設備。每個設備都可以提供有關自身的信息,例如設備類型、型號、功能和序列號。每臺設備上安裝的 X.509 證書等證書允許網關驗證設備身份。
? 設備是否已遭到入侵?需要簽名的軟件映像、設備中的啟動時間完整性檢查(安全啟動)和自檢機制等技術。通常使用證書實現的加密簽名應用于驗證設備的各個方面。
其他需要考慮的事項
在許多情況下,設備和網關之間的通信應加密。這樣,潛在的敏感信息就不會暴露,中間人攻擊無法修改在設備和網關之間流動的信息,并且可以驗證設備和網關的身份。加密通信通常使用傳輸層安全性 (TLS) 來完成,通過正確選擇密碼和密鑰,即使設備受限,也可以提供安全性。
網關本身也應該通過部署一些經過驗證的技術來強化。首先,您應該只安裝所需的軟件,同時卸載不必要的程序,并確保生產網關上沒有安裝軟件開發或調試工具。您還必須主動管理、維護和更新網關。為此,請使用安全啟動,它允許驗證硬件和低級軟件以及受信任的處理模塊 (TPM)。
也依賴于基于Linux 的進程。例如,您可以主動采用資源管理(如 Linux cgroups),它可以幫助指定應用程序或服務可能使用的最大和最小 CPU、內存和網絡流量。軟件簽名(例如與 Linux RPM 軟件包一起使用的軟件簽名)也有利于驗證軟件的來源以及系統上安裝的軟件是否未被修改或損壞。利用訪問控制(如 SELinux)來控制系統資源并防止受損的應用程序訪問系統的其他部分。并采用基于域的身份驗證解決方案,例如 Linux IPA,它可以允許集中管理用戶帳戶并通過多因素身份驗證實現最佳安全性。
當然,如果沒有適當的防火墻和掃描解決方案,安全性是不完整的。防火墻確保僅允許進行通信,并且可以配置為僅允許具有特定 IP 地址的設備與網關“通信”。定期掃描可以讓您檢查未修補的安全漏洞和安全網關配置。
最后,始終通過定期更新(包括安全和錯誤修復以及適當添加新功能)來主動管理網關。對于這些任務,應使用遠程安全地管理網關的機制。
雖然有效保護物聯網網關涉及許多不同的流程和工具,但歸根結底,它歸結為一件事:確保嵌入式系統的安全。
審核編輯:郭婷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096文章
19199瀏覽量
308233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5013瀏覽量
377773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876瀏覽量
724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