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多種少量訂貨式生產企業中,常常出現產銷不平衡問題,這些現象可從業務人員與生管人員的種種抱怨中獲悉;例如:業務員常掛在嘴邊的話:接了訂單,卻不知何時可以交貨;客戶沒有下訂單,老板又施加壓力;
生管也有話說:旺季、淡季差異太大,不知如何安排生產;生產安排到底要依據什么標準;明明訂單那么多,業務員還要拼命接單、插單,怪不得交不出貨;
二、產能的含義及用途
所謂產能,是指一個生產企業,一個工廠,一條生產線,一個生產部門或工作站,某一設備或某人,在一定時間內之生產能量;產能隨作業內容不同而異,有下列幾種解釋:
1.機器周程產能Machine Cycle Capacity:純機器加工作業,不含取放作業之生產能力,此為機器100%產能;
2.地—地產能Floor-floor Capacity:此為周程作業含機器加工及取放工作周程性作業之機器生產能力,為一理想值,但不含非周程性作業,如治夾具、調整、換刀、檢驗、備料等,故不可能達到;
3.標準工時產能:Std Time Capacity:此為周程作業及非周程作業不含寬放私事、疲勞、遲延之生產能力,不含不良率及換模/治具此產能亦不易達到;
4.最適當產Optimum Capacity:此為標準工時加上不良率,換模/治具及機器故障等因素,是最可能達到的生產能力;、
5.實際產能Yield:制造單位實際之產出情形;
三、作業/工時/產能分析圖范例
四、影響產能的因素包括
1.物料:供應情形、搬運方式等;
2.制程:工廠布置、作業方法、瓶頸現象等;
3.設備:維護工作安排、故障頻率等;
4.品質:不良率,報廢率等;
5.其他:準備時間、工作環境、效率等;
五、綜上所述,產能需要分析,其目的分為近期及遠期兩種,其要點為:
1、近期:
確定生產能量之現況,作為生產安排及接單交貨期之決定依據;
2、遠期:
預估市場需求,以對長期內產能需求預作安排,并對前置期較長的設備及機器事先規劃訂購;
分析現行生產方法,利用工業工程手法,提高產能以減少浪費,降低低生產成本;
六、產能分析方法:
產能分析可了解企業本身的生產能力同,適時地掌握及運用產能;因此產能之要點在于:
1.確認各生產部門在一定期間內之總生產能力,以及生產某產品之生產能力;
2.為應付業務之需要,生產企業或各生產部門應提供多少產能 其產能之利用率如何
3.若產能不足以應付業務需要,應以何種最經濟方式予以補充;
4.各部門之剩余能量若干 是否可以有效利用
七、茲舉例說明各種產能計算方式如下
1.各機臺各產品的產能分析方法:
匯總同機臺之不同工作產能,如圖表:
某剪管機總產能計算范例
八、生產線產能分析方法:
1.加工線產能:先分析加工線各機臺之產能,再取各工作站中之最小產能為該線產能;
2.裝配線產能:可利用作業編程表取各工作站之最小產能為該線產能,如圖
裝配線產能分析范例
3.混合方式組成之生產系統產能分析方法:
一般生產工廠多為混合方式之生產形態,生產系統是由各工作站利用串聯方式組合而成;串聯方式與生產線產能分析方法相同,取最小產能為該串聯之產能,而并聯方式系以產能相加為并聯線之總產能,如圖表
某產品之制程簡圖范例
九、負荷計算
根據制程計劃之標準工時資料,計算訂單所需之工時,即為各批產品之負荷;茲舉例說明如下:
1.產品別負荷計算方法,如圖表
十、產能負荷分析與管理方式
經過產能計算及負荷計劃的比較分析后,可從資料中掌握產能與負荷的差異狀況,并決定是否需調整余力,或通過外包、加班、增加人手等來應付訂單生產能量;此即產能需求計劃CRP之目的,其架構如圖
產能需求計劃CRP之基本架構圖
十一、產能需求計劃計算之方式
產能負荷分析表范例
十二、產能分析與管理的實施
綜上所述,可獲得幾項結論:
1.實施產能負荷管理必須先建立標準工時或標準產量;
2.充分利用產能負荷分析資料,且重視對策提出及實施與檢討,例如:
余力管理:工作負荷<生產能量
修正生產計劃,適當增加工作量;
提高存量水準,爭取更多訂單;
外包計劃:工作負荷>生產能量
3.改善產能的方法很多,隨企業問題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主要有:
1、增加瓶頸過程之設備;
2、改善瓶頸過程之生產方法;
3、改善工作安排;
4、改變制程;
5、改變生產產品之組合;
在工廠實務運作中,調整余力需采取適當對策劃,例如:
1、在超負荷時,可以運用加班、假日上班等方法延長工時,以增加工作能量,或者由其它部門支援,或臨時增加人員,如果工廠內能力無法解決,也可以利用外包方式來應付;如果這些方式皆無法解決,只好變更生產計劃或洽商延期交貨;
2、在產能不足時,則提前將預定作業投入生產,另外安排新工作,以充分利用生產能量,或者利用閑余時間;從事機械保養、環境整理、在職訓練,或將不良品從倉庫領出修改等,以免浪費人力;
5.平時為了使產能維持平衡,亦需采取適當措施,例如:
1、徹底執行保養工作,避免設備突然停頓;
2、對于易破壞之設備零件,應準備備份;備份件包括易磨損、易損壞、及損壞后需費長時間配造之零件;
3、維持物料供應不斷,對于有中斷之虞者可以購置安全存量;
4、力求人事穩定,避免因人員離職影響產能;
5、加強品質管控,提高產品制成率以提高產能;
6、強化生管作業,務使生產中的問題在未發生前即可自動顯示,以便預防或即時處理;
7、維持良好穩定之工作士氣,提高作業效率;
8、通過有效的管理制度來維持產銷平衡;
6.多種少量重復性訂貨式生產工廠積極推行產能負荷管理方式可以解決產銷不平衡問題;
審核編輯 :李倩
-
電子產品
+關注
關注
6文章
1199瀏覽量
59061 -
機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790瀏覽量
41070 -
PMC
+關注
關注
0文章
90瀏覽量
15140
原文標題:電子產品產能負荷分析與管理思路,PMC重點學習。
文章出處:【微信號:電子工藝與技術,微信公眾號:電子工藝與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子產品設計與調試
SMT技術:電子產品微型化的推動者
自供電電子產品的科研成就
電子產品結構與導熱材料解決方案
電子產品方案開發公司常用的15個單片機經典電路分享!
如何運用TRIZ解決電子產品的過熱問題?
測電子產品輻射的儀器叫什么
電子產品環境模擬試驗有哪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