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新發展格局下的工業數字化轉型”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作了題為《5G 2B創新 數字轉型賦能》的主題演講。
鄔賀銓提出,工業互聯網要完成從企業聯網到工廠聯網到機器聯網再到產品聯網的過程。他表示,目前收集產線的數據以及業務的數據可以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和企業操作系統,利用企業的知識積累優化數字模型后進行大數據分析,得出的分析結果以工業APP的方式產生決策服務。
具體而言,在底層有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按照規定的程序控制所連接的生產裝備儀器儀表,同時收集它們的數據,也可以用5G的模組連接無人機、機器人、物料小車等,在邊緣計算的支撐下,把數據送到車間一級。在車間一級通過人機接口和數據采集監控系統,進一步凝聚優化數據,再送到工廠一級。通過工控數據軟件,在云計算的支撐下以APP的方式產生應用,最后通過防火墻連到外圍。
鄔賀銓認為,IT和OT的融合仍然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大量企業原有的工控設備是進口來的,標準碎片化、協議不開放,面臨一些接入的難題,同時面向公眾通信網的5G直接用到工業互聯網也有一個適應性改造的問題,所以現在仍需大量的創新。
鄔賀銓表示,5G與工業互聯網雙向驅動發展。1G到4G面向消費應用,5G擴展到工業和智慧城市應用。面向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對于5G而言增加了很多要求,傳統面向公眾網的物聯網主要是窄帶的,現在“5G+工業互聯網”要求大連接、大帶寬、低時延,還要保證可靠性,還需要無人維護、免維護,可以說工業互聯網也驅動了5G的創新發展。
鄔賀銓介紹,上云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最直接的方式,通過5G的高帶寬低時延,把物聯網的感知數據第一時間送到云計算、邊緣計算和人工智能系統,人工智能系統的決策第一時間反饋到物聯網執行。5G貫穿數據采集、處理決策的全過程,采用5G的CEP+UPF以IPv6直接上云,便不需要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直接上云就可以獲得數字化轉型的能力,包括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決策能力,有邊緣計算配置的企業,則可以更好地連接各種各樣的云。
鄔賀銓通過幾個案例來說明“5G+工業互聯網”在工業領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場景。深圳一家公司通過在線制造平臺,連接了20萬家采購商和上萬家供應商,僅半年就簽訂了100多億元的合同,增長了480%。中國建材每年有大量的產品運輸任務,利用與百度合作建設的智能物流平臺,實現車貨精準匹配,每年節約了20多億元物流成本。
北京三一重工的樁機工廠,去年成為世界經濟論壇命名的“黑燈工廠”,它將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工業技術深度融合,通過云上的控制協同,實現無人生產,生產效能大大提升。
武漢長飛公司,利用邊緣計算和智能網關,建立了光纖的智能篩選數字孿生系統,用5G將所有數據連起來,實現了產品、物料、配方、計劃排產、柔性制造、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的精準管理。僅以無人化的智能光纖篩選為例,其設備的綜合性能提高了10%,產品的質量良品率提升了5%,運營成本降低10%。
審核編輯 :李倩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74瀏覽量
62229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12瀏覽量
566234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7瀏覽量
94307
原文標題:鄔賀銓院士:5G與工業互聯網雙向驅動 工業場景應用廣闊
文章出處:【微信號:CADCAM_beijing,微信公眾號:智能制造I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5G數采網關助力工業“智改數轉”,打造5G智能工廠
![<b class='flag-5'>5G</b>數采網關助力<b class='flag-5'>工業</b>“智改數轉”,打造<b class='flag-5'>5G</b>智能工廠](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6/5B/wKgZO2eJyOKAAgvdAAPVgT1WpFg434.png)
工業互聯網系統的組成
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什么是關鍵
工業互聯網如何釋放新型工業化發展動能?它與5G之間如何緊密融合?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什么
鄔賀銓院士談“IPv6與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b class='flag-5'>鄔</b><b class='flag-5'>賀</b><b class='flag-5'>銓</b><b class='flag-5'>院士</b>談“IPv6與數據基礎設施建設”](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C0/wKgZomYCLwmAfli7AABIy8BbLIQ97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