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8日,布魯金斯學會發(fā)布報告《人工智能地緣政治和數字主權的崛起》。報告介紹了歐盟、美國和中國在數據監(jiān)管和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各自立場,同時探討了這些不同方法對技術脫鉤的影響,以及對人工智能具體政策的影響。
01歐盟:一個完整的人工智能治理制度
在許多方面,歐盟一直是數據監(jiān)管和人工智能治理的領跑者。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于2018年生效,開創(chuàng)了數據監(jiān)管的先例,并對其他國家的相關法案產生影響,例如《加州消費者隱私法》(CCPA)和中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法》(PIPL)。將于2024年之年生效的《歐盟人工智能法》(AIA)也構成了一個全新的、開創(chuàng)性的基于風險的人工智能監(jiān)管,它與《數字市場法》(DMA)和《數字服務法》(DSA)一起,為歐盟各成員國政府尋求治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在社會中的使用創(chuàng)造了一個整體性的方法。
這些新規(guī)則的目的不僅是為了確保歐盟公民的權利在數字空間得到維護,也是為了確保歐洲公司獲得更好地與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競爭的機會。達到這一目的的一個方法是進一步提升數字產品和服務之間的兼容性要求。這種兼容性要求已經迫使蘋果公司從2024年開始改變其充電器的標準,同時也對信息服務之間的互操作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蘋果的iMessage、Meta的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Google Chat和Microsoft Teams。雖然增加互操作性可能增加相關安全問題的脆弱性和復雜性,但這種變化同樣會使美國公司難以確保其市場份額并繼續(xù)其網絡科技領域的主導地位。
關于半導體,歐盟委員會主席在2022年2月宣布了《歐洲芯片法案》,打算使歐盟成為半導體制造業(yè)的領導者。到2030年,歐洲在全球半導體生產中的份額預計將增加一倍以上,從9%增加到20%。歐洲芯片法案是對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以及中國通過發(fā)展半導體實現數字主權的期望的回應。半導體是計算機技術的基石,是發(fā)展人工智能不可或缺的因素。歐洲芯片法案等戰(zhàn)略政策表明,對人工智能價值鏈中基于計算機部分的控制和高科技發(fā)展的政治化在未來幾年只會變得更加重要。
02美國:自由的人工智能治理方式
到目前為止,美國聯邦政府選擇了一種不干涉的方式來治理人工智能,以創(chuàng)造一個沒有繁瑣監(jiān)管的環(huán)境。政府多次表示,繁瑣的規(guī)則和州政府的規(guī)定往往被認為是“創(chuàng)新的障礙”,必須減少這些障礙,例如在自動駕駛汽車等領域。
在數據監(jiān)管方面,美國也采取了與歐盟和中國不同的做法。美國還沒有制定任何關于數據保護的國家政策。在歐盟,2018年GDPR在整個歐盟引入了一套統一的規(guī)則。相比之下,美國50個州中只有5個州——加州、科羅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猶他州和弗吉尼亞州——通過了全面的數據立法。因此,于2020年生效的CCPA,在某種程度上成為美國事實上的數據監(jiān)管的開端。GDPR在許多方面成為CCPA的典范,它要求公司給予消費者更多的隱私權,包括訪問和刪除任何個人數據的權利,以及選擇不出售數據和不受在線歧視的權利。
雖然美國對人工智能的監(jiān)管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方式,這種方式在州一級往往是零散的,但新的產業(yè)政策倡議明確了要加強人工智能供應鏈某些方面的管控。其中一個例子是《芯片與科學法案》,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一起為在美國本土生產半導體創(chuàng)造了新的激勵措施。基于數字主權的理念,《芯片與科學法案》標志著美國工業(yè)政策的轉變,以解決在面對中國快速增長的競爭中保持美國技術領先地位的新問題。
然而,多年來,許多中國研究人員為美國人工智能相關研究的重要突破做出了貢獻。總部設在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等美國公司在培養(yǎng)中國的人工智能人才方面也發(fā)揮了關鍵作用。在中美之間不信任不斷增加的背景下,這些形式的合作正在受到影響,引發(fā)人們對技術合作領域的現有關系進行重新思考。
從長遠來看,正在進行的技術脫鉤可能有助于數字生態(tài)系統的分化。美國商務部工業(yè)與安全局(BIS)的實體名單加速了這一趨勢的發(fā)展。在軟件方面,這一趨勢尤其明顯。例如,在華為被列入實體名單后,谷歌停止向華為提供其安卓操作系統的訪問權限。這一事件損害了硬件和應用及服務之間的互操作性,直接導致華為的智能手機在國際市場上的銷量急劇下降。
03中國:萌芽期的人工智能治理制度
基于中央政府的指導之下,中國的人工智能立法正在迅速發(fā)展。2017年,中國實施國家人工智能戰(zhàn)略,這是中國從寬松的治理制度轉向建立更嚴格的數據和算法監(jiān)督的執(zhí)行機制的關鍵一步。
2021年,中國實施了PIPL,這是一部受GDPR啟發(fā)而制定的國家數據法規(guī)。PIPL要求在中國經營的公司必須將其數據分類并在中國本地進行存儲,這是建立數字主權的關鍵因素。根據該法案,處理被歸類為“敏感個人信息”數據的公司必須尋求個人同意,說明他們處理這些數據的原因,并解釋與數據有關的決策可能產生的任何影響。與GDPR一樣,PIPL賦予了中國消費者更多的權利,而企業(yè)則受到更嚴格的國家監(jiān)督和數據管控,增強了民眾對數字經濟的信任。
在人工智能監(jiān)管方面,2022年3月,《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guī)定》生效,對推薦引擎進行監(jiān)管,這是該領域的全球首部法規(guī)。該規(guī)定賦予用戶新的權利,包括可以選擇不使用推薦算法和刪除用戶數據的權利。它還為推薦引擎的使用地點和方式創(chuàng)造了更高的透明度。
在創(chuàng)新方面,中國政府已經加強了與領先技術公司的合作。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華為和SenseTime在內的幾家私營公司已成為中國“國家人工智能團隊”的成員,負責加強中國的人工智能生態(tài)系統。
雖然美國和歐盟最近才推出針對半導體的新舉措和產業(yè)政策,但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在培育其芯片產業(yè)。例如,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yè)投資基金成立,旨在到2030年使中國成為芯片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的世界領導者。雖然中國在半導體發(fā)展方面仍然落后于美國,但中國政府將持續(xù)關注人工智能價值鏈領域,因為它對中國到2030年實現人工智能領導地位的計劃至關重要。
04尋求科技自立自強
意識形態(tài)差異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對人工智能治理和信息技術產生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后果。對于美國、歐盟和中國的決策者來說,對數據、軟件和硬件等戰(zhàn)略資源的控制已經變得至關重要,這也增加了分裂、不信任和地緣政治競爭。
隨著技術脫鉤的加深,中國將尋求實現自給自足和技術獨立的目標,特別是遠離來自美國的高科技產品。2022年5月,中國政府規(guī)定,中央政府機構和國家補貼的公司必須在兩年內替換來自外資制造商的計算機。這包括逐步淘汰Windows操作系統,它將被中國國防科技大學開發(fā)的麒麟操作系統所取代。
美國的某些政策,如將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列入BIS實體名單,將使中國政府更難以依賴美國的技術組件作為國家經濟增長戰(zhàn)略的一部分,從而激勵中國繼續(xù)實現其技術自給自足的目標。這些發(fā)展意味著以前在太平洋地區(qū)的合作形式正在悄悄地減少,例如在學術研究和企業(yè)研發(fā)方面。要想尋找新的國際解決方案來協調人工智能的使用并進行立法,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加復雜。
05未來挑戰(zhàn)
2022年5月15日,美國和歐盟貿易委員會舉行了第二次峰會,以促進跨大西洋合作和貿易、技術和安全方面的民主方式的發(fā)展。美國和歐盟還將在開發(fā)有助于可信賴的人工智能、風險管理和隱私增強技術的評估和測量工具方面進行更大的合作。此外,美國和歐盟正在討論建立一個早期預警系統,以更好地預測和解決半導體供應鏈中可能出現的中斷。這一討論包括制定一個跨大西洋的方法,以保持歐盟/美國市場的長期供應安全。
當前,世界正在悄悄地偏離基于全球互操作性的自由主義方向,而技術發(fā)展越來越多地受到中國和美國之間競爭的影響。這種趨勢削弱了人工智能治理領域里國際合作形式的未來發(fā)展,并可能促成技術生態(tài)系統的巴爾干化。其結果是,將出現一個“中國化”的網絡以及一個“美國和歐洲化”的網絡,每個都有自己的規(guī)則和管理特色。
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意味著要就更復雜的人工智能形式應該如何監(jiān)管和治理達成一致。目前,相對于美國,歐盟和中國似乎同意采取更積極的方法來監(jiān)管人工智能和數字生態(tài)系統,但如果美國通過《算法責任法》,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與歐盟的《人工智能法》一樣,《算法責任法》要求各組織在部署前和部署后對其人工智能系統進行影響評估,包括提供關于數據、算法行為和監(jiān)督形式的更詳細說明。
如果美國選擇采用《算法責任法》,歐盟和美國的監(jiān)管方法將更加一致。即使全球范圍內的監(jiān)管制度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走向一致,但在目前的地緣政治氣候下,歐盟和美國為一方,中國為另一方的數字分裂的軌跡將繼續(xù)下去。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徹底改變社會。然而,世界各國是否能就如何實施技術以獲得最大的社會利益達成一致,仍然是個未知數。隨著更強大的人工智能形式繼續(xù)出現并獲得應用,確保人工智能治理在國際層面上的一致性,可能是21世紀最重要的挑戰(zhàn)之一。
審核編輯 :李倩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7文章
47867瀏覽量
240779 -
生態(tài)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704瀏覽量
20794
原文標題:人工智能地緣政治和數字主權的崛起
文章出處:【微信號:AI智勝未來,微信公眾號:AI智勝未來】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