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航天事業近幾年來蓬勃發展,“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首架預交付C919大飛機首飛試驗成功,無不標志著中國航空航天領域再次邁出了堅實一步。
作為新中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近期與中科院廣州電子科教與智能制造部(CASAIM)就飛機表面智能檢測分析系統開展精密合作交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江蘇省三方共建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一所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長、依航空而強的高校。
飛機制造是集高精尖技術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從飛機的制造工藝上來看,飛機的表面質量會直接影響飛機的性能,在技術設計階段,飛機結構的工藝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飛機表面主要是由包圍在機翼骨架外圍的蒙皮構成,其表面制造質量對飛機的氣動特性、飛行安全性、飛行成本以及對隱身性等都具有重大影響。因此,為了保障飛機的飛行性能,需要對其表面質量進行嚴格檢測。
此次中科院廣州電子科教與智能制造部(CASAIM)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團隊圍繞飛機機翼表面凹坑情況分析、飛機機身表面腐蝕凹坑等方面展開三維數字化自動分析系統的合作,將根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團隊老師點對點的需求,在原有的飛機機身表面檢測系統基礎上開展機翼表面分析系統的相關研究。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中指出:推進智能制造,關鍵要立足制造本質,緊扣智能特征,以工藝、裝備為核心,以數據為基礎,依托制造單元、車間、工廠、供應鏈和產業集群等載體,構建虛實融合、知識驅動、動態優化、安全高效的智能制造系統。
中科院廣州電子科教與智能制造部(CASAIM)作為中國科教綜合服務的先行者和領航者,始終堅持以“科教興國,教育先行”為使命,長期致力于推動教育科研成果轉化,承擔多項國家、廣東省、廣州市重點攻關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所獲獎項和榮譽不計其數。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中科院廣州電子將積極參與航空航天的《“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為其科研助力新技術新裝備,為中國航天航空提供數字化及智能化轉型而奮力前行。
中科院廣州電子科教與智能制造部(CASAIM):三維掃描儀/藍光三維掃描儀/三維光學測量/自動化檢測/自動化測量/3D打印-CASAIM中科院廣州電子智能制造事業部
審核編輯黃昊宇
-
檢測
+關注
關注
5文章
4584瀏覽量
92464 -
智能檢測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4瀏覽量
133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選購我司HS-DSC-101A差示掃描量熱儀

泰克MDO3034示波器在航空航天信號測量中的應用

CASAIM與韓國DOOSAN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虹科問答 | 航空航天通信難題多,虹科TSN方案如何破局?

我司差示掃描量熱儀中標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技術實力與市場認可的雙贏

泰克信號發生器在航空航天測試中的關鍵作用

實現SiC器件與先進電機、電控系統的全方位優化、匹配, 并促使逆變器更加“智能化”和“傻瓜化”

開啟全新AI時代 智能嵌入式系統快速發展——“第六屆國產嵌入式操作系統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圓滿結束
3D打印航空航天零部件模型3D打印定制設計服務CASAI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打造出最小太陽能動力微型無人機
高精度滾珠絲桿在航空航天技術中實現精準對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