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時代,我們通常以“用電量”作為指標,來衡量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數字經濟時代,“用云量”則與數字經濟規模呈正相關。因此,中國數字化浪潮的持續推進,也讓云計算行業的重要性與市場競爭性不斷提升,并為市場格局的變化帶來更多機會。
目前,全球云計算市場的諸多流派,包括以亞馬遜AWS、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云廠商,以IBM、思科、惠普為代表的IT廠商,以天翼云為代表的電信運營商……都在積極跟上數字化新基建的步伐,希望率先奪得“時代鑰匙”,解鎖更大的商業空間和市場份額。
其中,擁有信息通信基礎網的電信運營商,就顯得十分特別。一方面,挑戰特別大,相比數年前就開始涉足公有云市場的互聯網公司和設備廠商,運營商此前的核心業務是建設信息通信網絡,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寬帶、移動網絡、企業網絡等,和云市場在目標用戶、商業模式、核心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這意味著運營商要轉型發展云計算業務,在巨頭林立的云市場占據一席之地,面臨的內外部挑戰都很大;另一方面,優勢特別明顯,今天的云市場非常復雜,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多云并存,運營商作為網絡資源供應商,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稟賦,擁有云網融合的天然優勢,能夠解決多云互聯互通的問題,有望成為新型云基礎設施的主導者。
所以,運營商云的演變與革新,對于理解云計算行業與數字經濟時代,都有著很高的參考價值。不過,運營商長期面向B/G市場,以至于大眾對于運營商云業務的認識并不充分。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讓大家快速認識運營商云呢?
還真有。
2022年12月29日,2022天翼數字科技生態大會在云端開幕,中國電信總經理邵廣祿發布了四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天翼云白皮書》,全面梳理了天翼云的發展歷程、定位、發展愿景、核心特征、發展目標、演進路徑、關鍵舉措等。
十年探索,天翼云成長為全球運營商云服務、央企云服務、中國政務云服務及公有云服務的頭部品牌;下個十年,天翼云又會以怎樣的姿態,給云計算行業和數字經濟建設帶來新的變化?
我們不妨來整體了解一下中國運營商云的發展,把握云計算行業接下來的發展脈絡。
找鑰匙:運營商與云計算的契合度
面對數字經濟的新形勢,新老云廠商都處于“找鑰匙”的階段。具有先發優勢的互聯網云計算廠商、設備廠商面對新興選手的競爭,要找到新的增長引擎,而運營商等云計算后發選手,相關技術與商業模式上還不夠成熟,需要進一步探索。
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運營商云異軍突起,近年來各大運營商的云市場增速都很迅猛,借助云計算等新興業務開啟了“第二增長曲線”。
運營商解鎖云計算的新業務、新市場,基于網絡這一核心優勢,其與云用戶需求的契合度,就如同鑰匙與鎖的精密嵌合,這也是為什么運營商云能真正打開局面。
我們知道,高品質網絡是運營商的核心競爭力,恰好對應著當下云市場的諸多賽點:
第一,網絡是多云聯接的基礎。越來越多的政企將業務部署在多個云平臺上,云和云之間的互聯互通成為“痛點”, 計算業務要實現高質量、高穩定性、安全可靠的數據傳輸,網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運營商的網絡資源優勢也就得到了凸顯,能夠構建“最懂網的云”。
第二,網絡是上云體驗的保障。各行各業上云不再局限于IaaS基礎設施服務,新業務、新產品的上云帶動了PaaS和SaaS業務的發展,對云端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跳入云、企業云專網等新服務,需要云和網的高度協同、互相支撐,運營商通過以網促云提升用戶體驗,從而爭取到了更多用戶。
第三,網絡是云安全的助力。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政府機構和企業開始上云,對云基礎設施的安全可靠提出了新的需求,云基礎設施已經成為國家網信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營商依托豐富的IDC資源和全國范圍的骨干IP網絡,可以構建多級節點的云資源池,提供更安全、高可靠的接入,保障客戶業務的連續性,為上云安全提供助益。
中國電信,就率先看到了云市場的無限風景,并開始了“找鑰匙”的旅程。
中國電信2009年就開啟了云計算領域的部署與探索。2009年,中國電信發布了“翼云計劃”,2011年正式發布天翼云計算品牌,成為中國第一家發布云品牌的運營商,次年便推出了云主機、云存儲等系列產品。到2017年,天翼云的市場份額已經進入中國云計算市場TOP3。憑借云網融合方面的優勢,天翼云已處于云計算市場的第一陣營,將解鎖更大的版圖。
那么問題來了,找到鑰匙,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能解鎖未來。
天翼云在云市場方面的成功并非僅靠預判和運氣,背后還有著更深層的行為邏輯。我們繼續深挖。
鑄鑰匙:天翼云的十年鍛造
從正式推出云產品,到今天成為全球第一的運營商云,天翼云經過十年發展,成為市場上不可忽視的最大變量。
這句話看起來很簡單,真正做起來卻要面對艱難而復雜的挑戰。天翼云的底氣來自哪里?
十年奮進,天翼云從1.0升級為4.0分布式云,云網底座經歷了從商用走向自主可控的創新突破。在基礎硬件技術方面,天翼云從淺度定制走向深度定制和自主研發設計,實現了服務器操作系統自主可控;在云計算核心技術方面,陸續突破了云操作系統、彈性計算、云存儲、云網絡、分布式數據庫、CDN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在云資源管理調度技術方面,實現了從開源OpenStack走向自研重構的云操作系統TeleCloudOS4.0,可支持超大規模的資源管理調度。
通過在云操作系統、彈性計算、云存儲、云網絡、分布式數據庫、CDN等關鍵技術領域中取得的突破,天翼云4.0實現了公有云、私有云、專屬云、混合云、邊緣云多種形態云服務以及對包括國產CPU在內的多樣性算力統一支持,能做到“一云多態”“一云多芯”的全場景覆蓋,同時能夠實現資源的統一納管調度,快速完成場景化的云服務供給,最大程度保持技術的兼容和快速迭代。
為了符合不同業務場景的需求,天翼云4.0還推出了多款邊緣產品,包括輕量敏捷云ACS、智能邊緣云ECX、超融合一體機iStack、邊緣盒子iBox,將算力延伸到邊緣節點,更好地滿足數據駐留在客戶本地和低時延等應用場景的需求。
可以說,是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自主創新,走過了從外購底座、合作研發到完全自主研發的漫長旅程,才有了天翼云的一步步完備與壯大。手握密鑰,天翼云也打開了推動各行業高速增長之鎖。
深耕市場:打開高速增長之鎖
云成為數字經濟的底座,承載著國家關鍵信息業務,因此,建設國家級云基礎設施,加快賦能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助力企業再次出發,將迎來新的增長曲線。
其中,天翼云作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都沉淀了哪些核心能力呢?從科技創新、自主可控、安全可信、云網融合、生態開放、綠色低碳等多個方面,天翼云展現了一個國家級云基礎設施建設者所應有的成色。
這里分享一下我們的總結與思考:數字中國需要怎樣的云基礎設施?
有三個特點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先進性。必須具有技術核心能力上的全球領先性,擁有底層自主可控的關鍵核心技術,并為國家和社會重點領域提供安全可信、綠色低碳的高品質信息化服務。天翼云在核心技術自研的基礎上,打造了全棧安全可控的云。此外,“雙碳戰略”會對云計算行業產生深遠長期的影響,天翼云建立了“規劃、建設、運營、維護”的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管理體系,綠色云網對數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總的來說,先進性強的云基礎設施,才能為中國數字經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是普惠性。經濟和科技發展要兼顧欠發達地區和中小微企業的需求,為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普惠云服務,是國家級云基礎設施的社會責任。對于云廠商來說,如何將踐行社會責任與自身商業發展形成平衡,還是要依靠創新來降本增效提質。以天翼云為例,發揮中國電信在網絡資源上的優勢稟賦,形成“2+4+31+X+O”的基礎設施布局體系,實現了八大樞紐間光層和IP層的直達,能夠提供同區域內多AZ間ms級時延的優質體驗,同時通過多云和多網的結合,并基于云網基礎設施、云網及行業數據、智能算法,構建了智能普惠的云網服務。此外,依托中國電信下沉到省、市、縣市場的既有優勢,形成遍布全國的銷售與服務網絡,天翼云可為客戶就近提供普惠云服務。這些為技術普惠做出的努力,將更好地支撐遍布中國大地的數字化轉型。
三是牽引性。云計算行業的產業鏈復雜,龍頭企業的升級往往會帶動上下游產業的同步提升。因此,建設國家級云基礎設施,不能只局限于自家商業化的一畝三分地,還要發揮云平臺的牽引集成效應,構建中國版云計算技術生態,帶動產業升級。
中國電信總經理邵廣祿在會上介紹道,天翼云明確了兩個階段的發展里程碑。一是2023到2027年,為天翼云5.0階段,即云網邊端融合階段;二是2028到2030年,為天翼云6.0階段,即智能泛在云階段。
那么,國家級云基礎設施的建成和運行,是不是就意味著天花板呢?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知道天翼云的下一個十年往哪里走。
下一站:世界品牌的新旅程
面向未來十年,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這是中國科技的必由之路,也是天翼云堅定推行的戰略方向。
《天翼云白皮書》中對天翼云的發展愿景和使命是這樣規劃的:面向黨政軍、央國企、重點行業核心訴求,突破云網融合關鍵核心技術,深化云網邊端協同能力,打造一朵具備科技創新、自主可控、安全可信、云網融合、生態開放、綠色低碳六大核心特征的云,力爭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國家關鍵信息業務的可信承載平臺。在白皮書天翼云2030年的發展目標中也重點提到,“成長為國內云計算品牌的引領者,成為我國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
十年行旅,廿載征程,我們看到了一個眼中有光、心中有數、腳下有路的天翼云,想盡一切辦法沖開層層阻隔,突破重重障礙,這或許是天翼云能一次次穿越風雨、抵達未來的原因。
現如今,天翼云的行業項目正以百花齊放的態勢在全國競相落地,通過扎根千行百業,深入業務場景,全面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天翼云在穩健的發展中持續蓄力,通過成熟的產品與服務、深入的行業實踐贏得客戶信賴,并逐漸展現出領跑者的姿態,在公有云、政務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市場占有率排名領先,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
當前各行各業上云已成普遍趨勢,云計算行業的下半場哨聲已經響起,產業數字化或將迎來一波發展高潮。我們相信,天翼云與行業伙伴、客戶一起,必將能解鎖數字時代的無限可能,也將推動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審核編輯黃昊宇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96瀏覽量
62297 -
數字經濟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63瀏覽量
1838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紫光國芯與天翼云完成兼容互認證
DTCC2024前瞻:天翼云數據庫專家共話TeleDB發展藍圖

亞馬遜豪擲千億美元,未來十年加速數據中心建設
天翼云發布智算平臺能力體系
鯤泰新聞丨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正式啟幕,神州鯤泰攜手天翼云共筑智算云生態

天翼終端發布AI+終端新品:云平板、AI學習機和FTTR-B等
?云知聲榮登“2023年度中國高科技高成長企業系列榜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