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即使在外部+5V電源和可充電單節(jié)Li+電池之間切換時也能保持不間斷的+5V電壓。
一些便攜式應用需要由外部+5V墻上適配器電源供電,在電池備份模式下仍需要+5V系統(tǒng)電壓。該設計提供了一種在外部+5V電源和可充電單節(jié)鋰離子(Li+)電池之間切換的簡單方法。該設計仍將保持應用電路的+5V不間斷電壓。
需要三個關鍵的電路功能:
高效的Li+電池充電器
高效升壓轉換器,可將電池電壓轉換為+5V
低損耗切換電路,可在主直流電源和備用Li+電池之間自動切換
如圖1所示,U1為高性能電池充電器(MAX8903),能夠提供高達2A的電流為單節(jié)電池充電。電阻 RIDC 和 RISET 分別設置直流輸入電流限值和充電電流設定點。由于不使用SYS輸出(引腳23和24),因此充電電流將是恒定的,不受負載電流的影響。
Q1 和 Q2 是雙通道 PNP 晶體管,采用 SC74 封裝。這些晶體管與p溝道FET(Q4a和Q4b)一起使用,以形成理想的低損耗ORing二極管。ORing二極管配置的輸出饋送至高效升壓轉換器U2 (MAX8815A)。當存在+5V輸入電壓時,MAX8903為電池充電。Q4a導通,因為R2上的電壓相對于Q4a源電壓提供負偏置。Q2b基極上的電壓高于Q2a晶體管發(fā)射極上的電壓。因此,Q2a關閉,Q2b導通,因為有足夠的基極電流流經(jīng)R3至地。由于Q2b現(xiàn)在完全導通,Q2b集電極上的電壓非常接近輸出電壓。Q4b也偏置,因為其柵極和源極引腳之間的電壓差接近于零。當+5V電源被移除或低于電池電壓時,電路工作原理與上述Q4b、Q1a、Q1b、R4和R1相同。
MAX8815A (U2)為高效升壓轉換器,可提供超過1A的連續(xù)電流。由于MAX8815A的輸入電壓范圍為3.0V至5V,因此即使輸入為+5V,該升壓轉換器仍能提供高度穩(wěn)定的5V輸出。1
將升壓置于+5V墻上適配器的電源路徑中各有利弊。缺點是效率。與僅使用FET切換電路在墻上適配器電壓和升壓電池電壓之間切換的電路相比,升壓轉換器將產(chǎn)生更多的功率損耗。然而,在輸出端使用升壓有一個很好的優(yōu)勢:它將調節(jié)+5V輸出,并考慮適配器電纜中的IR壓降。此外,將MAX8815A放在輸出端可提供短路保護。
圖1.該設計在外部+5V電源和可充電單節(jié)Li+電池之間切換,以提供恒定的+5V輸出。
圖2顯示了用更少的器件實現(xiàn)該電路的方法。該方法使用MAX8903的SYS輸出作為MAX8815A升壓轉換器的輸入。該方法省去了晶體管Q1和Q2作為開關元件,并使用MAX8903的內(nèi)部開關電路。
減少器件數(shù)量需要權衡取舍。這種方法的主要性能缺點是效率較低。當主輸入連接時,MAX8903根據(jù)器件型號將輸出調節(jié)至4.4V或4.325V。當電池電壓處于VCHG點時,電壓將SYS輸出調節(jié)到這些電壓之一。請參考MAX8903數(shù)據(jù)資料中的圖4,了解電池充電時的VSYS電壓曲線。第二個權衡是電池充電電流,它取決于負載。這意味著充電電流是輸入電流限值(可設置為2A)與負載電流之差。因此,在全輸出負載下,與輸出輕負載相比,電池充電需要更長的時間。
最后,這種方法還有一個很好的優(yōu)勢:MAX8903的輸入工作范圍。輸入電壓范圍額定為 4.5 至 16V,具有 20V 輸入保護。圖1中的電路受MAX8815A5.5V最大工作輸入電壓的限制。
圖2.該設計還可在外部+5V電源和可充電單節(jié)Li+電池之間切換,以提供恒定的+5V輸出。
審核編輯:郭婷
-
電源
+關注
關注
185文章
18356瀏覽量
256050 -
轉換器
+關注
關注
27文章
9034瀏覽量
151608 -
充電器
+關注
關注
100文章
4281瀏覽量
118335 -
電池充電器
+關注
關注
7文章
743瀏覽量
36168 -
MAX8903
+關注
關注
0文章
2瀏覽量
724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分享一顆可以兼容8.2V,8.4V,8.7V,8.8V的鋰電池充電芯片支持5V輸入,請問怎樣使用SY6981制作5V輸入的雙節(jié)鋰電池8.4V充電器?
YH4059A 5V 輸入雙節(jié)串聯(lián)鋰電池升壓充電 IC
通過在+5V輸入和單節(jié)Li+可充電電池之間切換,獲得恒定的+5V輸出

從USB端口為便攜式設備提供+5V和+3.3V電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