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用筆記分析了給精密數模轉換器(DAC)帶來誤差的外部影響。重點將放在溫度漂移上。此錯誤被識別為DAC誤差預算的一部分。本文討論了數據轉換器和基準電壓源引入的誤差因素。在了解誤差來源后,它提供了指定數據轉換器所需的計算,這將補償誤差并滿足系統的目標規格。
本應用筆記重點介紹Maxim的3端基準電壓源和精密DAC。基準電壓源和DAC有許多規格,但僅討論與誤差預算相關的規格。
概述
理想的數模轉換器(DAC)產生的模擬輸出電壓或電流完全線性,不受溫度等許多外部影響的影響。也就是說,DAC當然會受到許多外部因素(特別是溫度)引起的誤差的影響。隨著溫度的變化,DAC可能會漂移。當使用精密DAC設置精確的偏置值時,這一點尤為重要。任何誤差都可以在室溫下校準。然而,隨溫度的變化更難補償。隨溫度漂移最大的誤差主要由失調誤差和增益誤差決定。
本應用筆記描述了DAC失調和增益誤差如何隨溫度變化。它展示了設計人員如何預測設計過程中的錯誤。一旦理解了這些知識,這些知識可用于確保系統在整個溫度范圍內滿足其所需的規格。
失調和增益誤差
如上所述,DAC性能受到許多誤差源的影響,包括失調誤差和增益誤差。這些因素在DAC數據手冊的“靜態精度”部分指定。圖1所示為MAX5134 16位、四通道DAC的示例。
注4:增益和失調測試電壓在GND和AVDD的100mV范圍內。
圖1.MAX5134失調和增益誤差
這些規格對DAC性能意味著什么?
失調誤差定義了DAC的實際傳遞函數與單個點的理想值的匹配程度。對于單極性輸出,這是代碼零。此錯誤通常稱為零代碼錯誤。對于雙極性輸出,這是DAC輸出應通過零點。
增益誤差是傳遞函數斜率的量度。在示例設備中,斜率可以介于理想值的 99.5% 和 100.5% 之間。
理想的失調和增益誤差如圖2所示。請注意,失調和增益誤差可以是正誤差,也可以是負誤差。
圖2.失調和增益誤差。
失調和增益誤差通常不直接測量。如果單極性器件出現負失調誤差,則在代碼零處進行測量將產生錯誤的結果。對此的解釋其實很簡單。理論上,對于負失調誤差,輸出在代碼零處應為負。單極性DAC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它通常只有一個正電源。因此,測量兩點并計算失調和增益誤差。一個點接近代碼零,而另一個點接近或可能達到最大代碼。例如,MAX5134在100mV接地和AVDD范圍內進行測試;模擬電源電壓如圖1注4所述。
現在考慮溫度的影響。失調和增益誤差均隨溫度漂移。當DAC用于設置精確的偏置值時,這一點尤為重要。固定失調和增益誤差可以使用各種技術進行校準。(參見應用筆記4494:“數據轉換器系統中增益誤差的校準方法”,了解一些想法。然而,校準溫度漂移要復雜得多,因為必須首先測量溫度,并根據溫度應用可變補償。
示例計算和典型結果
以MAX5134為例,我們可以計算出在大量器件上看到的最大靜態誤差。首先,我們需要定義一些方程,使我們能夠計算誤差的程度。
VOUT = N × G × (GE + GET) + OE + OET
其中 | V外= 輸出電壓 |
N = DAC 代碼 | |
G = DAC 增益 | |
GE = DAC 增益誤差 | |
GET= 溫度效應帶來的額外增益誤差 | |
OE = DAC 失調誤差 | |
OET= 溫度效應帶來的額外失調誤差 | |
VREF= 參考電壓 | |
NMAX= 最大 DAC 代碼 |
失調誤差漂移的規格值為 ±4μV/°C。 這是使用 box 方法指定的。(參見應用筆記4300:“計算精密數模轉換器(DAC)應用中的誤差預算”,進一步說明。為了確定溫度范圍內的失調,我們將漂移乘以指定的溫度范圍。請注意,這是器件的指定工作范圍,而不是應用的工作范圍。在這種情況下,該范圍為 -40°C 至 +105°C。 因此,溫度范圍內的失調漂移為±0.58mV。同樣,增益溫度系數指定為2ppm/°C,相當于總±0.029%FS(滿量程)。
我們使用V裁判第一個例子是2.5V。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一個 16 位 DAC,因此 N.MAX= 65535。
現在我們有一個小問題。失調和增益誤差指定為“最小值/最大值”,這很有幫助。但是,溫度效應僅指定為典型(典型)值。我們可以使用這些典型值,或者根據經驗估計它們在所有批次中的變化。目前,我們只使用典型值。
如果我們繪制輸出電壓,包括初始誤差與代碼的關系,我們得到如圖3所示的曲線。由于這是實際DAC的曲線,因此這些線之間的距離比圖2中的要近得多。因此,最好繪制與理想的偏差。如圖 4 所示。圖4還顯示了總誤差,包括溫度效應。
圖3.DAC輸出與代碼的關系示例,顯示增益和失調誤差的范圍,V裁判= 2.5V。
圖4.DAC輸出誤差與DAC代碼的關系示例,VREF= 2.5V。
我們立即看到溫度效應比初始誤差小得多。因此,即使數據手冊僅規定了溫度效應的典型值,總誤差也不會因此而受到顯著影響。代碼零時的總誤差為±0.423%FS (±10.6mV),最大代碼時的總誤差為±0.952%FS (±23.8mV)。
可能需要進行一些改進。如果基準電壓增加,增益誤差的絕對值將增加,因為它們被指定為%FS。但是,偏移誤差在絕對值上將保持不變。因此,增加基準電壓的效果是增加滿量程電壓。然后,我們可以在外部將DAC輸出分壓到所需的電壓。這將有效地將增益誤差分頻回其原始值。但是,失調誤差也會被劃分。圖 5 顯示了這種方案的效果。
圖5.DAC輸出誤差與DAC代碼的關系示例,VREF= 2.5V。
代碼零時的總誤差為±0.212%FS (±5.3mV),最大代碼時的總誤差為±0.740%FS (±18.5mV)。
當然,我們忽略了輸出分頻器中涉及的任何錯誤。但是,這種方法是合理的,因為可以使用精密分壓器。例如,MAX5490分壓器在整個溫度范圍內可實現±0.05%的比率精度。當然,分割DAC輸出的缺點是會失去驅動能力。這可以使用放大器恢復,但這會增加誤差本身。關于這種策略的討論超出了本應用說明的范圍。
結論
我們定義了影響DAC的失調和增益誤差。我們通過示例展示了如何計算將存在的最壞情況誤差,并給出了一個典型示例。我們還提出了一種改善總誤差的可能方法。
審核編輯:郭婷
-
放大器
+關注
關注
145文章
14148瀏覽量
217371 -
轉換器
+關注
關注
27文章
9072瀏覽量
151917 -
dac
+關注
關注
44文章
2411瀏覽量
1938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數模轉換器的基本原理及DAC類型簡介
數模轉換器是什么
介紹DAC數模轉換器以及DMA的使用
模數轉換器和數模轉換器概述
數模轉換器是怎么用的_數模轉換器使用方法
數模轉換器的速度極限_數模轉換器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