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去年對于大多數電子行業公司來說,都不是好過的一年。一方面是動蕩的國際環境、疫情等原因,導致下游終端市場持續萎靡,需求疲軟;另一方面是在過去的缺芯潮中導致行業產生“一切恐懼來源于產能不足”的錯覺,錯誤預估需求而往上游下達超額訂單。
于是在去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的IC企業大部分的庫存水位都在大幅度上升。而從市場的整體狀況來看也不容樂觀,盡管有汽車電子、工業等市場持續增長,但據Gartner的初步分析,2022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僅1.1%,增速是近7年以來的新低。
近期,多家海外廠商也都發布了去年四季度的業績或是今年一季度預期。我們從中挑出具有代表性的幾家廠商,包括過往幾年都在全球半導體廠商營收中排名前二的三星電子、英特爾,以及作為全球消費電子風向標的蘋果公司,從這些行業“風向標”的表現,一探當前電子行業的危與機。
三星電子:半導體業務Q4利潤暴跌97%
三星電子在1月的最后一天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該季度三星電子營收為70.46萬億韓元(約合571億美元),同比下跌8%;毛利潤為4.3萬億韓元(約合35億美元),同比下跌69%,創下了十年來的最大跌幅。

來源:三星電子
2022年全年,三星電子總營收為302.23萬億韓元(約合2446億美元),同比增長8%,創下歷史新高;不過全年的毛利潤為43.38萬億韓元(約合351億美元),同比下跌了16%。
三星電子的主要業務分成四大事業群,分別是DX(Device eXperience,可以理解成終端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家電等)、DS(Device Solutions,主要是半導體業務,包括存儲、晶圓代工、IC設計等)、SDC(Samsung Display)和2017年收購的車用零部件廠商Harman后成立的獨立事業群。
而DS事業群在2022Q4的表現可謂慘烈,營收同比下跌23.6%至20.07萬億韓元(約合162億美元;利潤僅有2700億韓元(約合2.2億美元),同比暴跌97%。實際上去年第三季度DS事業群的營收還有10%的同比增長,但從利潤上看,去年整體的利潤率其實是一直在下滑。
三星電子在財報中表示,DS事業群業績大跌,主要原因是銷售低迷、庫存損失等。在存儲方面,隨著宏觀經濟的問題不斷加深,消費需求疲軟,同時伴隨存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導致了銷售以及存貨的估價大幅損失。
去年四季度開始,三星、美光、海力士、鎧俠等存儲大廠紛紛開始減產,其中美光還表示將削減新工廠和設備的支出,似乎他們認為這一輪存儲芯片的下行周期將會比較長。
除了存儲芯片之外,DS事業群中的IC設計、晶圓代工等業務也受到了銷售低迷、庫存高漲的影響。三星電子表示,由于來自大客戶的銷售額增加,晶圓代工業務創下了季度收入紀錄。但另一方面,來自下游客戶的庫存調整,又正在影響到晶圓廠產能利用率。
不過,在整體市場不明朗、各大廠商持續收緊投資的情況下,三星電子將2023年的資本支出保持與2022年相同的水平。美光此前已經表示削減新工廠和設備支出,還有消息稱,鎧俠與西部數據正在推進合并事項。在市場進入下行周期之時,對于規模較大的廠商,犧牲盈利能力去保持高資本支出,或許是擴大自身在行業領先優勢的機會。
英特爾:30年來第二次單季虧損,預計2023Q1會是史上最差
英特爾最近公布了2022Q4以及2022全年的財報。按照美國公認會計準則(GAAP)計算,去年第四季度,英特爾營收為140億美元,同比下跌32%;凈虧損7億美元,該季度也是英特爾近30年來第二次虧損,而上一次虧損是出現在2022年第二季度。

來源:英特爾
2022年全年,英特爾營收為631億美元,同比下跌20%;凈利潤也僅為80億美元,同比下跌60%。
從各業務部門的收入來看,2022年第四季度,英特爾客戶運算事業群(CCG)、數據中心和AI事業群(DCAI)營收同比分別下降36%、33%;網絡和邊緣計算事業群(NEX)、加速計算系統和圖形事業群(AXG)營收則基本持平;自動駕駛業務Mobileye以及晶圓代工服務分別獲得59%和30%的增長。

來源:英特爾
2022年全年,營收占比最大的CCG和DCAI兩個事業群同比分別下跌23%和15%,但除了這兩個業務部門之外,其他部門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Mobileye營收增幅最大,達到35%。總體而言,CCG和DCAI事業群營收占到公司總營收的80%以上,這兩個事業群的收入下跌,對英特爾的總體業績影響也較大。
而對于后市發展,英特爾顯得更為悲觀。此前市場對英特爾2023年第一季度的營收預期在140億美元左右,然而在這份財報中,英特爾給出的營收指引僅為105億至115億美元之間,大幅低于市場預期。
同時英特爾還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將會繼續虧損,如預計準確,那么將會是英特爾近30年來首次連續兩個季度錄得虧損。
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也提到,第四季度業績和今年第一季度的預期較低,主要是來自芯片庫存過剩和市場需求減弱的雙重打擊。
為了削減開支,英特爾在財報會議上宣布砍掉Intel Pathfinder for RISC-V項目以及NEX部門中的可編程以太網交換機業務。英特爾CFO David Zinsner表示,這些操作鞏固了公司2023年成本削減30億美元的目標,并為至2025年底實現80億至100億美元的成本削減奠定基礎。
去年英特爾大手筆投入晶圓代工,在美國和德國都有建廠計劃,總投入預計超過1000億美元。但如今業績低迷,市場尚未有好轉跡象,這些計劃可能要延期了。
蘋果:機構預計第一財季營收將出現2019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蘋果公司2023財年第一財季(2022年第四季度)發布了新一代iPhone,但去年年底遇到了產能危機,iPhone 14 Pro系列機型的發貨周期拉長至四到七周,因此市場對于蘋果該季度營收能否保持同比增長仍存在不少疑問。
蘋果將會在本周四公布2023財年第一財季的財報,而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家機構給出了營收預期。目前普遍的預期是,蘋果公司在第一財季將會出現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Refinitiv預計,蘋果2023財年第一財季營收為1211.9億美元,相比之下,蘋果在2022財年第一財季的營收為1239億美元,即同比下跌2%。其中iPhone和Mac產品線的收入有小幅下滑,iPad產品線收入則有小幅度增長。
寫在最后
到了2023年,電子行業寒冬依然未有好轉,各大巨頭對今年第一季度的預期都不容樂觀,包括德州儀器在去年第四季度也錄得了2020年以來的首次銷售下滑。可以注意到的是,需求下降、庫存高漲是當前行業的普遍現狀,2023年去庫存將成為電子行業上下游的關鍵詞。
與兩年前缺芯潮相比,狀況不同的是,似乎對于除汽車電子領域之外的市場,半導體廠商的態度似乎都較為悲觀。作為周期性的市場,企業在下行周期中需要更加謹慎的布局和投入以維持生存。但另一方面,對于有硬實力的企業而言,也將會是拉開與競爭對手差距的機會。
于是在去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的IC企業大部分的庫存水位都在大幅度上升。而從市場的整體狀況來看也不容樂觀,盡管有汽車電子、工業等市場持續增長,但據Gartner的初步分析,2022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僅1.1%,增速是近7年以來的新低。
近期,多家海外廠商也都發布了去年四季度的業績或是今年一季度預期。我們從中挑出具有代表性的幾家廠商,包括過往幾年都在全球半導體廠商營收中排名前二的三星電子、英特爾,以及作為全球消費電子風向標的蘋果公司,從這些行業“風向標”的表現,一探當前電子行業的危與機。
三星電子:半導體業務Q4利潤暴跌97%
三星電子在1月的最后一天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該季度三星電子營收為70.46萬億韓元(約合571億美元),同比下跌8%;毛利潤為4.3萬億韓元(約合35億美元),同比下跌69%,創下了十年來的最大跌幅。

來源:三星電子
2022年全年,三星電子總營收為302.23萬億韓元(約合2446億美元),同比增長8%,創下歷史新高;不過全年的毛利潤為43.38萬億韓元(約合351億美元),同比下跌了16%。
三星電子的主要業務分成四大事業群,分別是DX(Device eXperience,可以理解成終端設備,包括智能手機、家電等)、DS(Device Solutions,主要是半導體業務,包括存儲、晶圓代工、IC設計等)、SDC(Samsung Display)和2017年收購的車用零部件廠商Harman后成立的獨立事業群。
而DS事業群在2022Q4的表現可謂慘烈,營收同比下跌23.6%至20.07萬億韓元(約合162億美元;利潤僅有2700億韓元(約合2.2億美元),同比暴跌97%。實際上去年第三季度DS事業群的營收還有10%的同比增長,但從利潤上看,去年整體的利潤率其實是一直在下滑。
三星電子在財報中表示,DS事業群業績大跌,主要原因是銷售低迷、庫存損失等。在存儲方面,隨著宏觀經濟的問題不斷加深,消費需求疲軟,同時伴隨存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導致了銷售以及存貨的估價大幅損失。
去年四季度開始,三星、美光、海力士、鎧俠等存儲大廠紛紛開始減產,其中美光還表示將削減新工廠和設備的支出,似乎他們認為這一輪存儲芯片的下行周期將會比較長。
除了存儲芯片之外,DS事業群中的IC設計、晶圓代工等業務也受到了銷售低迷、庫存高漲的影響。三星電子表示,由于來自大客戶的銷售額增加,晶圓代工業務創下了季度收入紀錄。但另一方面,來自下游客戶的庫存調整,又正在影響到晶圓廠產能利用率。
不過,在整體市場不明朗、各大廠商持續收緊投資的情況下,三星電子將2023年的資本支出保持與2022年相同的水平。美光此前已經表示削減新工廠和設備支出,還有消息稱,鎧俠與西部數據正在推進合并事項。在市場進入下行周期之時,對于規模較大的廠商,犧牲盈利能力去保持高資本支出,或許是擴大自身在行業領先優勢的機會。
英特爾:30年來第二次單季虧損,預計2023Q1會是史上最差
英特爾最近公布了2022Q4以及2022全年的財報。按照美國公認會計準則(GAAP)計算,去年第四季度,英特爾營收為140億美元,同比下跌32%;凈虧損7億美元,該季度也是英特爾近30年來第二次虧損,而上一次虧損是出現在2022年第二季度。

來源:英特爾
2022年全年,英特爾營收為631億美元,同比下跌20%;凈利潤也僅為80億美元,同比下跌60%。
從各業務部門的收入來看,2022年第四季度,英特爾客戶運算事業群(CCG)、數據中心和AI事業群(DCAI)營收同比分別下降36%、33%;網絡和邊緣計算事業群(NEX)、加速計算系統和圖形事業群(AXG)營收則基本持平;自動駕駛業務Mobileye以及晶圓代工服務分別獲得59%和30%的增長。

來源:英特爾
2022年全年,營收占比最大的CCG和DCAI兩個事業群同比分別下跌23%和15%,但除了這兩個業務部門之外,其他部門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Mobileye營收增幅最大,達到35%。總體而言,CCG和DCAI事業群營收占到公司總營收的80%以上,這兩個事業群的收入下跌,對英特爾的總體業績影響也較大。
而對于后市發展,英特爾顯得更為悲觀。此前市場對英特爾2023年第一季度的營收預期在140億美元左右,然而在這份財報中,英特爾給出的營收指引僅為105億至115億美元之間,大幅低于市場預期。
同時英特爾還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將會繼續虧損,如預計準確,那么將會是英特爾近30年來首次連續兩個季度錄得虧損。
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也提到,第四季度業績和今年第一季度的預期較低,主要是來自芯片庫存過剩和市場需求減弱的雙重打擊。
為了削減開支,英特爾在財報會議上宣布砍掉Intel Pathfinder for RISC-V項目以及NEX部門中的可編程以太網交換機業務。英特爾CFO David Zinsner表示,這些操作鞏固了公司2023年成本削減30億美元的目標,并為至2025年底實現80億至100億美元的成本削減奠定基礎。
去年英特爾大手筆投入晶圓代工,在美國和德國都有建廠計劃,總投入預計超過1000億美元。但如今業績低迷,市場尚未有好轉跡象,這些計劃可能要延期了。
蘋果:機構預計第一財季營收將出現2019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蘋果公司2023財年第一財季(2022年第四季度)發布了新一代iPhone,但去年年底遇到了產能危機,iPhone 14 Pro系列機型的發貨周期拉長至四到七周,因此市場對于蘋果該季度營收能否保持同比增長仍存在不少疑問。
蘋果將會在本周四公布2023財年第一財季的財報,而在此之前已經有多家機構給出了營收預期。目前普遍的預期是,蘋果公司在第一財季將會出現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Refinitiv預計,蘋果2023財年第一財季營收為1211.9億美元,相比之下,蘋果在2022財年第一財季的營收為1239億美元,即同比下跌2%。其中iPhone和Mac產品線的收入有小幅下滑,iPad產品線收入則有小幅度增長。
寫在最后
到了2023年,電子行業寒冬依然未有好轉,各大巨頭對今年第一季度的預期都不容樂觀,包括德州儀器在去年第四季度也錄得了2020年以來的首次銷售下滑。可以注意到的是,需求下降、庫存高漲是當前行業的普遍現狀,2023年去庫存將成為電子行業上下游的關鍵詞。
與兩年前缺芯潮相比,狀況不同的是,似乎對于除汽車電子領域之外的市場,半導體廠商的態度似乎都較為悲觀。作為周期性的市場,企業在下行周期中需要更加謹慎的布局和投入以維持生存。但另一方面,對于有硬實力的企業而言,也將會是拉開與競爭對手差距的機會。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196瀏覽量
174727 -
三星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99瀏覽量
327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三星在4nm邏輯芯片上實現40%以上的測試良率
三星電子在 HBM3 時期遭遇了重大挫折,將 70% 的 HBM 內存市場份額拱手送給主要競爭對手 SK 海力士,更是近年來首度讓出了第一大 DRAM 原廠的寶座。這迫使
發表于 04-18 10:52
三星登頂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 或得益于內存價格大幅回升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24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營收達到6260億美元,同比增長18.1%。分廠商來看的話,三星登頂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 排名第一的是

三星電子Q4利潤增長預計放緩,受英偉達AI芯片需求影響
據外媒最新報道,三星電子預計其第四季度的利潤增長將呈現放緩趨勢,主要原因在于難以滿足英偉達對人工智能(AI)芯片的強勁市場需求。
消息稱英特爾提議與三星建立“晶圓代工聯盟”,挑戰臺積電
英特爾已與三星電子高層接洽,提議組建“代工聯盟”,對抗市場霸主臺積電。英特爾和三星的代工業務都已
英特爾向韓國半導體制造商DS Techno投資約9602.22萬元
據行業內部消息透露,英特爾資本近期向韓國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制造商DS Techno注入了約18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9602.22萬元)的資金,成為其新的戰略投資者。此前,DS Techno已在2022年獲得了三星
SK海力士Q3利潤有望趕超三星半導體
隨著三星電子定于10月8日發布第三季度初步財務報告,市場焦點轉向了其與SK海力士之間營業利潤的預期差距如何進一步拉大。
SK海力士
日本與英特爾合建半導體研發中心,將配備EUV光刻機
英特爾將在日本設立先進半導體研發中心,配備EUV光刻設備,支持日本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產業發展,增強本土研發能力。 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9月3日報導,美國處理器大廠英特爾已
英特爾擬成立半導體研究中心
英特爾宣布了一項重大合作計劃,擬與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在日本共同建立一所先進的半導體研究發展中心。該中心旨在通過聚焦半導體制造技術,助力日
內存巨頭領跑2024年Q1半導體IDM營收,HBM需求成關鍵驅動
根據最新IDC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半導體IDM企業營收榜單揭曉,三大內存原廠三星電子、SK海力士與美光科技以強勁表現,占據榜單前四中的
英特爾裁員1.75萬,利潤暴跌85%
在面臨前所未有的財務壓力和市場挑戰下,英特爾宣布了一項重大裁員計劃,將削減1.75萬名員工,作為其100億美元成本削減戰略的關鍵一環。這一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