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分復用(WDM)是將兩種或多種不同波長的光載波信號(攜帶各種信息)在發送端經復用器(亦稱合波器,Multiplexer)匯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線路的同一根光纖中進行傳輸的技術;在接收端,經解復用器(亦稱分波器或稱去復用器,Demultiplexer)將各種波長的光載波分離,然后由光接收機作進一步處理以恢復原信號。這種在同一根光纖中同時傳輸兩個或眾多不同波長光信號的技術,稱為波分復用。
WDM本質上是光域上的頻分復用FDM技術。每個波長通路通過頻域的分割實現,每個波長通路占用一段光纖的帶寬。WDM系統采用的波長都是不同的,也就是特定標準波長,為了區別于SDH系統普通波長,有時又稱為彩色光接口,而稱普通光系統的光接口為"白色光口"或"白光口"。
通信系統的設計不同,每個波長之間的間隔寬度也有不同。按照通道間隔的不同,WDM可以細分為CWDM(稀疏波分復用)和DWDM(密集波分復用)。CWDM的信道間隔為20nm,而DWDM的信道間隔從0.2nm 到1.2nm,所以相對于DWDM,CWDM稱為稀疏波分復用技術。
DWDM簡介
要了解DWDM以前,我們先由認識WDM是什么開始。WDM(Wavelength-Division Multi- plexing,多工分波器)是個能將一個(組)波長分成許多個波長的分波器,而所謂的分波器就如同大家所熟知的三棱鏡一樣,它可以把射入棱鏡的白光(一組波長)分成七色光(七種波長)。在最早的光通迅中,一條光纖僅設計給一個特定波長的光傳遞,由于WDM技術的開發,使一條光纖可以由傳遞一個訊號變成傳遞多個訊號,在相同的鋪設成本下,將光纖的使用率提高數倍,故WDM的觀念在光纖用于通迅后不久便被提出。但是經WDM分波之后,每個波段分到的能量都太小,完全無法用于光纖訊號傳送。直到1994年,可適用于WDM的放大器摻鉺放大器(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成功商用化之后,WDM的使用才被業界注意。由于WDM實現了技術的提升,一個WDM可將一個光源分出越來越多的波長(或稱信道,channels),所以為了區別起見,能分出較少波長者稱作CWDM(Coarse WDM),分出波長密度較高者稱作DW DM(Dense WDM)。
下期再見!
審核編輯黃宇
-
光纖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952瀏覽量
73619 -
CWDM
+關注
關注
0文章
43瀏覽量
11375 -
信號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804瀏覽量
77107 -
DWDM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8瀏覽量
3647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