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W負壓問題
1.1 產生原因
主要因為死區時間產生的,如圖28所示,比較直觀,BUCK拓撲結構的時候,經常會認為只有一個管子導通,要不上管,要不下管(CCM連續模式),但是隨著DCM模式的使用,芯片認為輸出電容存在的能量還未被消耗完。此時,芯片的上管和下管均關閉以實現節能。此時,下管因為漏電流的使體二極管導通實現剩余微弱電流的續流。因此,測到在下一次上管開啟之前,SW引腳電壓有一個負壓,通常負壓的大小為二極管的壓降約為0.7V。
1.2 解決方法
在上管和下管轉換期間,電感電流主要從下管的體二極管流過。體二極管的導通電壓比較高,可選用一個肖特基二極管并在SW和GND之間,以此來提升整體效率。
二 、SW電壓輕載振蕩問題
2.1 產生原因
波形現在處于DCM模式下,主要原因是在電感電流下降為0時,引起內部二極管處于截止狀態,但由于周圍存在寄生電容形成的振蕩電路,形成振蕩的周期與電阻阻尼有關,實際應用中在DCM模式下影響很小。
2.2 解決方法
1. 加大電感感值,讓電感到達零點的速度緩慢一下。
2. 串聯電阻。利用具有較大電阻的傳輸線或是人為地串入適當的阻尼電阻,可以減小脈沖的振幅,從而達到減小上沖和振鈴程度的目的。但當傳入電阻的數值過大時,不禁脈沖幅度減小過多,而且使脈沖的前沿產生延遲。因此,串入的阻尼電阻值應適當,并且應選用無感電阻,電阻的連接為值應靠近接收端。
3. 減小引線電感。優化PCB布局,減少寄生電容的存在。設法減小線路及傳輸線的引線電感是最基本的方法,總的原則是:盡量縮短引線長度;加醋到線和印制銅箔的寬度;減小信號的傳輸距離,采用引線電感小的元器件等,尤其是傳輸前沿很陡的脈沖信號時更應注意這些問題。
4. 由于負載電路的等效電感和等效電容同樣可以影響發送端,使之脈沖波形產生上沖和振鈴,因此,應盡量減小負載電路的等效電感和電容。尤其是負載電路的接地線過長時,形成的地線電感和雜散電容相當可觀,其影響不容忽視。
審核編輯:湯梓紅
-
電源
+關注
關注
184文章
17841瀏覽量
251824 -
二極管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9706瀏覽量
167583 -
BUCK
+關注
關注
32文章
483瀏覽量
64417 -
DCDC
+關注
關注
29文章
831瀏覽量
715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buck電路輸出電壓波形振蕩怎么消除
IGBT驅動波形負壓關斷時有上升尖峰,請問有沒有辦法可以抑制?
dcdc電源模塊怎樣實現負輸入?
DCDC電路中的SW開關頻率與負載的關系探究
DCDC變換器輕載時三種工作模式是什么?
![<b class='flag-5'>DCDC</b>變換器<b class='flag-5'>輕</b>載時三種工作模式是什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6/9A/wKgZomUMPwKAK9iZAAAVbTtv8gs827.jpg)
內嵌高精度LDO的負壓DCDC變換器設計
![內嵌高精度LDO的<b class='flag-5'>負</b><b class='flag-5'>壓</b><b class='flag-5'>DCDC</b>變換器設計](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