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經濟社會低碳、綠色發展需求,加快新舊有動能轉換步伐,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數字技術是大有可為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建設綠色高效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包括建設技術綠色環保的大型數據中心和性能計算能力基礎設施,替代傳統的本地部署的信息系統,精確降低碳排放強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傳統產業資源利用效率。例如,利用數字化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基于采集的數據,優化現場計劃調度、物料調度,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在電力、鋼鐵、石化等傳統行業之中有大量的案例。發展智能制造和柔性制造。例如,發展基于數字技術的智能制造,創建數字孿生系統,并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分析和精細化管理,實現節能減碳增效。
引導形成綠色消費模式。通過培育共享經濟新模式,改變人們的生活和消費模式引入3D打印技術,通過柔性制造實現大規模定制,既滿足個性化需求,又減少庫存浪費。例如,共享出行減少交通排放,共享物流減少空駛并有助于減少排放,二手閑置物品交易促進回收等。又如,大型平臺公司通過平臺規則引導商家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使用綠色包裝,鼓勵消費者購買綠色低碳產品,培養綠色生活方式等。利用數字化技術幫助挖掘節能潛力。例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有所不同行業、領域的能耗、用水、碳排放特點和水平,測算有所不同領域、有所不同設備的節能減碳潛力。工業數字化使生產和生活領域更加普遍。智能手機、智能硬件驅動的智能生活,以工業互聯網為主導的智能制造、智能生產,正在推動人類社會進入更智慧型的時代,致力于減少現實。與“雙碳”概念高度重合的能源消費,是低碳、綠色發展的關鍵“推動者”。從全球范圍來看,為應對氣候變化,各國提出了雙碳時間表和路線圖,數字技術在實現路徑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數字技術可以為節能減排提供普遍的優化解決方案,助力能源、制造業、農業、交通等領域產業的綠色發展。預計將有助于減少15%的碳排放量。要從傳統行業入手,通過數字化手段控制存量的增加和減少。將數字化技術引入傳統高耗能產業,在生產端利用高速泛在網絡提升精細化集約化能力,在消費端創造新的線上消費模式,提升整個消費鏈的運營效率,催生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數字化還將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從根本上改變生產、管理、服務等環節的運營模式,實現全方位、余層次的技術變革,促進綠色發展理念的建立和完善。新型產業體系。維護數字經濟安全性,既是保障數字經濟持續保健發展的需要,也是保障經濟安全性和安全性的關鍵措施。
審核編輯黃宇
-
節能
+關注
關注
1文章
328瀏覽量
46868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9132瀏覽量
62880 -
數字經濟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77瀏覽量
1860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恩智浦受邀出席全球數字能源與雙碳高質量發展論壇
華為舉辦2025數字經濟發展論壇
萬澤時代:以“數智”之力,驅動榆林能源集團碳管理數字化轉型
萬澤時代:以“數智”之力,驅動榆林能源集團碳管理數字化轉型

技術創新引領,廣道數字探索數字經濟發展新路徑
直播 | CET中電技術邀您參加低碳園區數字能源的探索與實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