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a73642-b372-11ed-bfe3-dac502259ad0.png](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8/C2/wKgZomTnaY6AIhPTAAADafBrU1A192.png)
鋼鐵大大說
碳中和大背景下,光伏已經成為發展最迅猛的熱門產業之一,在能源產業變革中,光伏將成為未來最大的綠電來源。
過去五年,以太陽能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實現跨越式發展,但占全國發電總量的比例依然很小,光伏發電目前仍然處于成長期,特別是光伏電池技術之爭,依然還在激烈進行中。
![c5b3c0ce-b372-11ed-bfe3-dac502259ad0.png](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8/C2/wKgZomTnaY6AAGDxAABKyQd7EqE141.png)
光伏技術是指可直接將太陽光能轉換為電能的技術。近年來全球能源缺口危機日益嚴重、微小型半導體逆變器迅速發展,需求增長與技術更新同時推動,使得光伏行業迎來了發展機遇期。
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估,2023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將大幅提升,新增裝機需求可達351 GW,年增53.4%。而國內光伏新增裝機樂觀預測為120GW,年增37%。種種數據顯示,2023年光伏發電市場和產業發展將再邁上新臺階。
![c5c69bcc-b372-11ed-bfe3-dac502259ad0.png](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8/C2/wKgZomTnaY-AU9t6AABbPAZEx2Q690.png)
不過,當前光伏發電仍存在諸多問題,一直以來,降本增效都是光伏產業的主旋律,并滲透在產業鏈各個環節中。可以說,效率提升是未來整個光伏行業技術創新的方向,也是各家光伏企業競爭的重要環節。
因此企業在積極推進新一代光伏電池技術,不斷提升光伏發電效率,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成本,以搶占市場高地。
降本增效主旋律
![c60eca00-b372-11ed-bfe3-dac502259ad0.png](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8/C2/wKgZomTnaY-APiSnAABH8cOG_FY245.png)
光伏行業正處于電池技術變革的重要時期,降本增效的技術路線之爭,主要圍繞P型電池和N型電池展開,具體而言,主要是PERC、TOPCon、HJT和IBC四個技術方向。
PERC電池全稱為“發射極和背面鈍化電池”,是當前電池片主流產品,理論極限轉換效率為24.5%,目前最高轉換效率是由隆基創造的24.1%。光伏的發展經歷了從多晶到單晶,從bsf(鋁背場電池)到perc,perc 的市場占有率從2016年的10%,大幅提升至2021年的91%,用了6年時間。
然而,受材料限制,單晶硅Perc電池轉換效率已經十分逼近理論極限,未來提升空間有限,于是近幾年行業將目光紛紛聚焦到新技術N型電池上。
N型電池具有轉換效率高、雙面率高、溫度系數低、無光衰、弱光效應好等優點,被行業認為有望快速崛起。尤其以HJT、TOPCon、IBC三大技術為N型電池量產打下基礎。
電池技術百花齊放
首先是目前最火的N型電池技術,HJT技術,也叫異質結電池。其技術成熟,轉換效率較PERC電池進一步提升至25.26%,但因規模化量產成本太高,當前只有頭部企業才能“玩得起”。
另一個被認為可以與HJT技術抗衡的便是TOPCon技術,即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其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5.2%以上,最高量產效率達到25.6%。由于TOPCon與PERC產線具有兼容性,可基于PERC產線進行改造升級,能有效降低投資成本。
IBC技術,即叉指狀背接觸電池,理論轉換效率極限為29.1%,目前轉換效率已超過25%。作為一種電池結構上的創新,可與多種技術疊加,行業認為有望成為新一代的平臺型技術。不過由于技術難度高,該技術路線布局玩家少,商業化落地還需要時間。
“降本增效”作為光伏電池片迭代的核心,一直貫穿了整個發展史。光伏電池技術百花齊放,新一代電池已蓄勢待發,光伏發電成為全球主流能源的可能正穩步提升!
看大大頻,與產業同頻。想了解光伏發電,從了解光伏發電逆變電路開始!
光伏發電逆變電路的設計與研究
簡訊:目前我們已知的有3 種技術路線來解決光伏逆變器效率問題:采用軟開關技術以及多電平電氣拓撲;采用空間矢量脈寬調制等控制方式來降低其損耗;采用碳化硅材料的元器件,降低器件的內阻。前往【大大頻】查看完整新聞?
原文標題:【洞見芯趨勢】光伏大變局!光伏電池技術路線迎來白熱化競爭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大聯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大聯大
+關注
關注
4文章
544瀏覽量
87858
原文標題:【洞見芯趨勢】光伏大變局!光伏電池技術路線迎來白熱化競爭
文章出處:【微信號:大聯大,微信公眾號:大聯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